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p 】搜索到相关结果 547 条
丁乙:象牙黑
作者:
郭修贤
赵文睿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formal
视觉元素
非黑即白
instance
painting
飞来石
动物骨骼
polygonal
象牙白
simplicity
描述:
丁乙个展的主题"象牙黑"乍一看似乎是在表述展览呈现的两种单色的对立:黑与白、乌木黑与象牙白——就像是为了展览而调色。然而象牙黑本身还是一种用动物骨骼煅烧而成的黝黑颜料,既可用于素描,又可用于油画。这个题目的多重指代也许只是个巧合,但也为我们理解丁乙的作品提供了一丝暗示:即使丁乙作品中极简的形式和单一的色调带给我们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表象,这却并非是作品的全部。事实上,艺术家试图颠覆二元论的对立,并引进了额外的视觉元素来使这黑与白的世界变得
聚变:1930年代以来的中国现当代艺术
作者:
吴建儒
Patrick Rhine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exhibition
思顺
队将
飞来石
摄影术
艺术博物馆
pioneering
现当代艺术
万林
Exhibition
描述:
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WANLIN ART MUSEUM,WUHAN2015.05.09~2015.05.28新落成的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首展"聚变",是自2011年以来泰康收藏第二次全面地展示他们的藏品。展览从1930年代开始至今,策展团队将每十年的油画和摄影并置在一起作为该时代的文化样本。年轻艺术家马秋莎、王郁洋、赵赵和王思顺的作品被放置于美术馆一层最显眼的位置,似乎为了让观众首先感受到泰康收藏的当代艺术定位。
软件危机与软件工程简介
作者:
吴笑萍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软件
软件危机
软件工程
CASE-ComputerA:dedSoftwareEngineering
描述:
本文介绍了软件危机和软件工程的概念以及解决软件危机的方法Case技术。
“印象法国”及“大象无形”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朱德群
绘画作品
艺术博物馆
艺术家
历史传承
展览馆
法国印象派
operative
印象法
大象无形
描述:
“印象法国”与“大象无形”两项展览,在澳门艺术博物馆二楼专题展览馆、一楼展览馆展出,此次展览汇聚了法国印象派大师雷诺瓦及出生西班牙、旅居法国之著名雕塑家吉诺二人合作之雕塑创作,以及国际画坛著名法籍华裔艺术家朱德群之绘画作品。
Sprezzatura与气韵生动:龚立新的“水”系列
作者:
李维维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气韵生动
艺术创作过程
印象主义绘画
《历代名画记》
张彦远
画水
中央美术学院
传移模写
绘画论
Sprezzatura
描述:
多尔切在《绘画论》中提出,优秀的绘画必须展示Sprezzatura 的神采。我国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的一段名言似乎恰当地阐述了Sprezzatura 的全部精神内容:“不患不了,而患于了。既知
肆意、野性、奔放的生命力:有感于常世江的绘画
作者:
武洪滨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冲动
中国人民大学
往前走
布面油画
compr
王克举
母题
早期作品
夏加尔
高更
描述:
常世江的绘画以奔放的、野性的、旺盛的生命力为突出特征,在当今画坛上是别具一格的。常世江的绘画最大的特点其实就是人对原始的生命冲动的探寻,从他这种绘画中我们可以探索到现代主义当中的高更、夏加尔等大师,他们好多绘画也就是将人最本真的、最具生命活力的一支源泉作为绘画母题,常世江沿着这样一条线索在这个角度进行自己行之有效的探索。常世江在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高级研
大漠晚风
作者:
暂无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冲动
中国人民大学
往前走
布面油画
compr
王克举
母题
早期作品
夏加尔
高更
描述:
大漠晚风
梧桐花开
作者:
暂无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冲动
中国人民大学
往前走
布面油画
compr
王克举
母题
早期作品
夏加尔
高更
描述:
梧桐花开
秋风拂日
作者:
暂无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冲动
中国人民大学
往前走
布面油画
compr
王克举
母题
早期作品
夏加尔
高更
描述:
秋风拂日
1997-2007 当代艺术的人文追思 上下
作者:
查常平
来源: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yi
shu
lun
ping
中国
现代
艺术评论
描述:
本书上卷以当代艺术中的公共艺术、水墨、油画、装置、行为等艺术现象为深度个案研究对象,从先验艺术论、感性文化批评的角度和当代艺术的问题意识域展开了对当代艺术的批判性反思言说,尤其针对艺术的多元性与新保守主义、艺术意义的生成、当代艺术的边缘化等进行人文学的反省。该著作是作者十多年来对当代艺术实施学者性批评的结果,标志着当代艺术的批评不再囿于八五时期以来的新闻性批评的模式,在艺术界开启了一种人文学批评的新进路。 本书下卷着重以20世纪90年代后期成都地区产生的先锋艺术为考察对象。它以生态关怀为主题的多次展览,在
<
1
2
3
...
28
29
30
...
53
54
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