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来源:财经 】搜索到相关结果 829 条
北京诚轩艺术市场的收藏契机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艺术财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新启动
数码时代
韩国
文化传统
艺术作品
艺术家
当代艺术
西方现代主义
民族性
多媒体艺术
描述:
二十世纪早期油画的市场近年来持续发展,但同一画家不同时期的作品价格表现仍较为平均。其实,大多数油画家三四十年代正值盛年的创作,往往因为战乱流离而留存无几,五六十年代因政治运动或创作锐减、停顿,或作品被毁,到七八十年代画家晚年才重拾画笔大量创作。因此一般认为,随着艺术市场的继续进步和参与者认识的深入,以稀为贵的原则加上美术史的文献价值等因素,必将导致早期油画家的盛年作品价格向上攀升。此次诚轩春拍不乏多幅早期油画家在1930年代至1960年代的力作,其中关良的《湖边》、林风眠的《风景》与朱沅芷的《湖边少女》更属首度现身拍场,尤为难得。 《湖边》是关良1957年访问德国期间的创作,被收录于多本关良画集,其中包括1982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画家第一本油画专辑《关良画册》,该画册仅收入五十幅画家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湖边》是其中的佼佼者。 朱沅芷在1930年代末至1940年代初创作的《湖边少女》,是少见的这一时期具有抒情意味的暖色调作品,霓虹般的天空有早年共色主义的画风,而人物及场景丰富的细节、自然主义再略加变形的处理手法,完全体现了画家强烈而成熟的个人风格。 林风眠1960年代的作品大多由画家亲手毁于文革初期,保留下来的极少。
靳尚谊新作:古典与现代的冲突与交融
作者:
杨菲菲
来源:
艺术财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新启动
数码时代
韩国
文化传统
艺术作品
艺术家
当代艺术
西方现代主义
民族性
多媒体艺术
描述:
一席黑衣、头戴黑纱的妇女处于浓烟弥漫的背景之中,仿佛眼见一场烽火硝烟的轰炸一般紧张与恐惧,紧蹙的眉头、圆睁的双眸,微微张开的嘴唇,以及一双不知所措的双手……这就是靳尚谊的肖像画作品—《惊恐的妇女》画面上所表达的情绪与动势。 《惊恐的妇女》作于2007年,是靳尚谊所代表的“新古典”风格绘画的后续重要作品之一,现藏于中国美术馆。这幅有着异域风格的肖像画作品,与靳尚谊著名的《塔吉克新娘》在人物的眉宇间仿佛有着类似的影子,但又全然不同。 作于1983年的《塔吉克新娘》是一次伟大的探索。两度对欧美的出访与考察,使得靳尚谊亲眼所见诸多欧洲古典主义艺术大师们的原作,回国后便开始探索与研究西方古典油画的内涵,找寻欧洲传统绘画与中国人文环境相适应的艺术道路。《塔吉克新娘》的发表,标志着靳尚谊的油画成就进入了新的境界。画面中的塔吉克女子侧光面对,表情宁静、典雅,色彩与体积感强烈,有着浓重的西方古典造型之感。这个阶段他创作了如《青年歌手》、《瞿秋白》、《医生肖像》、《晚年黄宾虹》等一系列著名作品。 而《惊恐的妇女》则有着更加强烈的情感表现。与二十年前鲜艳、明亮的红色不同,这幅作品画面中的妇女披着一身黑色的外衣与头纱,正惊恐而紧张地张望
赵孝萱 假画漂白与学术崩解的危机 发现一本奇书的过程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艺术财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新启动
数码时代
韩国
文化传统
艺术作品
艺术家
当代艺术
西方现代主义
民族性
多媒体艺术
描述:
被誉为“张恨水文学研究最佳学者”的她从台北转战北京,先后担任了汉雅轩画廊、艺术北京、合艺典藏等多家艺术机构的重要职务,现为北京邦文当代艺术投资有限公司学术研究部总监。著有《艺术收藏投资的七十个问题》等书。 2011年9月,中央美院油画研修班第一届的10位同学发出公开信,声称一幅拍出天价的徐悲鸿油画是当年他们的习作。消息一出,立刻引发轩然大波。 我有一天发现一本精装大书《徐悲鸿美术全集·第一部》,如获至宝。心想:“现在徐悲鸿伪画盛行,终于有一本徐悲鸿纪念馆主编的学术标准本面世了!”因为纪念馆所藏的作品,都是早年捐赠,应该都是可信的。一打开画册,让人大吃一惊,这本号称由权威机构所出的全集,竟然收了这张有问题的画! 再仔细一看,疑窦更多,马上买回与邦文学术部同事讨论,并调出数据库资料进行比对。如果是纪念馆所出,应该所有作品是馆藏作品,但这里头竟然有一些是最近几年拍卖市场出现的作品,然后中间夹杂着许多品相怪异、在这两年上拍过或准备要拍的画。说是品相怪异,也可以说这些画不像真的,而且与真的差距甚大。但这画册又明明写的是廖静文主编、徐悲鸿纪念馆主编,而且是四川出版集团2011年5月有正式的书号出版,甚至还走正式的发行渠道。
收藏没有目的
作者:
顾伟洁
