首页>
根据【作者:图】搜索到相关结果 146 条
-
高安博物馆藏元青花瓷与元青花瓷鉴定
-
作者:
熊振东
金国庆 图
来源:
收藏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器
景德镇
鉴定
国家博物馆
实物资料
馆藏
元代
20世纪80年代
系统研究
中国历史博物馆
-
描述:
从外地征集。此19件青花瓷器囊括了景德镇元代青花瓷器的所有类型,即延祐型、至正型、筒笔型(图1-3),为系统研究景德镇元代青花瓷器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第一段]
-
别具一格的香港城市雕塑
-
作者:
图琪
来源:
干部党员人才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都市文化
游客
造型
沙咀
雕塑家
香港岛
压抑感
艺术气氛
城市雕塑
商业区
-
描述:
徜徉香港街头,不时可见一些构思新颖、造型别致的城市雕塑,在高楼林立的繁华闹市中成为独特的景观,吸引着众多游人驻足观赏。城市雕塑可以说是香港都市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香港地狭人稠,寸金寸土,城市雕塑不失为一种点缀,令人们舒缓一下都市的压抑感。正因为香港为弹丸之地,故城市雕塑一般体积都不大,有的甚至可以“娇小玲珑”来形容。香港的城市雕塑主要集中在九龙尖沙咀区和香港岛中环区。尖沙咀是九龙著名的游客区和商业区,酒店林立,游人如织。在艺术气氛浓厚的尖沙咀
-
瓷宝之3 青色国器:投资收藏两相宜
-
作者:
紫图
来源:
投资与理财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末民初
景德镇
明清时期
瓷器
-
描述:
青花瓷器,也叫“白地青花瓷”,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也是景德镇的代表性瓷器。它属于釉下彩瓷,以白地蓝花为主要特征。它以氧化钴为原料,采用釉下彩工艺,先在瓷器胎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一次烧成,因而达到永不褪色的效果。 元代中晚期,景德镇正式烧出了青花、釉里红、钴蓝釉、铜红釉、卵白釉等新的品种,其中青花瓷器由景德镇的湖田窑成功烧制出来。明代景德镇制瓷业继续繁荣发展。沿袭到清代,当数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最为精美,此时的景德镇陶瓷的制造技术也发展到了顶峰,烧造的青花瓷器匀净亮丽,透露着清新典雅的高贵气质。 近几年,青花瓷器的价格上涨速度远超过其他瓷器,几乎是一年增值一倍。元青花和清三代官窑青花瓷器尤其受到市场的热捧,明中晚期青花瓷价格在2011年也开始不断刷新,其中不少珍品和10年前价格相比,甚至翻了上百倍!青花瓷成了收藏市场的“宠儿”。
-
中国瓷业的大本营——景德镇
-
作者:
何图
来源:
宇宙旬刊
年份:
193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黄金时代
陶瓷厂
中国陶瓷
荷兰
陶瓷制品
陶瓷业
民族特色
德尔夫特
青花
世纪初
-
描述:
中国瓷业的大本营——景德镇
-
关于油画《旧上海花园聚会系列》
-
作者:
图之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碰撞
上流社会
时代
年代
画面组织
相融
花园
作品
旧上海
油画
-
描述:
一个聚会;一个秋日黄昏的花园聚会;一个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花园聚会;一个有着高尚气息,东、西方人士相融的花园聚会。在那令人迷恋年代的上海——"东方巴黎",有过的一些特质,今日难再。这其中有着东西方文化碰撞与相融,而生发出来的人文魅力。
-
朝克巴图作品
-
作者:
朝克巴图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记忆
少年
作品
-
描述:
~~
-
妥木斯油画的艺术特色
-
作者:
图力古尔
来源:
艺术教育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选材
色彩
造型
肌理
妥木斯油画
-
描述:
妥木斯是我国著名的少数民族油画家,他以独特的民族风格和高超的艺术造诣,开创了内蒙古画派的先范。妥木斯的作品大多通过描绘牧区生活,来表达草原带给他的特殊美感,并以独特的审美方式和艺术表现手法,抒发着草原儿女对草原的眷恋情怀,传达着草原人民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文章从作品的选材、色彩、造型及笔触肌理等方面对妥木斯的艺术特色进行了分析,以期全面领略妥木斯油画艺术的独特魅力,从中得到有益的启迪。
-
博物馆里的处女
-
作者:
王天翔
壹图
来源:
优品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耳垂
织物纹理
想象
耳环
处女
模特
反射光线
女仆
珍珠
-
描述:
他拿起一根针,相对于她洁白娇嫩的耳垂,那根针又黑又粗,就那么粗暴地扎了下去,黑红的血立刻冒了出来。把不能反射光线的血擦去,一只珍珠耳环穿进耳洞里,从左侧而来的光线已经等待着为一粒白色珍珠发出蓝色、灰色和柠檬色的反光。这就是与梵高、伦勃朗齐名的荷兰肖像画大师扬·弗美尔在绘制《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时的情景。这是想象的情景,一位发誓要在有生之年看遍扬·弗美尔的35幅油画真迹的美国女作家崔西·雪佛兰在荷兰海牙毛利斯博物馆看到《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时,她被一颗珍珠用光影与情欲击中了,"珍珠垂坠下来,世界因之明亮。"如果我们可以继续接力想象下去,那么,雪佛兰在写《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时,她的嗡嗡作响的耳垂上肯定是戴着那颗沉重的大珍珠的。而后,这颗珍珠继续传递下去,英国导演皮特·韦伯又在女作家一意生发的语言细节上发现了他自己看到的颜色。《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再次回到被男人的视线观看的画中人角落,它被拍成了电影。饱含男人和女人从外而内又从内而外的想象力,它的每一个镜头、每一束光线,直至桌面上的织物纹理、菜刀下的瓜果蔬菜、牛奶银盆的折射反光,都流动着质地的性感、、色泽的诱惑。在弗美尔家雇佣的女仆上场之前,如果你细心观察,大画家居住的天地早已储备了富足的饥饿感。没有饥饿,美是看不见的。
-
“僰国图志”系列——陶艺作品
-
作者:
"僰国图志"课题组
来源:
宜宾学院学报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布鞋
色彩
岩画
图案设计
大学生
作品
四川省
图形
-
描述:
的课题组,首期以宜宾僰人岩画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僰人文化及其图形图像收集研究与应用性创作。作品涉及基础纹样、陶艺、雕塑与陈设、装饰画、旅游文化衫、折扇、帆布包、帆布鞋、帽子以及拓展应用产品设计等类型。这组陶艺作品以素色高白混手工拉坯成型,不施釉,以保留质朴、沉静、内蓄的
-
《风景》油画
-
作者:
张师图
来源:
艺海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
使人
画品
风景画家
列维坦
情感变化
-
描述:
(油画)65×80cm 2014年人物画,重要的是扑捉人物的情感变化,让观者觉察到人物的喜怒哀乐;风景画,则不然,它所能使人感知的丰富的情感变化,要微妙得多,抽象得多,绝不仅仅是把眼睛看到的山川树木画在纸上,它是要传达出一种情感,并且要让这种情感去感染人。有如俄国风景画家列维坦的《深渊》,画面上表现的是水闸旁的一潭死水,但给人感觉到的却是——"这是个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悲剧的地方"。传统的中国画非常强调"意境",
<
1
2
3
...
6
7
8
...
13
14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