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冬】搜索到相关结果 658 条
-
浅论陶瓷装饰青花山水的创作体会
-
作者:
李冬明
刘竞芳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人合一
陶瓷装饰
笔墨技法
艺术思想
情景交融
现代山水画
构图
创作心态
作品
青花
-
描述:
对于从艺数十年的画家,经常会这么想:怎样才能使自己的作品有特点、有新意、有个性?方法或许有很多,其中到大自然写生,从中得到启发不能说是一条不可取之路。然学习古人,学什么,要学先辈的各种技能包括笔墨技法、构图技巧、艺术思想、创作心态等。切莫盲目搬山头,一味模仿古人之迹,这样下去全是古
-
李冬梅作品
-
作者:
李冬梅
来源:
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系
东北师范大学
硕士生导师
油画专业
李冬梅
大学美术
-
描述:
李冬梅吉林省长春市人,1968年生。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美术系本科,现任教于长春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油画专业,副教授,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生导师。
-
中国当代文学期刊观察2007年第2期
-
作者:
王颖
李云雷
魏冬峰
王斌
解芳
刘勇
来源:
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文明
叙述语言
佛山文艺
现代物质文明
中国当代文学
叙述对象
达戈
长篇小说选刊
迟子建
王立纯
-
描述:
《弥天大谎》是一篇饶有意味的小说。幽默,风趣,不乏思考。故事的主人公胡达飞在一次洪水来袭全村逃难的当口,为了寻找与他相依为命的奶羊,逆人流而行,意外撞见了前来指挥抗洪抢险的副县长姜黎民,在姜副县长的引领下,老胡干了一件“胆大包天”的事,偷了附近小煤窑炸药库的炸药,将阻碍泄洪的大堤炸开了一个豁口,并与姜副县长击掌为誓,约定谁也不能透露这个有风险的秘密。
-
隋唐佛教雕塑艺术的公共客观性与主观性
-
作者:
杜冬梅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教文化
主观性
隋唐
麦积山石窟
个体工匠
佛教雕塑
雕塑艺术
客观性
-
描述:
隋唐佛教雕塑伴随着佛教文化在我国的传播达到了鼎盛,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抑或是工艺都是前所未有的.隋唐佛教雕塑的建造不仅仅是统治阶级的主权体现,更是大众思想情感的共振,这方面有别于以往的雕塑建造;孙振华先生曾有这样的描述:唐代佛像不仅有官方的工匠制作,连个体工匠也有大量制作佛像出售①.佛教雕塑这一时期即在空间上得到巨大的膨胀: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河北南北响堂山石窟、山东云门山石窟、龙门石窟和天龙山石窟等众多的佛教石窟雕塑相继开凿丰富,又在审美意识上获得了极大的突破.隋唐佛教雕塑不再是一种权力的象征,而是一种人民群众对于生命诉求的一种情感表达,雕塑的客观空间共享与劳动者的主观情感参与体现了当时代下佛教雕塑艺术的公共性特征.
-
自我生成:来自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20年的实验与实践(1992-2012)
-
作者:
孙冬冬
Frank Qian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实验班
自我生成
四川美术学院
教学改革
教学过程
实践
油画
内部活力
-
描述:
反观四川美术学院(简称:川美)油画系最近20年的教学生态,展览以“自我生成”为主题,用于概括其从1992—2012年的实验与实践,对于一个身处官方系统的美院而言,显得难得一见的“客观”。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自我生成”有意识地提示出油画系师生教学过程中的自觉性,并且将其视作一种激发学院内部活力的传统——自1989年。油画系一直在尝试内部的教学改革,无论是始于当年的“实验班”,还是1992年由油画系老师自己出资举办的毕业生年展,
-
何多苓:士者如斯
-
作者:
孙冬冬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实践逻辑
绘画能力
春风
观众
艺术家
展览
美术史
标题
作品
油画
-
描述:
从中国美术馆借出的《春风已经苏醒》、《青春》毫无悬念地被安排在何多苓个展的起始之处,回想1980年代初的中国艺坛,这两幅油画算得上是代表名噪一时的"伤痕美术"的明星作品,甚至可以说,何多苓在当今艺坛的重要性,在很大程度上也源自他于那
-
郝量:幽邃之地
-
作者:
孙冬冬
Daniel Nieh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绘画
文化
全球化
焦虑
现代主义
中国画
民族国家
隐蔽
-
描述:
相比于作为媒介的"水墨",郝量近期的绘画实践也许更适合放在"中国画"的范畴内讨论。虽然,"中国画"这一定义本身所凸显的民族身份源自一种文化身份的焦虑。而无论是在当下的全球化视野中,还是追溯中国作为一个民族国家的现代性路径,这种焦虑实际上面对的又是同一个文化他者。如果忽略这种文化上的焦虑,回到绘画的内部,我们则会发现无论是在所谓的西方的油画,还
-
永不凋谢的塞外山花——浅谈丰宁民间剪纸
-
作者:
张冬阁
仇承轩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史籍
塞北
丰宁
民间艺术
葫芦
民间剪纸
作品
-
描述:
丰宁剪纸,作品不入史籍,作者不见碑传,然而这朵瑰丽的民间艺术之花,历经风霜而经久不衰,以旺盛的生命力深深扎根于民间艺术土壤之中,盛开在塞北燕山深处。长期以来,山区人民把剪纸广泛用于生活装饰,五月节的葫芦、婚丧嫁娶时的装缀,礼品馈赠的喜签都离不开剪纸。时逢新春,那五彩缤纷的窗花,红艳的顶棚花、花花绿绿的挂签……把塞北人家装点得琳琅满目,春意盎然。
-
《刷花》艺术之我见——兼谈“刷花”获奖作品创作体会
-
作者:
喻冬华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刷花
陶瓷装饰
筛色
陶瓷艺术
-
描述:
刷花,俗称筛色,我国北方的门神画多采用这种筛色工艺,是后来移植到陶瓷装饰上。另一说是始于清末。由日本传入,时称“东洋振染”,其刷花教材《景年》、《梅岭》画谱中拆枝花写意画,移植到各种陶瓷器皿上,对我国陶瓷美术界影响较大。刷花陶瓷的工艺原理是以刻有花纹图样的薄纸贴在坯体或瓷器的表面,也可以在坯体(瓷器)表面涂满乳白胶、待干后刻上花纹图样,再揭去有图部分的白
-
浅谈青花色釉综合装饰
-
作者:
喻冬华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色釉综合装饰
青花瓷器
色釉
装饰形式
-
描述:
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对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提高,其欣赏水平、审美情趣也不断提高,就陶瓷而言,人们已不再满足器型样式俗套,装饰形式单一的作品,而表现形式新颖、艺术语言丰富的综合装饰作品,则越来越受一人们的青睐。其中,青花色釉综合装饰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旺盛的生命力成为瓷苑中的一株奇葩。 何谓青花色釉综合装饰?以青花料和数种颜色釉在同一坯件上运用描绘、喷涂、刻划等多种装饰技法进行创作的陶瓷艺术便称为青花色釉综合装饰。其特点是:青花庄重素
<
1
2
3
...
39
40
41
...
64
65
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