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好产品的对手永远是更好的产品:专访奥迪技术研发董事迈克尔·迪克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三联生活周刊:在技术和设计等方面,全新奥迪A3有哪些亮点? 迪克:对于用户来说,车辆优美的外观至关重要,因此我们用简洁的设计语言将A3设计得更具雕塑感。在研发方面,全新奥迪A3应用了轻量化设计,与前款相比重量降低了80公斤。此外,它还装配了新发动机,在动力和燃油经济性方面都有显著的提升。更为重要的是,全新奥迪A3搭载了一系列业内领先的信息娱乐系统和驾驶辅助系统,这一切都为高档A级车细分市场设立了新的行业标杆。 三联生活周刊:奥迪A3作为奥迪的高档A级车型,在配置上会不会没有高端车型丰富? 迪克:无论是与奥迪A系列车型还是与同级别车相比,全新奥迪A3的配置都毫不逊色,并且在很多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它应用了大量高端车型上的成熟技术,这些配置在同级别车型中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款车可选带有MMI Touch触摸板的增强版MMI导航系统,它的显示屏设计非常时尚,还可以显示高清晰度的Google地图。全新奥迪A3可以与互联网连接,并且下载iPhone的应用软件,在触摸屏上就可以轻松进行操作。此外LED日间行车灯、选配的全LED前车灯等都是超越同级别车的配置。 三联生活周刊:奥迪如何决定新一代奥迪A3的推出时间? 迪克:奥迪公司平均的产品周期为7年,上一代的奥迪A3已经销售了9年,超过了产品平均的生产周期。
泥雕“清明上河图”:秦仕平的尴尬
作者: 吴丽玮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泥雕版“清明上河图” 唐山市区以北的丰润区102国道上,我们的车子两次错过了通向麻龙湾度假村的岔路口。顺着路边一块“国持营村”白色牌子的方向,汽车右转扎进一条2米宽的乡间小路。颠簸中我们一度怀疑走错了路,直到连续穿过两座村庄,看见铁道桥墩上刷着蓝底白字的“清明上河图”云云字样,心里才算有了点谱。 从远处看,黢黑的城楼设计更像是一座古装剧的影视基地,两个穿着金色铠甲的年轻人看到有车驶近,跳上门洞前的高台准备迎宾。春寒料峭,整个园区几乎看不到游客。 老板秦仕平搞的泥雕“清明上河图”就在一进园右手边,历时4年,耗资5000多万元。游客虽不多,但还是给雕塑造成了多多少少的破损,这让秦仕平心疼不已。好在泥塑可以修补,而这种维护几乎是每天都要进行的。 泥雕“清明上河图”全长300米,宽62米,按照秦仕平的说法,泥雕和真实场景的比例是2比3。与《清明上河图》长卷式的画幅相比,秦仕平的作品呈现的规模非常有限,2比3的比例也仅限于部分人物和屋舍的再现,同时这种估算也是极其粗略的。 《清明上河图》原作是一幅5米多长、自右向左横移观赏的长卷,画家张择端悉心勾勒出宋代汴京城内外的市井生活场景,如果以柳林、虹桥、城楼这三个标志性的景观为界,画卷可分为三部分:柳林往右是人烟稀少的乡村大地;城楼往左是汴京人流涌动的商业街市;两者之间以汴河为走向展示着繁忙的社会生活,画卷正中的虹桥,是城市与乡村、水路和陆路、人流与物流的交汇点,也是整幅画卷最具戏剧性和吸引力的地方。
从名画中“听见”德彪西
作者: 曾焱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展览中有德彪西私人收藏的绘画、雕塑和古董,但并非全部。让-米歇尔·奈克图(Jean-Michel Nectoux)说,大部分艺术品是他和其他两位策展人从多家博物馆挑选借展的。作为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艺术史领域的首席研究员,奈克图可以查阅到德彪西和家人朋友的大量通信原件及旧照,他对德彪西当年常去的画廊、古董行以及朋友家中的艺术收藏品做出摘录,再逐一去寻访那些曾被作曲家喜爱并反复谈论过的艺术品。他想做一个这样的展览:每一件挑选出来的艺术品,都意味着一段深刻的关系,直接或间接地印记于德彪西的音乐里。 橘园(L'Orangerie)博物馆的展览收入了4件女雕塑家卡米耶·克劳岱尔(Camille Claudel)的作品,其中包括德彪西的私人藏品《华尔兹》,这是为数不多的几件雕塑。1890年前后,德彪西在朋友高德(Robert Godet)家中认识了卡米耶。“他们很谈得来,成了亲近的朋友,不过绝非情人。”奈克图告诉我,德彪西声称“从卡米耶身上发现了音乐”,非常喜欢她的作品,卡米耶于是送了他一件《华尔兹》。德彪西毕生珍藏着这件青铜雕塑直到去世。那时的卡米耶是个恋爱中的女人,在雕塑大师罗丹身边做助手,成为他的情人,正处在一段缠杂数年并最终将她毁灭掉的激情之中。
“我希望自己还是新生代”:专访苏伯德?古普塔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三联生活周刊:先谈谈这次在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双年展上的《城市容量》吧,是你的最新作品吗? 古普塔:对,是我不久前在首尔完成的新作品。能够受邀来上海参与这个公共艺术项目,我觉得很荣幸。公共艺术最重要的特性是和环境契合。这些年我到过世界上不少城市,看过很多公共雕塑,但其中多数是没有任何品质的。作为艺术家,能被赋予一个对应于自然景象的具体空间来进行自由创作,这是难得的机会。 三联生活周刊:有人解读这件作品反映了城市和农村、贫穷和财富之间的冲突,对弱势者的关怀等等。