来源:
艺术财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新启动
数码时代
韩国
文化传统
艺术作品
艺术家
当代艺术
西方现代主义
民族性
多媒体艺术
描述:
对大部分收藏界的人来说,清翫雅集意味着顶尖的收藏和某种待遇。清翫雅集成立于1992年,以明朝嘉靖年间书刊“清翫”为典,立博雅之古风,而“翫”即“玩”,寓意观赏与研习。这一团体由台湾顶级收藏家组成,成员包括蔡一鸣、陈启斌、马志玲、曹兴诚等近40位收藏家,在华人收藏界影响极大。 10月下旬,由清翫雅集参与的2012年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在台北落幕。为期三天的会议中,“清翫雅集20周年庆收藏展”在台北历史博物馆公开展出,展览共收入641件藏品,由于展厅面积有限,只展出了300多件藏品,而清翫雅集为此出版的“器物”、“珍玩”、“书画”、“油画”四册图录,在展览伊始便销售一空。
意识的没顶之灾
作者:
Ergo Proxy
来源:
艺术财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产生”
描述:
从“意识形状”到“意识行动”,没顶公司对意识的思考又深入了一步。正如此次“意识行动”的展览前言中说到的:没顶公司的作品将围绕“行动”这一不断强调的概念展开,为观者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欣赏艺术品的方式,拓展了“物”存在的可能性,同时也重新定义了观看的权利关系。 听起来有些故弄玄虚?记者在现场也有同样的感受。在2011年11月12日上海香格纳画廊“意识行动”的开幕展上,没顶公司为观众带来了四组全新的“意识”作品:行为与装置相结合的展览同名作品《意识行动》、大型雕塑“神”系列、两组由绳索捆绑的仿真人雕塑组成的装置“玩”系列以及根据拍摄自上海、贵州赤贫家庭照片绘画的“猎物”古典油画系列,同时现场还表演了没顶公司上半年推出的“意识形状”健身操。 将四组完全不搭的作品放在同一个展览中,对于众多意识尚未“启蒙”的观众来说,就是一场灾难。
舒勇和他的社会 舒勇个人作品展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艺术财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产生”
描述:
舒勇是位全能且多产的艺术家。他的艺术创作囊括了水墨、油画、雕塑、摄影、装置、行为、观念等门类,涉猎艺术范畴之广,创作作品形式之丰富,在当代艺术领域中实属罕见。舒勇更是位有使命感的艺术家,他把艺术与慈善结合、把艺术与环保结合、把艺术与社会责任结合,在创作作品的同时也完成了一般艺术家所完成不了的使命。 舒勇的水墨 舒勇用当代艺术的思维模式继承了山水画形成的智慧和财富。舒勇借用后现代甚至无厘头的方式,把自己对社会的各种态度,以山水画的样式为表现形式赤裸而直接地呈现在大家面前,这种呈现看似异常又或者夸张,但确实给我们制造了过目不忘耳目一新的效果,欣赏每幅作品都像是在阅读一个寓言故事 , 或者说在进行一个互动问答, 让我们不得不根据他设定或许根本就没有答案的问题,往下思考,寻找答案。
永乐拍卖抽象表现主义的山水本质赵无极《18.3.68》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艺术财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产生”
描述:
赵无极,在其一生的创作生命里,在对西方绘画的材质及方法论的沿袭中,始终不断地在东方传统美学的延续和发展上寻求突破,在精神上回归中国传统艺术的人文精神,一步一步地实现中国与西方这两大古老文明在传承与创新间的激荡与融合。 作为中国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华人艺术家,赵无极在全球艺术市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永乐2012春拍即将呈现赵无极创作于1968年的巅峰巨作《18.3.68》。 1960年代中期对于赵无极来说,无论是生活上或是创作方面,都是变化强烈而频繁的时期,此时他将无处宣泄的情绪投入创作之中,进入到厚积薄发的巅峰创作阶段。艺术家在1985年时回忆道:“我从1935年画油画,到1964年—用了30年才真正懂得油画自由的方法。”30年间创作所积累的能量清晰的展现于巅峰状态的1968年的这件《18.3.68》。 不同于上世纪60年代早期的作品,赵无极60年代后期创作专注于以色彩与线条表现中国传统山水画总所蕴藏的宇宙自然境界。观者在自由的抽象笔触间能体验到山峰岚气在千岩万壑间游转、烟云蒸腾、晦冥变化、风声飒飒、微风拂过水面掀起涟漪等等玄妙的自然力量。经过30多年漫长的探索,线条从物象的轮廓、文字符号的刻画至抽象的情感挥洒,艺术家在此阶段的作品包含了最大限度的概括性、含蓄性、象征性、和诗意性,在无形中成为艺术家内在与生命轨迹的记录。
