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写心琴棋怡情——“明伐鲁王展”
【类型】期刊
【作者】蒋群
【刊名】中国博物馆
【摘要】蒋群 “明代鲁王展”是山东省博物馆新馆举办的首批精品展之一,展出内容为1970~1971年由山东省博物馆主持发掘的明朝第一代鲁王朱檀墓出土的一系列精品文物。 朱檀是明代最早去世的亲王,其墓葬里出土有冕冠佩饰、家具服装、笔墨纸砚、琴棋书画、彩绘木俑等,许多随葬品具有明显元末明初时代特征,是明代“藩王级”文物的最早代表,为研究明初政治、经济、文化等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实物资料,其中不少文物为大家耳熟能详,如亲王的冕、弁、戗金云龙纹朱漆木箱、服饰、琴棋、宋元书画等,这些文物大都是国家一级文物,是山东省博物馆重量级的藏品,在全国文物界也享有极高声誉。 从朱檀墓发掘距今已经近四十年了,其出土的精品文物,曾在1994年山东省博物馆千佛山馆开放时进行过专题展出,获得了良好的赞誉。但受展陈条件限制,只进行了短期展出,后这批文物一直珍藏于山东省博物馆库房内,一直未再举办过汇集朱檀墓出土精品文物的专题展,只有极少数文物在本馆的文物精品展中做过展出。如今一流的展馆、一流的设施为文物展品提供了完备的展出条件,让这批珍贵的重量级出土文物时隔多年之后再次与观众见面,让广大观众再次观赏到这批明初亲王文物的风采,领略其古远的魅力与神韵。 内容设计力求全面统一 此次“明鲁王墓文物陈列”脱离了以往从出土墓葬角度进行内容大纲设计的常规思路,以鲁王朱檀“生活背景”为主线,从所谓“生的角度”展出这些精品文物,以求达到观赏性和知识性的统一,更好地展示这些国宝级文物的风采。因此展品的组合设计、展品之间的关系、相互的和谐自然是展览展出的关键。 此次设计本着力求全面、和谐统一的目标,将展览内容分为六个部分。开头与结尾分别为序厅和结尾,对主要文物展品归纳为四大方面,在中间的四个部分进行展出,分别是“王事礼仪”、 “生活起居”、 “文房珍宝”、 “出行仪仗”,这四个方面基本涵盖了朱檀墓出土的全部文物精品。 序厅部分主要展出的是“鲁王之宝”和对其进行放置的“三重木匣”,突出了朱檀鲁王的身份地位,紧扣主题。 第一部分“王事礼仪”,以鲁王朱檀进行祭祀礼仪为主题,从礼仪的穿戴出发,将朱檀墓出土文物中内涵与外延与此相关的所有文物均归于此部分,其展品是整个展览陈列内容中的主要亮点之一,多为国宝级文物,如目前我国现存最早的九旒冕、九缝皮弁,华丽的镶宝石金带饰,精美的玉带、玉佩,富丽的戗金漆箱、匣等,集中了朱檀墓出土文物的精华。 第二部分“生活起居”,采用“联想”的方式,遥想当年鲁王朱檀的日常生活“情景”,将朱檀墓出土的许多与生活相关的文物串联起来在此部分展出。这些展品中有小模型家具、实用的石面心朱漆木桌、洪武官窑的青白釉瓷器、保存完整的乌纱折上巾、华美的明初亲王龙袍等,均为国家一级文物,除此之外还包括一些日常生活用品。这样的展品组合处理,将许多质地不同、看似“零乱”的文物沿着一条主线在展览中进行关联统一,使展品展示脉络更清晰并容易理解。 第三部分“文房珍宝”,毋庸置疑与文房有关的文物展品均放在此部分展出。朱檀墓出土文物展品中属于“文房用具”的有笔墨纸砚、玉笔架,白玉洗、水晶镇纸等,还有印章、印盒以及珍贵的元刻本善本书、唐代的夭风海涛琴、明初的围棋、宋《葵花蛱蝶扇面》图卷、元《钱选白莲图》等,这些展品符合人们的对文房用品理解的传统观念,因而放在此部分展出是非常自然且合情合理的。 第四部分“出行仪仗”,也是此展览的另一亮点。此部分将朱檀墓出土的397件木俑、16匹马俑、三辕和双辕辂车组成一个木俑方阵,在独立展室的中央设计突出的展台展柜进行展示。观众进入这个展室迎面看到的就是木俑阵群,并可以围绕立体展台进行360度全方位观赏,加上灯光投射等展示手段的运用,将仪仗出行的场面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观众面前。站在这仪仗阵面前,观众能够身临其境般感受到木俑阵群整齐的排列,磅礴的气势,感受到木俑阵群壮观的场面,耳边仿佛能听到鼓乐齐鸣,眼前仿佛能看到鲁王朱檀端坐在华美的辂车中,伴随着豪华的仪仗出行的情景。 在该展的结尾部分,通过文字加图片的形式,对鲁荒王陵、陵园、朱檀墓等内容进行基本介绍。