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刘松坤】搜索到相关结果 3 条
-
21世纪的艺术博览会
-
作者:
刘松坤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收藏
艺术市场
中国
艺术博览会
油画
-
描述:
德国每年都有很多不同形式和规模的艺术博览会.2007年不只是艺术市场高峰,更可以说是”高疯期”,因为好坏参差的艺博会在不同城市频频举行.皆誓要在市场上分一杯羹。结果优胜劣汰.能站得住脚的新博览会寥寥无几,科隆的”艺术·博览会21”就是其一。
-
当颜色驾驭形态和立体感:安尼施·卡普尔的雕塑艺术
-
作者:
刘松坤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立体感
颜色
《哀悼基督》
形态
普尔
早期作品
驾驭
雕塑艺术
-
描述:
抽象艺术先驱康定斯基在他的著作《关于艺术中的灵性》是这样描写的:“颜色是琴键,眼睛是木槌。灵魂就是一部拥有许多钢弦的钢琴。艺术家是一只手,通过按下不同的琴键来带动人们的灵魂起伏。”对于绝大部分的画家,颜色在作品中是不可或缺的;没有琴键的钢琴亦不能成曲。但是,相对绘画,颜色在雕塑艺术中的角色似乎没有那么重要。米开朗琪罗的《哀悼基督》和《大卫》均是石头的原色,而罗丹的《沉思者》和贾科梅蒂(Giacometti)那许多许多的不同形态的纤瘦长腿人像都一律是铜色。一直以来,形态和立体感才是雕塑中的灵魂。卡普尔可不同,由一开始,颜色在他的雕塑艺术中便担当着一个重要的角色。他的早期作品《1000个名字》(1979—1980)是数件放在地上的几何形状物体,看上去就像美洲玛雅文明所遗留下的一座古老圣城,卡普尔在这些“建筑模型”还洒上不同颜色的粉末,红、黄、蓝等颜色。
-
寻找画布上无穷无尽的可能性:吕佩尔兹回顾展
-
作者:
刘松坤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可能性
画家
雕塑
画画
-
描述:
我所干的都离不开画画。我以一个画家去做诗,我以一个画家去做雕塑,我以一个画家去写作。一切我所懂得的事都是基于画画。——吕佩尔兹,198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