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黄瑞油画作品选
作者: 暂无 来源: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表现形式   传统工笔画   “线”   中国工笔画   简论   民族情结   传统特色   审美形式  
描述: 黄瑞油画作品选
精神的逍遥:浅析英国画家玛丽·纽卡姆的绘画艺术
作者: 刘雷   来源: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画家   乡村环境   绘画艺术   逍遥   玛丽   国画家   精神   非传统  
描述: 英国女画家玛丽·纽科姆,生于1922年,她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乡村女画家,虽然她有40年的时间生活在英国东部的萨福克郡及诺福克郡,很多作品描绘的都是她生活的乡村环境,但已不是通常艺术家眼里的浪漫乡村,而更像一种呼吸着清新空气的生命体,并且呈现出高度个人化的语言和幽默.无论是她的油画还是素描,都像混合了观察、记忆与隐喻的视觉抒情诗.这一切源于她对丰富多彩的英国乡村风景的敏感和常年欧洲旅游的启发.她根本不把任何事情视为理所当然,她的全部工作都是通过昆虫、动物、鸟类和人们的不断移动而实现的,因而又是那么的天真、鲜活而又自然.
王德聚油画作品选
作者: 王德聚   来源: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选   油画  
描述: 王德聚油画作品选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记油画《泰山》的创作
作者: 王鹏   来源: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齐鲁   思想家   孔子   《泰山》   创作   春秋时期   油画  
描述: 华夏齐鲁之地,有“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之美誉。泰山为“五岳独尊”,万代瞻仰。春秋时期,诸多伟大的思想家如孔子、孟子等及其弟子都直接受到过泰山的影响,正如孔子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名言,体现了两千年前齐鲁之邦先贤圣人之胸怀气度。所以古人也说:“孔子,人中之泰山,泰山岳中之孔子”,这足以体现齐鲁文化与泰山的深厚渊源。泰山又被誉为是一座神山,气通帝座,宽厚宏伟。万朝历代之帝王无不往来膜拜,祭天封禅。从传说中的无怀氏到神农氏;从秦始皇到清高宗,陆续到泰山举行祭祀大典,为巩固统治借泰山之神威,统天下之安泰。泰山又是一座圣山,不仅蕴含齐鲁之邦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及品质,而且是一座中华民族精神之山。因此,泰山是“一山一水一圣人”文化理念的重要体现,是齐鲁文化悠久灿烂的重要代表之一。用油画来描绘体现泰山之精神不是易事。泰山印象给人以高大、厚重、尊严、进取之感觉。要表现出她的气质必须亲身体悟泰山之性情。早在动笔前三个月便几次去泰山体验收集素材。泰山的个性及主要特点可以表现在泰山石、泰山松、飞泉及云海奇观等,用这几个主要因素来组织、描绘泰山是确切的。泰山石给人的感觉是墩厚、体积大,由于年代久远,石上常形成“石格”,颜色为青灰色...
吴晓林·油画
作者: 暂无 来源: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系   美国   进修   教师   博士生   油画   艺术学院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描述: 吴晓林,山东大学威海分校艺术学院教师,博士生,1997年赴美国亚历桑纳州大学艺术系进修两年,在美国期间获“1997年度杰出画家”称号。
油画新作选登
作者: 暂无 来源: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系   美国   进修   教师   博士生   油画   艺术学院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描述: 油画新作选登
革新彩电实验课的一次尝试
作者: 陈贻范   万鹏   来源: 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整机电路   实验内容   新彩   整机线路   彩电实验   电子电路   实验课   排除故障   指导教师   实验手段  
描述: 革新彩电实验课的一次尝试陈贻范,万鹏彩色电视是电类(非无线电专业)技术师范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多年来,尽管学生的学习情绪较高,但由于彩电整机电路复杂,元器件门类繁多,课程牵涉面广,不少同学在学完本课程后,分析整机线路仍感困难,往往具体电路不能与原理有机...
浅谈关于写意花鸟画教学的几点建议
作者: 黄艳   来源: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花鸟画   工笔   技巧   写意  
描述: 针对职业中专学生的特点,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学好工笔画和写意画,是职业中专绘画教学的重要课题.本文就此进行了论述,并着重指出,了解并掌握写意花鸟画的基本特征、要素和技巧是学好绘画技术的关键.
审美文化与人类文化同步发生——艺术考古材料所证明
作者: 李林   来源: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艺化   原始工具   考古材料   礼器   同步发生   人类文化   磨制石器   天然石   打制石器   审美文化  
描述: 某些举世公认的审美文化的最高典范,例如达·芬奇的绘画、米开朗基罗的雕塑、贝多芬的音乐、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的作品,比起西班牙洞穴的原始壁画和鲁迅先生提到的“杭唷派”的原始诗歌来,其审美价值无疑要高出许多倍。但是,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方面,从审美文化的发生发展过程看,在最原始的审美文化萌芽形态与审美文化的最高典范之间,存在着某种尽管模糊不清,但却不可分割的历史联系。面对这种联系,我们自然应该提出一个既令人感到棘手,又充满理论魅力的问题:审美文化是怎样发生的,是什么时候发生的?
多元文化视域中的油画民族化创新探析
作者: 符艺   来源: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民族化   多元文化   多元融合   创新  
描述: 油画是多元文化中的一种存在形式。油画移植中国后,在中西两种文化融汇过程中繁荣兴盛,而民族化的过程却使油画面临跌宕起伏的尴尬。在多样性与统一性共存的文化原理的关照下,多元与融合共生理应成为油画民族化创新的新理路。这种路径的选择既能维护"油画之所以为油画"的本质内涵,又能丰富油画民族化的理论基础,从而提升艺术创作的张力。
< 1 2 3 ... 20 21 22 ... 321 322 32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