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胸中丘睿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收藏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艺复兴   海外   法国   启蒙时代   传真   16世纪   18世纪   青铜雕塑  
描述: 口述/杨明义整理/本刊记者孔祥祥高鹏图/杨明·义提供 除了古代绘画,王己干还收藏了很多好东西。虽然他以藏画名世,但事实上他的审美视野已经扩展到了其他领域,如中国的青铜鼎彝、陶俑瓷马,甚’至非洲木雕、墨西哥陶塑,以及古埃及、罗马的雕塑。其中他最喜欢的还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奇岩异石。这可能和他是苏州人有关系,从小就是看着园林里的石头长大的。 我那时候常常陪他去买石头,他就像小孩子一样,见到喜欢的石头就走不动路。有一次我开车带他出去逛了整整一天,最后买了好多石头,总共大概花了几千美元。我们都特别累,他过意不去,最后很难得地请我吃了—‘次饭。 他买石头就是挑自己喜欢的,不管价钱高低和别人的评价怎样。那次我们买了很多石头还得到了一次抽奖的机会,他竟然了一等奖,是一块很大很好的石头。但是他看了看,却说不喜欢这块,倒是比较喜欢二等奖的那块石头,问能不能换成二等奖,搞得人家哭笑不得。还有一次他看中一块石头,嫌太贵了没有买,后来卖石头的打电话给他,说那块石头可以送给他,但请他帮忙到拍卖会上拍下另外两块石头。这本来是很常见的事情,双方都不吃亏,但王己干一口就给回绝了:“我不喜欢那两块石头,我为什么耍去买?”这就是他天真、直率的一面,完全不懂这其中的关系。 王己千的山水画其实就是来源于他收藏的石头,看那些山石的肌理,完全就是那些石头的样子。石头给了他灵感,他画的是心中的山水,就像他作品集的名字“胸中丘壑”。 (注:本文作者杨明义系著名画家,上世纪80年代曾到美国学习,期间租住王己千的房子,二人交往甚密。)
我的雕塑我做主
作者: 洪峰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米开朗基罗   艺术   事物   色彩   16世纪   绘画   雕塑  
描述: 早在16世纪,艺术圈内就出现过对不同媒介材质(主要是绘画和雕塑)究竟孰轻孰重、优劣高低的争论。达·芬奇认为绘画胜过雕塑。他解释说,理性的色彩或绘画可以如实地由色彩在不同造型、体积上进行描绘,这比雕塑的效果更好。而米开朗基罗没有直接回答绘画和雕塑间的优劣高下问题,他仅是委婉地指出绘画和雕塑实为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也就是说雕塑和绘画是在表现事物的不同侧面,表述的母题其实是一致的。我认为,米开朗基罗是对的,或者说,他对不同绘画材质的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天才:布鲁内莱斯基
作者: 王哲然   来源: 科学文化评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类文明   帝王将相   文艺复兴时期   发明   16世纪   艺术大师   艺术珍品   天才  
描述: 意大利的15、16世纪是个群星闪耀、大师辈出的年代。在此之前,能够在人类文明中留名青史者,要么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要么则是思想巨擘、文坛翘楚,而文艺复兴时期的这批巨匠们,却凭借着高超的智慧和灵巧的双手,将自己的名字镌刻在一件件奇伟瑰丽的艺术珍品之上,流芳百世。文艺复兴的艺术大师有两个特点,一是虽崇尚古风,好以古人为师,以复古为己任,但又善于发陈出新,往往能引入新的工艺和技术,引领新的艺术风潮;二是一通百通,不拘一格,能在绘画、雕塑
公元5-6世纪中西宗教雕塑的比较研究
作者: 魏钦   来源: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6世纪   比较   公元5   宗教雕塑  
描述: 公元5-6世纪,无论是中国南北朝还是西方中世纪时期的宗教雕塑,虽然在文化背景、观念意识、创作手段、表现风格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它们同样被视为世界艺术的瑰宝,同样散发熠熠光芒。比较分析二者具有的文化和历史价值以及二者的时代和现实的意义。
感受尼泊尔的微笑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会展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尼泊尔   感受   印度教   加德满都   16世纪   人与神   19世纪   宗教神话  
描述: 尼泊尔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多个王朝为其留下了光辉的遗迹。尼泊尔自称“神跟人一样多、庙宇跟房舍一样多”,笃信印度教的尼泊尔人占全国90%的人口,印度寺庙沿途皆是,最为典型的是加德满都三个杜巴广场,囊括了16世纪至19世纪的50座以上的寺庙和宫殿,反映宗教神话的雕塑,或隐藏在皇宫里,或隐藏在居民的居所里,反映尼泊尔人与神共生的态度理念。
