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吴秀】搜索到相关结果 37 条
-
粉彩陶瓷的装饰艺术审美浅谈
-
作者:
周国生
吴秀珍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手法
材质美
装饰设计
颜色
装饰效果
填色
技法表现
陶瓷工艺
工艺美术
粉彩
-
描述:
一、粉彩陶瓷的瓷质美粉彩是我国陶瓷工艺美术中的一支奇葩,因此,工艺美术人员在粉彩陶瓷装饰时都非常注重发挥陶瓷的器型美,质感美,考虑画面的内容表现,更重要的是瓷质美。景德镇艺术陶瓷的材质具有四大特色,是:白如玉
-
油画色彩教学体会
-
作者:
吴秀敏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色彩变化规律
色彩
观察方法
-
描述:
现代艺术之父塞尚说:"要做到充分的艺术展示,实现彻底的翻译,唯有一条路:色彩.色彩,我觉得它是有生命的!色彩是活的!且色彩本身使事物复活"①.大自然所有物体的形状和轮廓,都是通过它们特有的色彩造成的对比传达给我们的,所以,艺术家要有一双从色彩的角度去观看世界的眼睛,这是作为一个油画家所必需具备的素质.大自然在光的照耀下其本身的每种色彩都是和谐的存在着的,要想画出它的生机、活力以及和谐,仅仅对色彩有强烈感受是不够的,同时还必须掌握大自然的色彩变化规律和正确的观察方法.
-
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品读周国泉白裤瑶工笔重彩人物画有感
-
作者:
周国泉
吴秀丽
来源:
艺术百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花鸟
精品意识
艺术创作
三位一体
中国画
艺术教学
-
描述:
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品读周国泉白裤瑶工笔重彩人物画有感
-
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品读周国泉白裤瑶工笔重彩人物画有感
-
作者:
周国泉
吴秀丽
来源:
艺术百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朴素
白裤瑶
绘画艺术
艺术创作
工笔重彩人物画
意境美
-
描述:
周国泉白裤瑶系列作品更是以一种天然的不加修饰之美而使人赏心悦目,画面古朴而厚重的色彩、雄浑内秀的造型感营造出自然的、真实的、平淡的意境美。
-
艺术即感情
-
作者:
吴秀娟
韩中凯
来源:
文艺生活(中旬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女性人体
雕刻
印度佛教
-
描述:
奥古斯特·罗丹(1840年11月12日—1917年11月17日),19世纪法国最有影响的现实主义雕塑家。他的作品架构了西方近代雕塑与现代雕塑之间的桥梁,在西方雕塑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罗丹创作的主题是人,他赞颂着人的创造力,表现了人最原始的本质。他崇尚大自然的美,他在大自热的美中寻求人的本质。
-
艺术即感情——看罗丹作品展感悟
-
作者:
吴秀娟
韩中凯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主义
艺术
情感
罗丹
古典
雕塑
写实
-
描述:
奥古斯特·罗丹(1840年11月12日—1917年11月17日),19世纪法国最有影响的现实主义雕塑家。他的作品架构了西方近代雕塑与现代雕塑之间的桥梁,在西方雕塑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罗丹创作的主题是人,他赞颂着人的创造力,表现了人最原始的本质。他崇尚大自然的美,他在大自热的美中寻求人的本质。他的后期作品受印象主义影响较多,追求光在作品上的运用,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雕塑开启了大门,打通了道路。
-
近代景德镇陶瓷艺术教育兴起的必然性*
-
作者:
吴秀梅
来源:
艺术百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教育
景德镇
陶瓷艺术
近代陶瓷教育
-
描述:
景德镇陶瓷艺术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技艺,在中国历来就是以父传子、徒承师的方式传承的。但由于近代初年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外国先进机器和技术的引进,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要求有大量能适应机械化生产的工人。因此,传统的父传子、徒承师的技艺传承方式便逐渐行不通了,代之而起的是新的教育模式下培养的陶瓷技术人才,陶瓷职业学校的建立正迎合了新式人才的培养模式,这便是景德镇陶瓷教育的初步改革。文章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其一,景德镇新机器的引进需要大批陶瓷专业人才;其二,实业救国运动的兴起提倡培养新式人才;其三,战争的频繁促使改革陶瓷艺术教育;其四,思想观念的更新。
-
景德镇陶瓷教育源流考略*——以景德镇陶瓷大学为例
-
作者:
吴秀梅
来源:
艺术百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艺术创作
陶瓷教育
景德镇
文化传统
高等艺术教育
陶瓷艺术
-
描述:
景德镇这座承载着中国历史,见证着中国辉煌的文明小镇,让无数中外陶瓷热爱者憧憬和向往。然而陶瓷文明的传播和创新离不开陶瓷学校的贡献,景德镇陶瓷大学从成立之初的陶业学堂到现今的陶瓷大学正一步步走向成熟,被业内人士称为"陶瓷黄埔院校",可见它的历史地位和对陶瓷的影响之大。2016年教育部确定其更名为"景德镇陶瓷大学",这使其又上了一个台阶,在这更名揭牌仪式之际,笔者将对"陶瓷黄埔院校"的发展进行了综合的梳理。
-
景德镇天宝龙窑的传承与开发探究
-
作者:
宁钢
吴秀梅
来源:
陶瓷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技艺
传承
保护
天宝龙窑
-
描述:
龙窑是宋代景德镇的典型窑炉,其依山而建,半凸地面,在陶瓷发展史上占据着突出的地位。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传统龙窑逐渐被淘汰,原有的一些陶瓷生产遗址甚至被高楼大厦所掩埋。天宝龙窑作为景德镇唯一留存的活体窑炉,近些年来在景德镇陶瓷大学部分教师的呼吁下,得到了景德镇市市委、市政府和浮梁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了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大了对天宝龙窑的保护和开发力度,政府和民众一起多方筹集资金,积极推进天宝龙窑的工程建设。如今,天宝龙窑开始了它新的艺术生命,真实再现景德镇的传统陶瓷工艺,彰显其耀眼光芒。
-
最美的风景,在远方
-
作者:
金抒言
吴秀珍
来源:
东方少年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校园
传统艺术
儿童读物
海淀区
北京市
精品
小学生
展示活动
-
描述:
远方,是一沓厚重的书,等着我逐一翻开、细读;远方,是一幅缤纷的油画,五彩斑斓,充满无限幻想;远方,是那世外桃源,树木青葱,鸟语花香……小时候,望着层层的大山,我总在想:山的背后是怎样的呢?渐渐地,成长着,憧憬着,向远处眺望,心存梦想:远方必定有最美的风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