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来源: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搜索到相关结果 3 条
-
试论汉化佛教造像艺术的审美意匠
-
作者:
李剑平
来源:
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教
艺术
审美
造像
-
描述:
在佛教的场所———佛寺中 ,普遍塑有佛、菩萨、金刚、天王等佛像 ,故佛教有“像教”之称。作为外来宗教 ,佛教的佛像塑造自然融入了汉民族许多本土的审美观念。这些观念包括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完美统一 ;“对称美”的普遍存在 ;“动态美”与“静态美”相得益彰的衬托 ;此外汉民族传统的服饰美、色彩美标准也融入到佛像的雕塑中。这形成了汉民族辉煌的宗教造像艺术。
-
舆论导向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
作者:
江风
来源:
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大人民群众
中华民族
电视节目
听众参与
普通话
几个问题
主持人
电视台
舆论导向
新闻工作者
-
描述:
随着改革开放,经济飞速发展,报刊猛增,版面不断扩充,电台大量改直播,全天24小时播出,听众参与,热线电话,形成93广播热。电视台更高一筹,上卫星,建有线,清晰度提高,覆盖面扩大,全天24小时有电视节目,城市可看十数套节目,农村也可看数套电视节目。广大人民群众有读的、有听的、有看的、有学的、有用的、有乐的。真是五彩缤纷,丰富多彩,这确实是好事,符合形势发展的需要,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前进中有些舆论导向,确实需要特别注意。
-
张恨水的散文
-
作者:
白利宏
来源:
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综合版)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抗日统一战线
景德镇
税务工作
散文
安徽潜山
抗日战争时期
江西
张恨水
小说
国共合作
-
描述:
张恨水(1895—1967)原名张心远,安徽潜山县人。出生在江西景德镇。童年是在江西度过的,因而在他说话时,夹杂着江西和安徽口音。他的父亲在江西卡子上做税务工作。张恨水在家为长,三个弟弟两个妹妹。 他的笔名很多,最常用的笔名是“恨水”,出自南唐后主李煜的《乌夜啼》,意思是勉励自己爱惜光阴,不要让时光象流水一样自白流逝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