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传承与变迁:民国景德镇瓷器发展探析
作者: 吴秀梅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国   景德镇   变迁   技艺   传统陶瓷   日用瓷   制瓷业   陶瓷业   瓷器   传统制  
描述: 民国景德镇瓷器生产在国外新思想和工业化制瓷技术的影响下,积极进行公司制改革,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断拓展国内外瓷器贸易,较为成功地实现了传统制瓷方式的现代化转型。新的瓷业公司代替了御窑’,旧的学堂教育逐渐被新式的瓷业学校所替代,传统的封建思想日渐破除,科技制瓷的观念深入人心等等,这些方面的转变无疑给景德镇的瓷器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本论文正是通过分析景德镇瓷器发展变迁的特点和原因,推理出统制瓷技艺保护的迫切性以及采取的应对措施。
影响民国景德镇陶瓷教育发展的因素刍议
作者: 徐志华   吴秀梅   来源: 中国陶瓷工业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内因   外因   民国   陶瓷教育  
描述: 民国时期景德镇陶瓷业除了制瓷技术和艺术的变化之外还表现在陶瓷教育的变革,即由传统的父传子、徒承师的方式转向通过开放式的学校教育来传授技艺。这种陶瓷技艺传承的彻底改革是民国制瓷业的一大主要因素,本文从教育改革受到战争、新技术和西方教育等因素的影响来进行逐一的分析研究的,这对研究景德镇制瓷业的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民国景德镇陶瓷教育改革探析
作者: 徐志华   吴秀梅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对象   民国   课程设置   教育改革   制瓷业   陶瓷工业   教育体系   知识结构   景德镇陶瓷   陶瓷工程  
描述: 近代以来,受西方思想和教育模式的影响以及在陶瓷工业化的推动下,传统的父传子、徒承师的陶瓷技艺传承方式被打破,陶瓷教育进入了全面的革新时期。对陶瓷教育的改革首推在景德镇试点,之后推广到全国并带动了其他手工业技艺传承的改革。因此,可以说陶瓷教育的变革不但推动了陶瓷工业的发展,而且对其他手工业技艺的发展起到一个划时代的作用。
粉彩陶瓷的装饰艺术审美浅谈
作者: 周国生   吴秀珍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手法   材质美   装饰设计   颜色   装饰效果   填色   技法表现   陶瓷工艺   工艺美术   粉彩  
描述: 一、粉彩陶瓷的瓷质美粉彩是我国陶瓷工艺美术中的一支奇葩,因此,工艺美术人员在粉彩陶瓷装饰时都非常注重发挥陶瓷的器型美,质感美,考虑画面的内容表现,更重要的是瓷质美。景德镇艺术陶瓷的材质具有四大特色,是:白如玉
传承与变迁 民国景德镇瓷器发展研究 developmental research of Jingdezhen porcelain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作者: 吴秀梅著   来源: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民国   景德镇市   手工业史   陶瓷工业  
描述: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转型带来的嬗变——民国景德镇制瓷业的时代背景;承袭与革新融合——民国景德镇制瓷工艺;迎合市场之需——民国景德镇瓷器装饰等。
近代景德镇陶瓷艺术教育兴起的必然性*
作者: 吴秀梅   来源: 艺术百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教育   景德镇   陶瓷艺术   近代陶瓷教育  
描述: 景德镇陶瓷艺术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技艺,在中国历来就是以父传子、徒承师的方式传承的。但由于近代初年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外国先进机器和技术的引进,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要求有大量能适应机械化生产的工人。因此,传统的父传子、徒承师的技艺传承方式便逐渐行不通了,代之而起的是新的教育模式下培养的陶瓷技术人才,陶瓷职业学校的建立正迎合了新式人才的培养模式,这便是景德镇陶瓷教育的初步改革。文章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其一,景德镇新机器的引进需要大批陶瓷专业人才;其二,实业救国运动的兴起提倡培养新式人才;其三,战争的频繁促使改革陶瓷艺术教育;其四,思想观念的更新。
景德镇陶瓷教育源流考略*——以景德镇陶瓷大学为例
作者: 吴秀梅   来源: 艺术百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艺术创作   陶瓷教育   景德镇   文化传统   高等艺术教育   陶瓷艺术  
描述: 景德镇这座承载着中国历史,见证着中国辉煌的文明小镇,让无数中外陶瓷热爱者憧憬和向往。然而陶瓷文明的传播和创新离不开陶瓷学校的贡献,景德镇陶瓷大学从成立之初的陶业学堂到现今的陶瓷大学正一步步走向成熟,被业内人士称为"陶瓷黄埔院校",可见它的历史地位和对陶瓷的影响之大。2016年教育部确定其更名为"景德镇陶瓷大学",这使其又上了一个台阶,在这更名揭牌仪式之际,笔者将对"陶瓷黄埔院校"的发展进行了综合的梳理。
景德镇天宝龙窑的传承与开发探究
作者: 宁钢   吴秀梅   来源: 陶瓷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技艺   传承   保护   天宝龙窑  
描述: 龙窑是宋代景德镇的典型窑炉,其依山而建,半凸地面,在陶瓷发展史上占据着突出的地位。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传统龙窑逐渐被淘汰,原有的一些陶瓷生产遗址甚至被高楼大厦所掩埋。天宝龙窑作为景德镇唯一留存的活体窑炉,近些年来在景德镇陶瓷大学部分教师的呼吁下,得到了景德镇市市委、市政府和浮梁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了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大了对天宝龙窑的保护和开发力度,政府和民众一起多方筹集资金,积极推进天宝龙窑的工程建设。如今,天宝龙窑开始了它新的艺术生命,真实再现景德镇的传统陶瓷工艺,彰显其耀眼光芒。
从陶瓷审美文化的转型看民国瓷器装饰的变革
作者: 吴秀梅   来源: 装饰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民国   审美转型   瓷器  
描述: 本文通过分析民国时期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改变,趋新崇洋的新潮流的形成,借以阐释瓷器设计以追求新颖、创造时尚来寻求商机,指出审美文化的转变是民国瓷器装饰形成的根本。
传承与变迁 民国景德镇瓷器发展研究 developmental research of Jingdezhen porcelain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作者: 吴秀梅   来源: 光明日报出版社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陶瓷工业 手工业史 景德镇市 民国  
描述: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转型带来的嬗变——民国景德镇制瓷业的时代背景;承袭与革新融合——民国景德镇制瓷工艺;迎合市场之需——民国景德镇瓷器装饰等。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