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三维织女
作者: 张丹枫   李拜天   来源: 明日风尚(生活态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间艺术   三维   诗书画印   织女   扬州八怪   创作   完美结合   摄影家   编织   雕塑  
描述: 她从编织入行,用纤维创作:于那些作品——说是雕塑也罢,装置也罢——之中,讲述着空间艺术的语言。从事绘画的便是画家,以摄影闻达的便是摄影家……此刻依此不能类推,于是我只好问:"施老师,你觉得你最适合的是什么‘家’?"她说这个问题很多人问过,不假思索地回答:"没有想过,我觉得无所谓的,我就这样做下去。"
东游记开幕 玛格画廊即将落户北京
作者: 陈小艺   来源: 明日风尚(生活态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族   游记   艺术家   当代艺术   西方   作品   马蒂斯   雕塑   拉克   北京  
描述: 马尔科·德尔·雷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华丽野兽派大师马蒂斯、布拉克、德兰和毕卡比亚作品的风格,土耳其女艺术家赛尔玛·库尔比斯,则以浓重的民族元素存在于作品中,东方的神秘以西方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而来自日本的黑田明,其侧影画及单色透析曾经引起过公众的巨大兴趣,亚洲文化的影响使中国观众对他的作品更有
BEIJING希腊艺术展
作者: 李画   李拜天   索菲亚·瓦瑞   来源: 明日风尚(生活态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观   艺术展   文化中国   古希腊文明   风格   始终坚持   作品   交流活动   次文化   希腊文化  
描述: 2007年9月开幕,持续到今年9月的中国希腊文化年是中希两国自建交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文化交流活动。文化年希望通过包括戏剧、歌剧、艺术展、舞蹈、音乐会等一系列活动,把古希腊文明中最闪光的部分,展现在中国观众面前。作为希腊文化中国年的一个亮丽单元,希腊著名画家和雕塑家索菲亚·瓦瑞的艺术展将在孔庙举办。索菲亚·瓦瑞始终坚持着原始的地中海风格,雕塑作品起伏的外部曲线是动静平衡的完美典范,作品光泽的表面更是让人感觉想与之亲近。在这次展览
艺术家养的牛牛
作者: 当空   李画   谭志荣   李拜天   唯雅   来源: 明日风尚(生活态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查询   图案   牛奶   最大规模   艺术家   简约   作品   设计灵感   梵高   公共艺术  
描述: 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公共艺术Cow Parade,巡回世界并找当地艺术家打造不同图案实物原大的雕塑,在街头展示当地艺术风景。现在你可以顺手牵牛,把家居摆设版本带回家。即使斗室狭隘,该有容下一条牛的空间吧。
跨越港深双年展
作者: 李画   万莉   来源: 明日风尚(生活态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市再生   跨越   香港   形式   主题   展览   双城   双年展   深圳市民   展场  
描述: 即日至明年3月期间,17个国家的艺术家,将会带来106件精彩的作品,集体亮相"2007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这场跨越港深两地的大型展览,分别以"城市再生"和"城市再织"为主题。与此同时,在北京798工厂、西安纺织城、上海雕塑艺术中心、重庆等地,还将设立多个异地分展场。
BEIJING 艺术美食与电音新宠
作者: 李雁刚   李画   Gia   来源: 明日风尚(生活态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漫游   笑话   活动策划   发音   设计师   爵士音乐   内部设计   雕塑家   中国当代   艺术美  
