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新视觉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拜尔公司   博物馆   西洋景   陶瓷   金叶   多伦   游戏   参观者   美术作品   油画  
描述: 新视觉
展览演出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发展影响   博物馆   西部中国   文艺复兴时期   油画风格   多媒体作品   提纯技术   数码技术   美术馆   视觉艺术  
描述: 就像透视学和几何学的发展影响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就像矿物和油料提纯技术的发展影响了北欧明朗而富有层次的油画风格,数码技术的发展也影响着新世纪的视觉艺术。多媒体作品已成为艺术不可缺少的一种形式。
检阅大师
作者: 雷云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造型设计   媒体技术   超现实主义画派   现代舞蹈   达利   20世纪80年代   活跃期   潜意识理论   弗洛伊德   中国美术  
描述: 6月9日下午,达利绘画原作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这是中国美术馆继劳生柏、罗丹艺术大展、米罗画展、夏加尔画展之后的又一次大师级原作展。人们将欣赏到达利的25件油画作品和38件素描作品。这其中包括《长着拉斐尔式脖子的自画像》、《父亲像》、《背景的达利画加拉的背影》等作品。
展览演出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超现实主义画派   文化交流   情之所至   精神内涵   艺术价值   萨尔瓦多·达利   中日邦交正常化   日本文化   现代艺术之父   音乐剧  
描述: 除了巨幅大作之外,不少优秀画家还创作了大量注入了自己理想和热情的小幅作品:它们或是生活记录,或是创作草稿,或是情之所至的随兴点染。尺寸虽小,却一样饱含了丰富的精神内涵和艺术价值。 但这些小油画作品往往藏于画
笑是可以重复的
作者: 邱婷皓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主义   文化内涵   圆明园   同性恋   油画颜料   威尼斯   玻璃钢   作品思想内容   职业画家   实用主义  
描述: 秋高气爽的午后,通县的小堡村,岳敏君新剃的头,穿了一件高级灰的衬衫。岳敏君的笑一进院门,夹道列队迎接我们的是两群用稻草扎起来的“玻璃钢岳敏君”雕塑。在画室里也有几个,其中一个只“穿”了一半裤子。油画颜料的味道很好闻,弥漫在空气里有很多岳敏君完成的和没完成的画。岳敏君所有作品中的人物全部
城市青花瓷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作品   成都市   散文   现代文学   《城市青花瓷》  
描述: 成都就像一件青花瓷,古老而闲散着,骨子里深沉着数千年的云过天青,瓷碗里盛满的不论是蹄花还是啤酒,都味道浓郁,自顾自美丽
春忆元青花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青花瓷   首都   瓷文化   元代   国内外   瓷器  
描述: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而在瓷器烧制的历史上,青花瓷以其鲜活、艳丽、明快独树一帜。阳春三月,国内外25家博物馆(收藏机构)的73件元代青花瓷将汇聚一堂,在首都博物馆即将开幕的“青花的记忆——元代青花瓷文化展”上集体亮相。
元青花的两个江湖
作者: 万佳欢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元青花   爱好者   瓷文化   手电筒   展品   江湖   参观者  
描述: 一直以来,元青花瓷器因其稀有和工艺精美,在瓷器中身价贵为翘楚。而另有大量来自民间的元青花却始终不被认同。来自官方和民间的截然相异的态度,使得这个身份尊贵的文物,长时间以来面临着尴尬的冰火两重境地
环保先行,传承生态基因
作者: 俞杨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元青花   爱好者   瓷文化   手电筒   展品   江湖   参观者  
描述: 郎酒集团早就提出,不要搞大发展,要搞大保护。 郎酒的基因是生态基因,郎酒存在的最大价值是它的生态。 酱香型白酒把生产原料高粱称作“沙”,把生产的第一次投料称为“下沙”。端午制曲、重阳下沙,位于四川省古蔺县二郎镇的郎酒厂严格遵循自然规律,开始了新一轮的酱酒生产。 赤水河畔适宜的环境气候与富集的微生物种群,催生了中国两大酱香型白酒之一——青花郎。
海底青花:再次沉没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底   道义行为   沉没   联合国   打捞   海洋公约   中国考古学   英国   青花   文物  
描述: 2001年3月1日,中国考古学家指责英国难打捞专家迈克·哈彻的非道义行为,要求他遵守1982年的《联合国海洋公约》,与中国协商得理一批海底打捞文物。1999年5月,哈彻在南中国客货商船“的星”号,于2000年捞获了大量珍宝,其中包括35万件的德化青花
< 1 2 3 ... 7 8 9 ... 14 15 1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