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两件奇异的匿彩古瓷
作者: 陈鸿光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壁   足径   水滴形   内壁   古瓷   胎体   釉层   黑釉   瓷器   天目瓷  
描述: ,釉层较外壁略厚,局部不匀。碗内壁靠近口沿处,玻化层较薄,釉面黑亮如漆,有细纹。其余釉而斑斑驳驳地被薄如轻纱的钢灰色笼罩。碗内底有三足支钉痕,呈土黄色,钉痕大小一致,精细圆正,痕径近2毫米。在靠近支钉痕的底面上,有一些暗红和灰白的色块,斑驳交叠,使釉面显得腌腊不整。(见图1)
追寻陶瓷上消逝的彩虹
作者: 东方晓   来源: 东方收藏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苏莱曼   文明发祥地   大不里士   海上丝绸之路   黑釉瓷   阿拔斯王朝   釉下彩   建窑   撒马尔罕   天目瓷  
描述: 八世纪中叶,世界古文明发祥地之一的美索不达米亚在阿拔斯王朝(750—1258)治理下,商业和转口贸易异常活跃。撒马尔罕、大不里士、内沙布尔、哈马丹等交通贸易重镇,搭建起了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阿拉伯商人苏莱曼与航海家伊本·瓦哈比的商船由巴士拉与希拉经海上丝绸之路穿梭于中国和半岛之间,一批批产自盛唐的精美唐三彩、唐白瓷、青瓷、釉下彩等东方瑰宝通过这里被转运到亚欧诸
吉州窑始烧年代初析
作者: 陈定荣   来源: 南方文物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瓷窑   永和   初析   代时   衬块   吉州窑   瓷业   定坡度   青原   天目瓷  
描述: 吉州窑是古代我国南方的名窑之一,前后的烧造时间延续了四百年之久。烧制了光彩夺目的天目瓷器,创造了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剪纸贴花瓷品。在我国的陶瓷史上留有光辉的篇章。 吉州窑地处吉泰平原,旁依赣江大川,东北是青原名山,西南为浅山丘陵。山水相间,田舍错落,风景优美。在南北一公里,东西二公里的冲积平原上分布了二十多个窑岭堆积,高低不一,大小不等,内涵是十分丰富的。每个窑岭都由匣钵、废瓷和泥沙等构成,呈一定坡度,这样既可以筑窑烧瓷,又处理了废品垃圾。这与各个窑岭旁边均挖
曜变“河南天目”瓷
作者: 曾照静   来源: 焦作大学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陶瓷   宋代   秘色瓷   失传   汝瓷   铁系   我国古代   河南省   天目瓷  
描述: 宋代"曜变"天目瓷被尊为宋八大名瓷之首而享誉世界!(宋八大名瓷--天目瓷、汝瓷、定瓷、官瓷、哥瓷、秘色瓷、青花瓷、建白瓷)。天目瓷是我国古代铁系釉陶瓷的统称。铁系瓷釉在高温作用下发生曜变呈现斑点如星者,星一天之目,故日"天目瓷"。焦作窑"河南天目"瓷始于唐,兴于宋,终于金。技艺失传近900多年。瓷
吉州天目瓷的结构本质
作者: 陈显求   来源: 河北陶瓷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试样   斑纹   烧成温度   化学组成   分离结构   天目釉   吉州窑   液相分离   我国古代   天目瓷  
描述: ,以其独特的斑纹天目釉的艺术风格和具有特色的工艺而享有盛名。 1980年初冬江西省博物馆发掘吉州窑各址,作者趁便搜集了许多典型的残片,它们全面代表了吉州窑的所有品种,图1是所搜集的部分残片。
重庆宋代天目瓷
作者: 陈丽琼   来源: 重庆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巴县   涂山   馒头窑   窑场   重庆   建窑   兔毫   胎坯   广元   天目瓷  
描述: 重庆地处四川盆地的东南部,在嘉陵江与长江汇合处,北沿嘉陵江上溯可达陕西境内,南沿长江上溯可到云南,顺长江东下可通湖北、安徽、江西、江苏直到海口。早在秦汉时期,重庆即设郡建城,自古以来就是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繁荣的重镇,交通的枢纽。 历来重庆地方史研究者都偏重于历史文献、文物古迹的整理研究,对于重庆古代陶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