清代外销瓷的历史背景以及收藏价值几许?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印度公司   外销   清代   历史   航线开辟   16世纪   中国贸易   收藏价值  
描述: 16世纪起,东方航线开辟,欧洲各国相继成立自己的东印度公司,投身到繁荣的中国贸易中来。明代万历时期,中国的克拉克瓷就远销欧洲市场。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中国的青花
“翡冷翠”的艺术宝库—意大利乌菲齐博物馆珍藏展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佛罗伦萨   艺术   文艺复兴时期   意大利   16世纪   珍藏   近代文明  
描述: 史诗般的风景画 在意大利绘画中,风景曾只限用于那些涉及宗教或是异教的情景画的背景,它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与神圣、世俗的历史息息相关,这在波提切利的《三博士来朝》(Adoration of the Magi)中有所体现。15世纪末,风景画开始受到重视,直至经历了漫长的17世纪,才最终成为固有的绘画艺术种类。那些对意大利全景画卷、古罗马不朽之美所倾心的外国画家,大都被富有诗意、神秘迷人的地中海风情深深打动。这批画家首度对其进行现代化创新,他们洞察大自然的奥秘,思索光线的本源,运用绘画的艺术语言显现画中活灵活现的光线效果,从而释译了那些《圣经》和神话故事中的情景及人物。当时在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的大批成员热衷于收藏风景画来丰富他们的藏品内容。这种喜好始于大公科西莫二世(Cosimo II,1590-1621年),他曾购得不少北方画家的小画作。如荷兰画家柯纳利期·范·普伦堡(Cornelis van Polenburgh),这幅铜版油画是为科西莫及其夫人奥地利的玛利亚·马达莱娜(Maria Maddalena)创作的,画面内容与远古遗迹、周围的自然背景浑然一体,与光线的敏感变化和环境气氛相得益彰。
中国嘉德2011秋拍各门类珠翠纷呈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佛罗伦萨   艺术   文艺复兴时期   意大利   16世纪   珍藏   近代文明  
描述: 中国嘉德201l秋季拍卖会将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于11月8日至11日预展,12日至16日拍卖,届时将有中国书画、瓷器家具工艺品、中国油画及雕塑、古籍善本、名表珠宝翡翠共4500余件精品待展风华。 古代书画390件作品荟萃5个专场 此次古代书画部分荟萃5个专场,390件作品。其中《石渠宝笈》著录藏品,将有八件同时现身:“四王吴恽”中王翠《唐人诗意图》卷可称精绝。《石渠·续编》著录的赵元《剡溪云树图》有元代陆友、奂祖明、陈方等多人题跋,更有乾隆书长诗,图上清诸帝玺印累累,足称大观。赵孟烦弟、亦善书画的赵孟籁《水仙图》以白描双钩法写水仙竹子,画法生拙,疏密有致。乾隆帝《水仙》四帧,自题“金玉其相,足以馕之”,甚为难得。而传为北宋关仝的《秋山平远图》卷,画法接近云林,曾经清初名藏家高士奇收藏并有长跋,入内府后乾隆为书引首及题签,可见亦是他的爱物。另二件石渠藏品得白天津张伸威家,是世称的“东北货”,当年被张仲威与仇英《赤壁图》一起购入。一为黄公望《溪山雨意图》,一为清代宫廷画家曹夔音的《仿诸家山水》册。 宋元作品已可遇而不可求,明清绘画自然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本场有两本册页值得一提,一是《吴中诸贤送沈禹文北上诗画》册,一是《明人诸家扇画集册》。
匡时五周年秋拍15.6亿元收槌 创历年最高单季成交纪录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佛罗伦萨   艺术   文艺复兴时期   意大利   16世纪   珍藏   近代文明  
描述: 北京匡时五同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收槌,1633件拍品成交率为86.83%,总成交额高达15.6亿元,相较今年春拍10.85亿元上涨44%,较去年秋拍的7亿元上涨123%,创历年最高单季成交纪录。推出的15个专场中,7个专场成交率达到百分之百,创历史新高,再一次彰显了北京匡时“量少而精”的一贯方针。古代书画、近现代书画、古董珍玩、油画雕塑等艺术门类高价拍品层出不穷,屡屡打破各项成交纪录,并出现了27件过千万拍品。 王铎巨作轻松破亿 为古代书法市场立新标杆 古代书画是北京匡时传统的优势项目,2010年秋拍更是汇聚了著录于《石渠宝笈》的两件扛鼎之作、四僧专题和王铎的传世名作。其中王铎《雒州香山作》、邹一桂《竹石梅花》、尤求《秋窗博弈图》、宋懋晋《摹诸家树谱》、吴心来《黄山百景图册》、冯宁《平安驈图》、陆深《白雁诗册》等均以不俗的成绩成功打破个人作品的成交纪录。 古代书法专场成交率高达95.65%,成交总额高达近1.6亿元。四件王铎巨作的亮相令藏家激动不已,成交额轻松破亿,为古代书法市场树立了一个新的标杆,成为了整个拍场的关注焦点。其中《雒州香山作》是王铎把“涨墨法”运用得炉火纯青的登峰造极之作,拍场更是以4536万元的成交价刷新了王铎的个人作品拍卖的世界纪录。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