描述: 你可以叫它"颂",也可以叫"Song",但千万别跟随英文发音叫成了"丧",那就出笑话了。当你走进"颂"看到它内部设计你会立刻迷上它的,置身于此让我们立刻想到了英国导演Stanley Kubrick的《2001太空漫游记》或者是《发条橙子》。坐在好似未来空间的浅色沙发上感觉真是太棒了,我们完全可以在这里重拍一次《2046》,而这杰作的作者是中国当代前沿青年雕塑家、建筑设计师仲松。
LONDON 垃圾艺术
作者: Kenneth Ip   London Zoo   来源: 明日风尚(生活态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枯枝落叶   废物   艺术思维   绿色环保   动物模型   艺术家   垃圾收集   动物园   车胎   雕塑家  
描述: 旧车胎、烂胶袋、枯枝落叶,你会怎样处理?一般都会被人弃置于垃圾收集站,然后再运往堆填区作填海造地之用。不过,伦敦动物园最近却变成垃圾艺术集散地,因为一班环保艺术家居然将废物变成21种生动逼真的动、植物雕塑,化腐朽为神奇。形神俱全的动物模型遍布动物园内每一个角落,有用塑胶袋制成的北极熊:汽车
布鲁塞尔——空降鸟巢
作者: Kenneth lp   来源: 明日风尚(生活态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鸟巢   人文景观   设计公司   城市空间   布鲁塞尔   艺术家   艺术设计   空降   城市建筑   比利时  
描述: 要了解一个城市,可观其建筑、市容与人文风景。因为城市空间本身就是历史的缩影、文化的大杂烩。欣赏城市建筑,不用预约,也不需门票,可以说举手投足尽是艺术。一如法国的庞比度中心,或是台湾的十三行博物馆,俱为城市空间创造了艺术及人文景观的价值。位于布鲁塞尔市中心,一个由木条交迭而成的大型雕塑Cityscape,是座别具特色的城市建筑,而幕后操刀手,正是比利时艺术家Arne Quinze,他亦是比利时设计公司Quinze&Milan的创办人兼艺术总监。Quinze & Milan不只是一家设计公司,更是一个实现天马行空想法的艺术平台。
PARIS 艺术外墙
作者: 丁燕燕   于晓悠   Le Printemps   Athem   来源: 明日风尚(生活态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巴黎   设计作品   镜面   艺术家   大道   外墙   创作   百货公司   维修工程   大型装置  
描述: 位于巴黎Haussmann大道的春天百货(Le Printemps)于今年四月起进行大型墙身维修工程。贯彻其高雅作风,春天百货特此邀请艺术家Pierre Delavie为五层高的大厦外墙创作装置作品——Le Printemps Miroir(春天百镜)。是项三千万欧元的维修工程原本预计需时十年,现缩短至四年。配合工程进度,作品将于明年移至大厦的另一面墙身。以漫步巴黎的概念出发,艺术家Pierre Delavie为春天百货进行三部曲变身工程。首先是于临时大厦外墙重现原有的雕塑、装饰、彩绘、窗框等;第二步是以
镜头下的脸 布勒松的人物肖像
作者: 暂无 来源: 明日风尚(生活态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家   福克纳   法国   镜头   雕塑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肖象   奥本海默   布洛克   人物肖像  
描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布勒松曾一度成为德军的俘虏,在战犯营里关了近三十个月,并在第三次尝试逃脱时始成功逃回法国,在其后这段躲躲避避的时期里,他应某法国出版社之邀,拍下了马谛斯、布洛克和Bonnard等画家的肖象,后来被他摄入镜头的名人更是多不胜数:法国作家/哲学家沙特、西蒙波娃、与他分属友好的瑞士雕塑家杰柯柏弟、天才画家毕卡索、美国诗人庞德、作家福克纳、阿瑟米勒、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印度国父甘地……这些人物肖象后来都成为最经典的示范作,不单因为被摄者本身的大名显赫,也因为在布勒松的镜头下,这些脸孔上都展示了他们精神深处的一面。反过来,布勒松一直抗拒自己的脸孔被摄入镜头,他的大部分照片,都被照相机遮掩了脸孔。到了七十年代,布勒松更重投绘画的怀抱,只偶尔拿起相机,作品并不多。在他的自画像里,我们可以清清楚楚地与他打个照面。
< 1 2 3 ... 105 106 107 ... 108 109 11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