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来源:设计学报】搜索到相关结果 6 条
-
产品表现技法之倒影应用研究
-
作者:
陳遠修
連俊名
来源:
设计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视点
倒影
工业设计
表现技法
-
描述:
電腦繪圖之基礎與觀念建立於傳統之表現技法,然概念設計仍需大量依靠手繪表現,故表現技法並未因電腦繪圖軟體的研發及技術與應用之普及而遭淘汰,反而更應加以重視,以避免實際運用時之困擾與偏差。坊間表現技法的相關書籍多側重粉彩、麥克筆於對象物上著色過程的介紹,一般的透視書籍則偏重說明對象物在地面、桌面或牆面上產生倒影的情況,對於對象物本身因環境物反射光線之影響而於自身產生倒影的相關理念則明顯的缺乏。 本研究首先針對銘傳大學商品設計系學生,實施影響表現技法學習成效的原因調查,對學生於倒影學習方面作統合性研究,就學生於學習上之問題點,藉由相關文獻與理論之整合,以簡易的圖解方式補充教學資訊之不足,使手繪概念展示圖,於快速設定倒影以表現光澤效果時有脈絡可循,並加強電腦繪圖基本概念之認識,以期對教學上與政府推動產業之升級均有所助益。
-
策展设计之个案研究-以「诗情画意-仙云之美油画习作展」为例
-
作者:
陈玺敬
颜惠芸
李仙美
林志隆
来源:
设计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參观体验
传达效果
设计思维
策展模式
-
描述:
策展设计之个案研究-以「诗情画意-仙云之美油画习作展」为例
-
角板山国际雕塑公园场所精神之特质研究
-
作者:
林昆範
謝佩芯
来源:
设计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际雕塑公园
场所精神特质
公共艺术
-
描述:
揮地方特質。研究目的為:(1)探討公共藝術場所精神的特質、(2)分析公共藝術場所精神在背景屬性的認知差異、(3)探究公共藝術作品的風格與喜好、(4)論述公共藝術場所精神的意涵。使用因素分析、調查研究法
-
设计艺术之造形风格演变过程之研究
-
作者:
林崇宏
来源:
商业设计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造形
现代设计
风格
古典艺术
-
描述:
「形」(Gestaltung)一詞首見於德國,其字源的意義是完全形態,它是物體(object)所呈現出來有豐富內涵的樣式。而創造出形的現象稱為「造形」,其所表達的形式與風格乃是透過藝術家特質的思維與精巧的手藝,將生命力表現在創作品上。在早期西方的希臘羅馬文化及東方的中國商周文化,無論是在藝術創作、建築、雕塑、器皿、圖案等創作上,造形皆是表達人類文化自主精神的呈現。本文所要探討的是以造形風格為對象的整體造形脈絡,藉由風格的演變來分析造形發展的歷史背景及其演變的過程,目的在於瞭解造形風格演變的差異化之變因。自古典藝術的希臘文化、羅馬文化開始,尤其是十四至十六世紀的文藝復興(Renaissance)時代,以「神論」精神主義為主的造形風格創作表達出沙文主義(Chauvinism)的理想,到了今日以新式的創作方法為基礎的進展,改變了人類傳統的造形風格,現代設計藝術所展現的風貌已完全創新,自圖案、文字、媒體到電腦科技的創作型式,已漸漸的取代古典藝術造形風格的創作。
-
解析造形原理-构成形式与造形内涵的探讨
-
作者:
林崇宏
来源:
商业设计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
构成形式
造形内涵
造形原理
-
描述:
「造形」是一種可見、可觸與可感覺之有內涵的形式,它藉由材料的媒介構成某種樣式,造形並非只出現在其外觀上,另有其特定的內涵,此內涵包括有材料、內在的肌理、色彩、屬性等。「造形」實質上已涵蓋了各種概念上的形式,而藝術家、設計師或是建築師等,在其創作的造形種類或形式都不盡相同,但是一種相當簡單的造形原理已被他們的造形創作中界定而出。例如:繪畫形式是由圖形、象形的造形構成,是屬於視覺的感受;雕塑的創作,則是由材料與結構造形的形式展現,是屬於觸覺的感受;而建築則是空間體驗的形式,是屬於心理、視覺感受的形式。由於「造形」所探討的層面相當廣泛,因此,以「形」為主的各項事物的思維問題,必須瞭解造形本質。本研究論文所要探討的造形原理是「構成形式與造形內涵」,主旨在深入瞭解造形外在的表象與內在的風格;外在的表象是形式、空間實質存在的量體,以造形的外觀來分析,屬於造形形象的建立,是一種實際存在現象,而內在的內涵形式是從其本身的精神、風格與創作內容來探討。
-
二维服装画转换至三维雕塑结构的步骤路径探讨
-
作者:
黄盈嘉
来源:
实践设计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间系数
维度转换
服装设计方法
雕塑模型
-
描述:
本研究目的在建構一新的服裝設計方法,解決平面設計稿實現到立體結構的雕塑模型當中,二維設計轉化至三維模型時所損失的設計要素、扭曲與失真的問題。先藉由文獻探討建築設計模型構成方法當中二維與三維的設計要素,應用在服裝設計立體模型構成的轉化實驗。再利用設計圖與人台之間的比例,計算身體與服裝之間的平面空間係數,以服裝設計版型繪製的方法繪製此係數成為平面版型,並組合版型成為立體的鬆份量,構成符合設計圖造型的立體模型。本研究已在裙子造型設計上,測試過多種簡單幾何圖形及複雜造型,成功建構一全新的服裝設計模型轉化路徑,未來將提供服裝設計師一種以三維模型方式表達其設計圖的造型概念的新型設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