苏伯德?古普塔的“印度性”
作者: 曾焱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听说我们要去上海民生当代美术馆看展览,苏伯德?古普塔(Subodh Gupta)很有兴趣地加入进来,跟着我们挤上了出租车。在“2012中国?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邀请的18位参展艺术家里,若以在全球艺术市场的价格排行论,他是身价最高的一位,却全无所谓明星艺术家的做派,衣着普通,身边不见助手,每天搭乘会议大巴出入。 他的大型装置《城市容量》(Ray)被安放于上海静安雕塑公园里最醒目的位置。依旧是他的标志性创作:整个装置以无数亮闪闪的不锈钢器皿粘砌而成,由半空中悬置的一个巨大的牛奶桶,将一堆锅碗瓢盆倾泻于草地上。
大同古城复兴记
作者: 陈晓   付晓英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独特的城市化节奏 一栋形似鸟巢的体育馆初现雏形,沿城市中轴线往西,还陈列着日本设计大师矶崎新设计的大剧院,美国哈佛大学建筑系教授科恩设计的图书馆,英国福斯特设计的美术馆,中国设计大师崔恺设计的博物馆……这些宏大建筑的附近,有一片比杭州西湖面积更大的水域。湖边的草坪上,工人正在安装以锈迹斑斑的钢材为材料的现代景观雕塑。 这是“煤都”大同御东新区的景象,欣欣向荣又似曾相识。中国目前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40多个,据说到2025年将达到200多个。
人物画家刘国辉
作者: 钟和晏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中国美术馆底层大厅中心的位置挂着刘国辉的《岳飞奉诏班师图》,一幅史诗般的大型水墨人物画。大概4米长、2米多高的画卷上是密密麻麻的男女老少构成的人潮,无不神色凄苦、悲痛欲绝,左上端耸立着岳飞将军如雕塑般的背影。南宋那段外辱内乱的历史因为大块的墨色和细致的神情勾勒,被凝结在尺幅上,就像《宋史?岳飞传》中用文字所描述的:“一日奉十二金字牌,飞愤惋泣下,东向再拜曰:‘十年之力,废于一旦!’飞班师,民遮马恸哭,哭声震野。
在巴黎过冬
作者: Rao Ting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我不知道是否真的选得不是时候。隔壁的俄罗斯女孩告诉我,冬季的法国让她厌恶,夏季则令她着迷。冬天的巴黎像一只冬眠的野兽,阴冷而潮湿,均匀地呼着热气;半暗的白日里冷不丁就会飘下几片雪花,四处乱逛,需要随时扛着伞。杜乐丽花园里,大革命中劫后余生的希腊像围绕着水池默然而立,夏日生机勃勃的喷泉也凝结成了雕塑,无处过冬的天鹅和鸭子们在反光的冰面上扑腾着冻僵了的翅膀,互相争着稀少的游人手里为数不多的面包屑。
古老的图案:常沙娜与敦煌
作者: 丘濂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1959年的服饰图案临摹 此次常沙娜向杭州中国丝绸博物馆捐赠的206幅敦煌历代服饰图案临摹手稿,全部来自于1959年的敦煌之行。当时中央工艺美院刚成立3年,常沙娜是染织系的一名老师。“一放暑假,系主任程尚仁就让我和李绵璐、黄能馥两位同事抓紧筹备去敦煌,专门收集壁画以及雕塑上的服饰图案。我从小生长在敦煌,对那边状况很熟悉。父亲常书鸿是敦煌研究所的所长,也能提供指导。”常沙娜向我回忆。常沙娜1931年出生,当年28岁。
阿里克?李维的岩石演化
作者: 钟和晏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好像一个闪闪发光的星外来物,阿里克?李维(Arik Levy)的《岩石生长》(Rock Growth)雕塑被放置在轩尼诗X.O艺术空间的地上。这是一个难以描述的形状,长短不一的镜面不锈钢钢条从一个中心部件延伸出来,就像从树干中生长出的树枝,只不过枝条是柔软的,而那些钢条是坚硬的立方体。从不同的视角看去,这件雕塑不断地变化着面貌,加上镜面不锈钢反射出的破碎图像,令人着迷不已。 德国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曾经说过:“我认为树是一种再生物质,它自身就是时间的观念。”作为《岩石生长》的作者,李维本人把它描述为“未知自然的无尽组成,从新的公式中产生的氪砾岩和矿物花朵的组合物,代表了独特的原子和外空间的形式”。 他想象岩石变成了一粒种子,如果把岩石种子种在地下,就会生长出一棵岩石树。它同时在地面和地下发芽、直立和发展,每个面都以自己的方向、尺度和速度三维地生长着,产生一个多面的树干。有趣的是把矿物变成植物,把岩石变成一棵树,当你把树根、球茎和树枝从树干上分离,孤立的树干揭示了它的矿物性质,重新变成一块“岩石”。 同时作为设计师和艺术家,李维的世界是由岩石、切割、树干、再生、渗透、自然演变、大地构造、不在场的自然、未来的史前史等这些符码编织在一起的,共同存在于缺乏控制又被过度监视的环境中。
< 1 2 3 ... 19 20 21 ... 25 26 2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