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作】搜索到相关结果 297 条
-
骚动,油画人体艺术大展〔下〕
-
作者:
王作勤
来源:
三月风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画
太阳
美术学校
美文
吴冠中
中央美术学院
专科学校
中国画
美术史学
油画
-
描述:
骚动,油画人体艺术大展〔下〕
-
花灯迎春(油画)
-
作者:
蔡亮
张自嶷作
来源:
陕西农业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装饰纹样
唐帝陵
设计美学
造型
石雕马
-
描述:
花灯迎春(油画)
-
高频调幅磁场下无结晶器振动电磁连铸技术的实验研究
-
作者:
雷作胜
任忠鸣
闫勇刚
邓康
来源:
金属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拉坯阻力
电磁连铸
高频调幅磁场
间断接触距离
表面质量
-
描述:
作用下的无结晶器振动电磁连铸过程中,当调制波频率略低于系统固有频率时,弯月面与结晶器壁间断接触距离最大,保护渣润滑效果最好,连铸过程拉坯阻力最小,连铸坯表面质量相对较好;在3种高频调幅磁场中,与三角波和方波相比,正弦波较易于减小拉坯阻力和改善铸坯表面质量。
-
广西油画群体象征主义倾向的审美意蕴
-
作者:
徐作先
来源:
金田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西油画象征主义审美意蕴
-
描述: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广西油画群体经历了从现实主义向象征主义特征倾向过渡,以表现广西地域性特征和多民族文化特征为载体,融入个人主观精神因素,用独具个性的符号,以象征的思维方式重新构建现实世界,给广西油画的发展注入了生生不息的创作活力。
-
外国字铭文的汉代(?)铜饼
-
作者:
作铭
来源:
考古
年份:
196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域
国字
铜饼
历史博物馆
汉代
铭文
希腊文
浮雕
货币
字母
-
描述:
边缘处约厚0.5厘米,中央部分稍厚。)(1)52·5·1028(入馆时原号38.2.3413),1949年霍明志捐赠,据云在甘肃河州购得。
-
陕西省出土唐俑选集
-
作者:
作铭
来源:
考古通讯
年份:
195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宋代
先秦
唐代铜镜
浮雕
六朝
衰落
殷周
画像石
南北朝
考古
-
描述:
解放以来各省出土的唐俑,以陕西省为最多和最精。这本图谱选出陕西省近年来发掘所得的唐俑中精品,制成168幅图片,加以发表,自然是我们所欢迎的。卷首有郑振铎先生的序言,大概是由于在"旅舍"中匆促写成的,文章虽写得生动,但免不了有些错误。第一句说"俑是中国所特有的雕塑艺术的一个大类型"
-
冰雪精灵冯庆
-
作者:
曹作 赵小敏
来源:
少男少女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内容
学生
“第二课堂”
第一课堂
课堂教学
教学活动
素质教育
中考
-
描述:
著名画家冯庆,被誉为"冰雪精灵",是因为他的画,因为他对冰雪的深刻了解和热爱。他在东北出生,经历过雪大推不开屋门、大雪没过了窗户的极端环境,他曾打雪仗、堆雪人、塑冰雕、滑冰车、抽冰尜……冯庆是文化部国家话剧院美术中心的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油画艺
-
低品质高岭土吸附亚甲基蓝试验研究
-
作者:
张作金
代淑娟
田卫华
来源:
非金属矿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脱色
亚甲基蓝
高岭土
表面改性
-
描述:
以三级高岭土为原料,采用单因素法分析高岭土用量、温度、亚甲基蓝浓度、脱色时间及pH值对高岭土脱色性能的影响。在温度25℃亚甲基蓝初始浓度20 mg/L、高岭土用量0.08 g、pH值为8、吸附时间80 min实验条件下发现高岭土对亚甲基蓝的脱色率为69.45%,效果一般;采用盐酸对三级高岭土直接改性处理,利用红外光谱表征改性前后高岭土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脱色条件下盐酸改性高岭土的脱色率达86.43%,脱色率提高16.98%,改性后的高岭土脱色效果较好。
-
点亮万家灯火照亮美丽人生——记2009年辽宁省劳动模范绥中县农电局高岭供电营业所所长李义
-
作者: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来源:
农村电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为人生
所长
高岭
优质服务
农电局
照亮
辽宁省
供电营业所
劳动模范
农网改造
-
描述:
2002年8月,年仅26岁的李义被任命为辽宁省绥中县农电局高岭供电营业所所长。从那时起,他把人生的支点就定位在崇高的农电事业上,让青春的激情在那高高的杆塔和绵延的银线上奔腾延伸。他把困难和挑战作为人生的动力,凭着执著的追求和创新的精神,带领全所职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高岭镇8702户人家送去了光明。
-
于士涛:用青春书写绿色梦
-
作者:
共青团中央农村青年工作部
来源:
农村工作通讯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过牧
林业生产
河北省承德市
营林区
木材生产
林业事业
务林人
资源管护
绿色事业
塞罕坝
-
描述: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历史上,这里曾是“美丽高岭”,林木茂盛,郁郁葱葱,“落叶松万株成林”。但是,由于过载、过牧、匪灾、火灾,塞罕坝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新中国成立初期已是一片荒漠。1962年,为向沙地进军,国家组建了塞罕坝林场。在几代务林人的共同努力下,这里不仅有效承担了阻挡风沙的任务,而且每年为京津地区提供了大量的生态服务。塞罕坝林场千层板分场场长、第三代务林人李士涛就是务林人其中的代表。从一名初出茅庐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