张江当代艺术馆 用小馆干大事
作者:
王佳
来源:
艺术财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策展人
多种可能性
艺术馆
艺术家
展览
地理位置
当代美术
象征性
美术馆
中国当代艺术
描述:
如同风风火火的中国当代艺术般,于张江当代艺术馆举办的“视界—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也在众人的鉴证下拉开了帷幕。开幕那天,现场集合了艺术家、策展人、媒体和批评家等数百名见证人,以及上海浦东的领导们和众多协办企业的高管。而在此之前,张江当代美术馆已经近两年没有举办过这么大型的展览了。这个面积不大、地理位置也不算最佳的美术馆为何能集齐丁乙、方力钧、叶永青、孙良、何多苓、李津、杨剑平、庞茂琨、周春芽、周铁海、郭伟和薛松这12名著名当代艺术家呢?主办方代表杨凯表示,选择在张江美术馆办这次展览也是希望通过“视界”联展,来宣传上海浦东的文化产业,普及艺术在企业家和市民心中的地位。而聚齐这12位艺术家来浦东举办联展就是这个计划的第一步。 邀请展变成精品展 这次展览中的作品涉及了多种媒介和类型,包括了李津国际化的当代水墨作品,周春芽、方力钧和何多苓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油画作品以及杨剑平和孙良的雕塑和装置作品。这个展览展出的作品是中国当代艺术在过去30年中的发展的缩影,也是对中国当代艺术发展过程的一次提炼。从“85’新潮”到上世纪90年代的国际认可,从2000年代的商业成功到今天的百花齐放,这些历史性的时代都可以在这次展览中被找到踪迹。
关于奥运的另一番记录
作者:
侯琨
来源:
艺术财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策展人
多种可能性
艺术馆
艺术家
展览
地理位置
当代美术
象征性
美术馆
中国当代艺术
描述:
2012年8月注定是属于奥林匹克的。 这个四年一度的体育盛宴早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世界性狂欢派对,艺术界、收藏界又怎能错过? 除了直播影像和新闻图片之外, 还有一些特殊的载体同样记录了奥运的精彩瞬间—它们可能是油画、雕塑,也可能是瓷器、玉器,还有可能是徽章、钱币…… 它们的共同名字叫做奥运收藏。 4月18日,佳士得在伦敦举行的一场奥运主题专场拍卖会上,1896年奥运会马拉松比赛冠军的银杯经过多轮竞买,最终以54.125万英镑(约合86万美元)的总价成交,一举刷新了单件奥运收藏品的拍卖纪录。而在此前欧洲举办的一次拍卖会上,一件1952年奥运会火炬也拍出了30多万美元的高价。 事实上,让各国奥运收藏爱好者感到兴奋的绝不仅仅是这些让人瞠目的数字。在北京、伦敦、慕尼黑、雅典??随处可见那些醉心于奥运藏品的收藏者,相较于奥运藏品在市场上创下的好成绩,他们更关心奥运藏品记录下的那些动人故事。 奥运并不遥远 提及奥运收藏,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奖牌、火炬、徽章,甚至是福娃毛绒玩具等等,事实上,这些很直观地打着“奥运logo”的物品绝不是奥运收藏的全部。对此,国际奥委会收藏委员会有着很权威的分类。
秀到博物馆的时装大片
作者:
程睿
来源:
艺术财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服装设计
时装发布
艺术博物馆
展览
时尚
设计师
西班牙
卢浮宫
作品
时装设计
描述:
时尚易逝,风格永存。 —伊夫-圣·罗兰(Yves Saint Laurent) 6月14日,意大利著名奢侈品牌萨瓦托·菲拉格慕(Salvatore Ferragamo)在巴黎卢浮宫德农馆拱顶廊柱下发布了2013春度假系列菲拉格慕女装秀,菲拉格慕品牌的奢华风范与卢浮宫的古典品味相映成趣,这是卢浮宫首次在馆内举办时装秀。在这之前,卢浮宫也曾举办过时装发布会,比如路易·威登,但只是在卢浮宫的庭苑举行,菲拉格慕首次将T台搭建在卢浮宫内,这是历史近900年的古代宫殿首开先河。在长达120米的T台上,模特们鱼贯登场,展示设计师马西米兰诺·乔尼蒂(Massimiliano Giornetti)2013年早春系列新品。 菲拉格慕之所以能入驻卢浮宫,举办这次奢侈且轰动的时装展,不仅因为菲拉格慕是全球举足轻重、最富盛名的知名品牌,另一重要原因是该品牌是卢浮宫正在举办的“《圣安娜》,达芬奇最后的杰作”(Saint Anne, Leonardo Da Vinci’s Ultimate Masterpiece)这一展览的独家赞助商。该展是为了庆祝达芬奇油画作品《圣母、圣子与圣安娜》(The Virgin and Child with Saint Anne)修复完工而举行的,到目前为止,展览的参观人数已逾20万,是卢浮宫近年来最具影响力的展览之一。
<
1
2
3
...
23
24
25
...
81
82
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