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来源:生活周刊】搜索到相关结果 268 条
-
三联生活周刊玲珑系列 食遍中国之川渝
-
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编著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成功心理学
通俗读物
-
描述:
三联生活周刊玲珑系列 食遍中国之川渝
-
吉庆街和早期的武汉宵夜岁月
-
作者:
姜涛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保险公司
交通事故
诉讼费
承担主体
-
描述:
“火锅里没吃完的苕粉全糊在锅底上,狗贵拿刀撬起一大坨苕粉包裹着劳力士,回家拿小刀一点一点地抠了一个星期,最后连劳力士的漆也一起抠掉了。” 红极一时的吉庆街曾经有大批艺人穿梭其中 1993年,我跟着插队的父母在景德镇读完了高中,回到武汉老家。家人把我安排进音像社实习,是一个拷贝录像带的活儿,有大把闲散时光无处消磨。
-
文化之旅,且行且修行
-
作者:
李三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
景德镇
法国
吸引
中国
陶瓷艺术
作品
城市
合作
创意
-
描述:
行进中的“BMW 中国文化之旅”车队 回忆起文化之旅的过往,康思远历历在目:“2010年探访‘土楼’,奇特的建筑风格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去年是瓷都景德镇,精湛的制瓷工艺和丰富的色彩运用,让我非常震撼。”据说康思远还是一位摄影发烧友,他说:“我只拍那些让我印象深刻的事情,对我而言,拍照就是一种记忆。
-
复兴景德镇:一次危险救赎?
-
作者:
暂无
来源:
生活周刊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艺术
青花瓷
陶瓷史
传统名
制作方法
玲珑瓷
景德镇陶瓷艺术
大传统
颜色釉
粉彩
-
描述:
复兴景德镇:一次危险救赎?
-
景德镇瓷业的千年脆弱
-
作者:
暂无
来源:
生活周刊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收藏家
陶瓷
年代
名家作品
私家
工作
世纪
一致
推出
三期
-
描述:
景德镇瓷业的千年脆弱
-
新安江苯酚泄露事件
-
作者:
贾子建
关海彤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环保
标志设计
设计策略
彩色
用品
设计师
废品
壁挂艺术
作品
产品设计
-
描述:
交通意外引发的城市饮水危机 如果不是因为大雨,拉钢管的货车很可能不会撞上停在路边修理的苯酚运输车;如果不是因为大雨,容易固化的苯酚很可能会在流向新安江的半途被截留。一场高速公路上的交通意外因为夜雨就这样轻易地将下游桐庐、富阳、杭州主城区55万多人置于饮水安全的恐慌之中。虽然危机已经及时化解,但以钱塘江水域为主要饮水水源的杭州市却要重新审视流域保护和城市饮水安全这个始终绕不开的大课题。 一场交通意外 杭州已经进入梅雨季节,天不见晴,随时都会有一场或大或小的雨落下来。本刊记者沿杭新景高速公路向西往建德方向走,不时能经过高架桥,看到富春江江水蜿蜒而过。杭新景高速公路是杭州通向浙西、连接安徽黄山和江西景德镇的要道,路上车流量并不大,除了去往千岛湖和黄山方向的旅游客车,就是运送各种化工原料、车顶上挂着“危险”标志的大货车。雨突然下起来,高速路两旁的青山立刻被蒸腾的云雾遮蔽,前方距离不远的车辆也会立时消失在雨雾中。6月4日晚上的情况远比这糟糕,当天17点左右建德市气象台就发布了夜间暴雨黄色预警。“那是今年入夏以来最大的一场雨,建德的6小时降雨量达到了58毫米左右。”建德市环保局副局长丁江桥向本刊记者回忆道。
-
鞋之两面
-
作者:
