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来源:思想】搜索到相关结果 112 条
-
乌海市发展工业经济的问题和对策
-
作者:
乐奇
焦志强
来源:
实践(思想理论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业经济发展
停业整顿
固定资产投资
乌海市
电力企业
焦化企业
财政收入
国家宏观调控政策
-
描述:
一、乌海市发展工业经济的主要问题一是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明显,出现短期工业经济发展波动。始于2003年下半年的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乌海市煤焦企业和高载能企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到2005年末,乌海市铲除了109家土焦厂的1178孔改良型焦炉,关闭了104座小煤窑,关停了32户焦化企业,30多户高载能企业停业整顿。这种状况直接导致
-
草原文化与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
-
作者:
海峰
来源:
实践:思想理论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业经济发展
停业整顿
固定资产投资
乌海市
电力企业
焦化企业
财政收入
国家宏观调控政策
-
描述:
一、传承草原文化,发展文化产业 内蒙古是自然地理的高地,也是民族文化的高地.几千年来的历史风云激荡,造就了生生不息的草原文化源脉,使这片广袤的大地上遍布辉煌灿烂的文化遗存:古朴原始的遗址,蜿蜒起伏的长城,绚丽多姿的召庙,神奇粗犷的岩画,淳厚质朴的民族风情,异彩纷呈的民族节日,别具一格的民族建筑,五彩缤纷的民族服饰,闻名于世的民族史诗,风韵独特的祝词、赞词,曲调悠扬的民族歌谣,刚柔并济的民族舞蹈;从成吉思汗到王昭君,从红山文化到大窑文化,从赵长城,秦、汉长城到大召、贝子庙,从阴山岩画、乌兰察布岩画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辽阔大草原,凡此种种构成了浩繁博大的草原文化.……
-
科技与生态并进 经济与环境双赢
-
作者:
郭颂旗
来源:
实践·思想理论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实践与探索
高科技
生态工业
循环经济
集团发展
经济与环境
工业园区
经济示范区
-
描述:
蒙西集团创立15年来,成就斐然,其蒙西工业园区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首批13家循环经济试点园区之一,被自治区政府认定为全区重点建设的6大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区之一,成为我国较早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的实践者。走出这样一条先行探索之路,源于蒙西人始终以肩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为己任,坚持五高起步(高起点、高科技、高产业链、高附加值、高度环境保护)、三新立企(机制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循环发展原则,遵循“加强资源综合利用,以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发展思路,着眼于资源综合利用和延伸产业链,围绕核心资源发展相关产业,发挥产业集聚和工业生态效应,在资源综合开发、废弃物利用、清洁生产等方面进行了创造性的探索和实践,建立起以煤矸石、粉煤灰、焦炉煤气、窑尾废气等废弃物为原料的产业集群,使企业(项目)间形成高度关联的产业链,形成一个工业生态系统“互联网”,提高了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实现了固体废弃物和污水的零排放,成为经济与环境实现“双赢”的典型。 产业链铸就工业生态“互联网” 在蒙西工业园区,已经形成的产业链是以粉煤灰、煤矸石、风积沙、焦炉煤气等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为重点构建起来的,实现了企业(项目)高度关联,资源高效利用,环境保护高标准
-
世界上首座大型蒙古历史文化博物馆
-
作者:
暂无
来源:
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展示内容
历史文化
鄂尔多斯
成吉思汗陵
伊金霍洛旗
蒙古史
世界
-
描述:
位于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境内成吉思汗陵旅游区的蒙古历史文化博物馆,始建于2003年,是目前国内外首座大型蒙古历史文化博物馆,博物馆设计出5800平方米的陈列大厅,展示内容主要包括长206米世界首幅蒙古历史系列长卷油画、蒙古史和文化实物、蒙古族历代服装服饰等。
-
让文化风景线五彩缤纷
-
作者:
周纯杰
来源:
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考察指导工作
精神家园
传统文化保护
文化风景
草原文化
物质文化遗产
北部边疆
文化工作
民族文化遗产
文化设施
-
描述:
今年1月26日至28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我区考察指导工作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嘱托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要"守望相助","守好家门,守好祖国边疆,守好内蒙古少数民族美好的精神家园;各族干部群众要牢固树立平等
-
融入草原人生活的《五彩之光》
-
作者:
阚言
来源:
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视野
舞蹈文化
草原文化
生活
内蒙古
蒙古族
原生态
画面
非物质文化遗产
艺术形式
-
描述:
伴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晚会《五彩之光》的巨大成功,中国·内蒙古第八届草原文化节落下帷幕。大视野、大创意和大手笔成就了这台晚会。通过《五彩之光》,内蒙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首次用艺术形式集中、有规模地
-
美丽、神奇、五彩缤纷的《阿拉善传奇》
-
作者:
达·毕力格图
来源:
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居延海
沙尘暴
胡杨
阿拉善
民族音乐
幸福
巴丹
音乐剧
传奇
蜥蜴
-
描述:
巴丹国风流倜傥的王子和美如天仙的居延姑娘双双坠入爱河,沉浸在爱的甜蜜和幸福之中。突然,一股阴风吹过,蜥蜴魔王来了。蜥蜴魔王看到居延姑娘的美貌垂涎欲滴,暗下决心要将居延姑娘据为己有。盛大的婚宴、热闹的场面,两位新人沉浸在幸福之中。这时,蜥蜴魔王来抢婚,喜庆变
-
“美”是文学的什么?
-
作者:
安正雨
来源:
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性美
精神世界
灵魂
文学作品
基本的
终极关怀
审美意识
物质世界
人类
语言文字
-
描述:
美学(以下简称‘美’)是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以艺术作为主要对象,研究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和人的审美意识,美感经验,以及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艺术,但不研究艺术中的具体表现问题,而是研究艺术中的哲学问题,因此被称为“美的艺术的哲学”。美学的基本问题有美的本质、审美意识同审美对象的关系等。一、美,是文学作品最基本的也是必须的材料我们都非常清楚,文学是靠语言文字呈现的一种艺术样式。文学用语言文字来雕塑描写,而语言文字作为文学作品最根本材料,它本身是有美感的。不能否认的是:世界上的各种语言文字都有它自己独特的美。汉语言也不例外,它的美在于整齐、抑扬和回环之美。语言文字对
-
开国大典上信号弹作礼花
-
作者:
暂无
来源:
毛泽东思想研究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空
沉浸
发射信号
信号弹
彩色
新中国
礼花
天安门广场
人民日报
编织
-
描述:
"万朵彩色的礼花从四面八方腾向天安门广场的高空,首都沉浸在狂欢里了……"——1949年10月2日的《人民日报》这样描绘新中国的第一个夜晚。实际上那不是礼花,是信号弹。是240多名信号兵为新中国编织的五彩绚丽的花环。
-
论毛泽东诗词语言的形象美
-
作者:
张正武
来源:
毛泽东思想研究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言
形象
诗词
毛泽东
美感
-
描述:
毛泽东诗词是一座艺术美的宝库。本文仅从他诗词语言形象美这一视角出发 ,探讨了他诗词语言所浮雕出的崇高美、雄浑美、画面美、动态美、立体美、色彩美等雄豪壮丽、多彩多姿的美感形象及其所蕴含的巨大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