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Y】搜索到相关结果 187 条
-
钇钡铜氧单晶生长用锆酸钡坩埚的制备
-
作者:
崔景慧
周国梁
潘传龙
蒋丹宇
夏金锋
粘洪强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烧结
坩埚
YBCO
锆酸钡
-
描述:
锆酸钡是高温质子传导体,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较好的抗热震性能,是制备钇钡铜氧超导单晶生长用坩埚材料的优良选择,但是其难以烧结。探讨了不同原料、不同粉体粒度的锆酸钡的烧结工艺,并通过XRD、SEM、激光粒度仪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BaZrO3在真空炉中1750℃保温10 h,相对密度均可达99%以上,基本全致密。在此基础上,采用注浆成型方法制备了高纯高致密的锆酸钡坩埚。
-
梭式窑温度场影响因素的数值研究
-
作者:
刘东亮
金永中
邓建国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温度场
ANSYS
梭式窑
数值模拟
-
描述:
为深入了解梭式窑内温度场分布情况,利用ANSYS软件,采用湍流标准动能一动能耗散率(k-ε)方程,对影响梭式窑温度均匀性的因素用正交试验法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得出了温度场的分布特征.分析了影响温度不均匀分布的成因.结果表明:烧嘴和排烟口布置方式对梭式窑温度均匀性有重要影响,底烧和窑顶排烟相结合温差小,底烧和顶烧相结合有利于温度场的均匀.在气流减速或倒流的边角、死角区适当设置排烟口,可以引导气流流向,促进气流的循环,使气流在窑内的分布趋于均匀.而烟气喷速在高速情况下,提高速度对温度场的影响不明显,最佳喷速在100m/s左右.数值模拟结果与有关物理模型实验数据符合较好,并互为补充.
-
可变化烧制空间体积梭式窑内温度场均匀性研究
-
作者:
曲兴帅
冯青
陆琳
李长塔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温度场
ANSYS
变化烧制空间
梭式窑
数值模拟
-
描述:
结合现代自吸式烧嘴与动力式烧嘴梭式窑各自的优势,设计两种烧嘴结合的新型可变化烧制空间体积梭式窑。利用三维物理模型和稳态传热模型,采取控制烧嘴位置、烧嘴烟气流速等条件,基于ANSYS15.0软件,对窑炉内部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窑内坯体表面温度差在8℃之内,窑内温度均匀性良好,是一种先进窑炉。
-
青花菜P450CYP79F1全长克隆、表达及其与不同器官中莱菔硫烷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
作者:
李占省
刘玉梅
方智远
杨丽梅
庄木
张扬勇
吕红豪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菜
CYP79F1
莱菔硫烷
表达分析
HPLC
-
描述:
【目的】克隆青花菜细胞色素家族P450CYP79F1,分析其序列特征,阐明其在不同发育时期器官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莱菔硫烷含量的关系,为进一步揭示莱菔硫烷合成机理提供科学依据,为青花菜品种改良和新品种
-
停下脚步享受美好
-
作者:
王钟英
来源:
中国皮革制品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LIM
艺术家
环保主义者
泥土
食物
时装秀
MAYA
混合物
-
描述:
一片绿草山丘,一丛茂密树林,“驻足片刻闻花香”,Phillip Lim选择用一捧简单低调的泥土纪念3.1的第一个十周年。一堆堆他和团队用废弃的食物和残渣制作出来的泥土般的混合物,被著名艺术家、环保主义者Maya Lin制成雕塑放置在时装秀现场,配合表达这场秀的理念。Lim说:“我一直在思考万事万物从何而来。他们源自一粒种子,”他们来自平凡的泥土。“这些混合物将会在走秀结束后被送往附近的公园,象征着开始和重生。
-
奇趣DIY
-
作者:
Gonalo Campos
Keiji Ashizawa
Ksenija Josifovic
陈志芳
范嘉苑
来源:
现代装饰(家居)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stool
木椅
快递行业
张可
水族箱
DIY
花园里
三根
上卿
工作原理
-
描述:
20世纪60年代,DIY只是一个含义单一的西方词语,除了自己动手修缮住宅的工匠,你大概找不到其它的指代。但是,半个世纪过去,DIY的概念不仅传到了大洋彼岸的中国,还成为了一种含义丰富的生活方式,广受大众欢迎。如今,DIY墙纸、彩绘、油画,甚至电脑、音响、水族箱风靡于世,反映的不就是一种自己动手、独家定制的DIY精神吗?
-
用“生活的艺术”去“艺术地生活”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现代装饰(家居)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stool
木椅
快递行业
张可
水族箱
DIY
花园里
三根
上卿
工作原理
-
描述:
当我们品味着十八世纪欧洲的古典油画,聆听着一首或明朗或哀伤的曲调,我们似乎在艺术家的引导下,从感性到理性、由外表到内心,眷顾和抚摸自己正在经历的生活。生活中,人们都在寻求一种心灵上的归属感,遭遇失去的时候,需要一种叫永恒的东西予以慰藉与皈依。有时候,一个人、一件事、一部电影或者一首歌曲,往往能令人的内心产生共鸣,勾起强烈表达切身体会与感受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