何潇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工作者
童年生活
职工大学
陶艺家
艺术气质
赵景
雕塑瓷厂
高级工艺美术师
工艺美术大师
独门绝技
-
描述:
鞋履设计师 米歇尔·佩里 缝制法在手工鞋的制作中十分重要。通过匠师的缝制,一双鞋的里子”和“面子”得以结合 里子 机场在利摩日郊外,很小,也很静,像是欧洲小城里的一个火车站,没有空港的熙来攘往。值机大厅里,有几个玻璃展示架,陈列着这个城市的骄傲。首当其冲的,自然是利摩日陶瓷。这个矗立在法国中南部山丘上的小城,自18世纪便以陶瓷生产闻名,被人们称为“欧洲景德镇”。
-
喝茶界装13指南
-
作者:
hetao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余热利用
协作
轻工部
烘房
倒焰窑
每日
曙光
利用研究
充分利用
-
描述:
一、先说茶叶。对时下的流行趋势当然要了然于胸,绝不能随大流,现在都知道岩茶、正山小种了,你就要喝“东方美人”,或者台湾回流的普洱。如果一定要喝岩茶,那必须要喝出自名家之手的。绝口不能提买茶叶的事儿,所有喝的茶必须是友人或名家赠送的。不想说明的话,可以只摆上跟名家的合照。如果一定是花钱买的茶,那也得是定制茶,绝对不能是商品茶。不管这辈子能不能喝得完,家里藏茶一定要多,说到普洱,什么“7542”什么“88青”什么“老方砖”,全都有。摆10个紫砂大缸专门放各个年份的普洱;定制一个红酸枝的架子专门垒放普洱饼茶;准备30个景德镇贵和祥或景德镇名家的茶罐,专门存放各种名枞、奇种。这些都要摆放恰当,留作拍照的时候当背景墙。 二、出席斗茶的场合是必不可少的,评茶的时候一定要一针见血地指出该茶的弱点和不足,尽量从火功和韵味上点评。如果不小心说出了“香高水甜”之类的套话,则效果立即崩溃;如果能喝出哪个山头哪个坑哪个涧的,则效果直接升到满分,此时一定要乘胜追击,不但要指出产自哪坑更要指出是坑底还是坑沿的。此一项难度较大,新手勿试。 三、一定要在家里拿出一个房间装修成茶室。红木茶桌、超大体积的电木茶盘都是首选。
-
瓷器上的文人画
-
作者:
李晶晶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加工贸易
不平等
时间问题
制造业
机电产品
斯托克
骨瓷
英国
世界经济秩序
旅游指南
-
描述:
记得有一年在朋友家看瓷器,众多明、清官窑精品中,独有一只民国青花小瓷瓶孤零零地摆在那儿,倒是惹人疼爱。今天想来,作者是谁,已印象模糊,唯有那瓶上绘的山水画记忆犹新。那画面疏密有致,清新淡雅,已见西洋画风技巧运用一二。青花小瓶虽然少了官窑的霸气与规矩,却多了一份自在与灵气。朋友告诉我,这是20多年前他买下藏友出让的一批瓷器后,搭上送的。 那时随手送人的民国瓷器,眼下身价斐然,动辄过百万元,亦有过千万元的作品。2011年11月英国邦瀚斯拍卖公司推出了“安东尼·埃文斯藏中国晚期瓷器”的专场拍卖。安东尼·埃文斯(Anthony Evans),英国人,是一位研究中国民国瓷器的学者兼收藏家,写过很多这方面的著作,对中国各个画派渊源做过深入研究,在英国有非常高的知名度。安东尼于牛津大学毕业后,一直就职于BP石油公司,公司几乎所有重要的宣传文稿皆出自他之手。 安东尼·埃文斯所研究与收藏的民国瓷器,是清末民初之际,由名家烧制的瓷器精品。 明、清两朝皇家重视景德镇瓷器生产,集中全国的人才和物力,保证了皇家官窑的质量,达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境地,由此也形成了一套用于瓷器上的程式化图案、纹饰。
-
油画的郁金香之旅
-
作者:
暂无
来源:
生活周刊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调整
馅饼
小煤窑
商机
-
描述:
油画的郁金香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