目的有二:一是因为鲁荒王陵的营建,在明代亲王中应属于首例,其陵墓的建筑布局、形式、规制等为明代前期王陵建制提供了完整的实例,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二是让观众进一步了解鲁王朱檀墓的基本情况,以及其精品文物在墓中的出土位置,与前面看到的文物相呼应,加深对文物展品的印象和理解。 另外,文字说明在该展中也非常重要。主题要靠文字来点明,文物也要靠文字来展示、推衍和深化。对展览中的重点文物,采用“先面后点”,即版面总体介绍,将此种文物起源、流传、意义等“宏观”方面进行说明,再在说明牌上针对具体文物、对其形象加以描述,并特别强调它所占有的重要地位,让观众更加细致具体地了解文物的特点及意义。 展陈设计特点 1.准确定位 展陈设计定位对于展览的表现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该展定位为专题精品文物展,一切皆围绕突出展现明初亲王文物这个中心,因此展览的重点定位于每件展品,所以在展陈设计上力求突出展品的展示。每个展室的空间除场地限制因素外,其他设计都是根据展品需要确定的。对于极为重要的文物展品则采用中心橱柜的形式突出展现。展橱设计古朴简洁,与亲王文物相匹配。 2.联系主题 一般的出土文物展,切入展览、步入展厅的角度,多是以墓穴墓葬的形式,这样的形式有时让人感觉缺乏亲切感,甚至会影响到部分观众的观看心理。为了避免受到这种影响,更重要的是联系展览主题,故在设计时摒弃“传统”的表现形式,采用“鲁王府大门”景观的形式进入展厅:绿色琉璃瓦屋顶,红色对开的王府大门,红色的门柱,门上的九九八十一颗金门钉……无一不表现出当时鲁王朱檀王府的威严壮观。为了进一步强调“明代鲁王”,在进入大门后又增加一个序厅,在观众步入“王府”后,映入眼帘的就是迎面墙上红色篆书的“鲁王之宝”印文,并将“鲁王之宝”和其复制品放在此处展示,与第一展厅中鲁王朱檀的文物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 3.“互动”区域 朱檀墓出土了一批小巧玲珑、造型比例协调的家具模型,既有卧室的床、箱、衣架、巾架、盆架,也有房间陈设的方几、屏风等。这些小家具模型是元末明初家具的真实缩影,对研究我国家具发展史、特别是明式家具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展陈设计时为了充分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在生活起居部分,利用朱檀墓出土的这些家具模型,按照明式家具的比例进行放大复制,开辟了一个小的明初家具的展示区域。明代家具制造是我国家具制造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但保存流传下来的主要是中晚期明式家具,早期家具较少。根据朱檀墓出土的实物模型仿制的明早期家具,不仅有可靠的依据,而且有重要的展示意义。这些复制的家具可以让观众亲眼见到明初家具的“实物”,使观众在欣赏并与实物家具接触的“互动”中更好地了解明初家具。 4.完善保护 在该展展品中,有一部分展品对展柜、温湿度、灯光照明等有严格的要求,如丝织品、书画以及冕、弁等。针对这些文物的特殊要求,其展桓里都设计安装有恒温恒温装置,并采用光纤照明,确保精品文物在展出同时,也能得到最好的保护。 综观整个展览,其空间结构利用较为合理,展橱疏密相间,展陈线路流畅。观众置身其中,驻足流连,不仅能够感受到明代亲王曾经的奢华生活,更能欣赏到相隔遥远的时代先人们的杰出创造!
【年份】2010
【期号】第2期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 1、夕颜·玲珑 年份:2007
- 2、中纪委在哪里“双规”贪官? 作者:小月 年份:2011
- 3、与曹云金一起下厨 作者:赵杏儿 年份:2013
- 4、一边草间战斗,一边弥生哀伤 作者:王泰白 年份:2014
- 5、一座为音乐而生的城市 作者:本刊编辑部 年份:2015
- 6、望外 世上最完美雕塑 可能被一条裂缝毁了 年份: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