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名】搜索到相关结果 202 条
-
留俄艺术随笔
-
作者:
张名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超越
作画
随笔
艺术家
画面
大师
舞蹈
展厅
气场
马蒂斯
-
描述:
记得有一位哲人说过:看并且惊喜,这就是艺术,一切艺术都存在于感受和心情的直接性之中。在俄罗斯留学期间,无数次与大师原作相遇和耳濡目染老师作画的经历印证着这句话,直接而鲜活的心灵体验无比清晰地告诉我——什么是伟大的艺术和艺术的伟大。
-
陕西油画研究
-
作者:
杨名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陕西油画
延安“鲁艺”
-
描述:
本文主要针对陕西油画,即延安“鲁艺”时期这一阶段的油画的发展做了一次初步的考察和研究,简要的分析了这一时期油画的基本面貌和产生的主要画家及其作品,这是对陕西油画这一大框架下阶段性的总结。
-
陕西油画研究:延安“鲁艺”时期陕西油画现状
-
作者:
杨名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陕西油画
延安“鲁艺”
-
描述:
本文主要针对陕西油画,即延安“鲁艺”时期这一阶段的油画的发展做了一次初步的考察和研究,简要的分析了这一时期油画的基本面貌和产生的主要画家及其作品,这是对陕西油画这一大框架下阶段性的总结。
-
浅析油画艺术中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
作者:
杨名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艺术
情感表达
-
描述:
油画作为一种能丰富地表达人类思想感情的绘画语言,情感的传达变得尤为重要。纵观艺术发展的道路,实际上是沿着,艺术家情感的埋没到艺术家情感的自由宣泄这条轨迹向前发展。
-
安徽古代烧瓷窑炉结构分析——以寿州馒头窑和繁昌龙窑为例
-
作者:
崔名芳
朱建华
来源:
陶瓷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代烧瓷窑址
馒头窑
龙窑
安徽
-
描述:
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安徽地区陶瓷窑业已进入有窑烧造的时期,是我国升焰窑的发源地之一。同时,安徽地区处于我国古代两大瓷窑体系的"分水岭",以淮河为分界线,其烧瓷窑炉结构及装烧技术分别受南北方陶瓷窑业影响。本文选取有代表性的寿州馒头窑和繁昌龙窑窑炉结构为例,分析古代安徽地区存在的烧瓷窑炉的基本结构形态。
-
三个层次的比较—读四川美院毕业生油画作品
-
作者:
高名潞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派别
历史学家
毕业生
爆发力量
三个层次
艺术创作
作品
仔细观察
四川美院
油画
-
描述:
在艺术方面,一度正常兴起的派別,当它继续存在下去时,却渐渐地衰落了。一个新兴的派别往往以惊人的爆发力量登上它的顶峰,其行动之迅捷,使得历史学家来不及仔细观察。他无法阐明这样的运动,也无法把它的真实情况告诉我们。但是当这个派别一旦获得成就,衰微之感便随之而来。已经获得的造就不但没有培养和净化后一代的趣
-
“草虫”在中国画中的位置——看齐子如先生画草虫
-
作者:
欧阳启名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风格
齐子如
工笔画
草虫题材
绘画技法
中国画
-
描述:
、秀雅兼具。然子如先生谢世过早,在经历了半个世纪后的今天,人们竟不知花鸟界的这位大家的名字。幸辽宁省博物馆保存有齐子如先生的绘画精品,作品如对人面,在工笔画坛不断探索的今天,重新观赏子如先生的画作,会给人们留下一丝甜美的回忆,也会给人们带来深深的思索,亦或给工笔画家带来点滴的启发。
-
雕塑的空间功能及类型
-
作者:
高名潞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间功能
环境中
空间结构
整体环境
空间意识
环境艺术
造型艺术
展览会
参与者
雕塑
-
描述:
环境艺术的核心是空间结构,因此它要求各个组成整体环境的局部都要具备与其统一的空间意识。当然,建筑是环境艺术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而一般作为造型艺术的雕塑在进入环境中时将怎样表现其空间意识呢?换言之,当雕塑作为环境的参与者进入特定空间时,它应具备怎样的空间功能呢?
-
中国有抽象主义艺术吗?
-
作者:
高名潞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日常经验
蒙德里安
中国艺术家
图像学
西方现代主义
仰韶
康定斯基
鱼纹
几何形式
-
描述:
抽象主义(abstraction)是西方现代主义的产物没有西方现代主义就没有抽象主义,抽象主义是西方现代主义的产物。曾经有人说,抽象就是从具象中抽取出来的简化了的形象。于是,有人就进一步论断,“抽象在中国古已有之”。于是,更有好事者把仰韶彩陶上的纹饰推演为从具象进化到抽象的过程。据说,仰韶彩陶的鱼纹经历了从具象的鱼向抽象的鱼纹演变的过程。然而,考古证明彩陶上“写实”的鱼纹和“抽象”的鱼纹往
-
见微知著——蔡锦的格物绘画
-
作者:
高名潞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安徽屯溪
中国当代女性
女性艺术家
表面现象
寥寥数语
屋漏痕
内在实质
水痕
创作心理
岁月流逝
-
描述:
阅读蔡锦的作品实际上是在阅读蔡锦这个人。我与蔡锦接触不少,但是很少听她夸夸其谈。她寥寥数语的谈话和笔记大多在讲她对枯萎的美人蕉、对家乡老屋的窗格子、对水痕及红色腥气的感觉。这种感觉有一种无法捕捉的诡秘。凡有生命的东西,必定诡秘。诡秘在于我们无法从表面现象去把握它们的内在实质,或者说,所谓的本质总是处在转化之中。比如生与死。蔡锦恰恰在美人蕉的死寂中看到了生命的血液
<
1
2
3
...
10
11
12
...
19
20
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