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基于CFD研究釉浆压力对陶瓷静电施釉的影响
作者: 徐晗   吴琦   韩文   徐磊   来源: 硅酸盐通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施釉   CFD   静电场   釉滴   压力  
描述: 针对陶瓷在施釉过程中,制品表面釉滴分布不均匀的问题,采用欧拉-拉格朗日法构建了在静电场力作用下的DPM模型,并基于CFD软件分析了1.5 bar、2.5 bar和5 bar三种压力情况下静电施釉过程中釉滴的粒径和运动速度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在静电场作用和不同的压力作用下,可使得喷枪的雾化效果发生改变,能得到不同大小、不同均匀程度的釉滴粒径,并能获得不同釉滴的运动速度和分布。其中在施加2.5 bar压力条件下釉滴粒径均匀,釉浆雾化的效果最好。
陶瓷干法造粒过程温度场对造粒效果的研究
作者: 吴南星   成飞   余冬玲   廖达海   方长福   来源: 硅酸盐通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CFD方法   造粒效果   温度场   实验分析   陶瓷干法造粒机  
描述: 针对陶瓷干法造粒机造粒过程温度场对造粒效果的影响,结合实验与数值模拟对比分析造粒过程温度场对造粒效果的影响。基于CFD方法建立模拟造粒过程温度场的数学模型,模拟造粒过程中温度场随时间变化情况,并实验测得造粒室温度值、造粒成品率随时间变化情况。仿真结果与实验数据对比表明:当造粒时间为7 min时,仿真结果显示造粒室内的温度值都低于80℃,实验测得颗粒成品率占整体颗粒质量的56%;当造粒时间为9 min时,仿真结果显示造粒室内温度值高于80℃的区域占造粒体积3%,实验测得颗粒成品率占整体颗粒质量的72%;当造粒时间为11 min时,仿真结果显示造粒室内温度值高于80℃的区域占造粒体积21%,实验测得颗粒成品率占整体颗粒质量的61%。仿真结果与实验数据对比分析说明:当造粒室内温度值高于80℃时,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造粒的成品率。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