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16】搜索到相关结果 91 条
-
16~18世纪欧洲琥珀工艺特点及其启示
-
作者:
吴沫
来源: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启示
16~18世纪
琥珀
欧洲
工艺
-
描述:
16~18世纪是欧洲琥珀加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该时期,工艺师们利用圆雕、浮雕、凹雕和镶嵌工艺制作琥珀工艺品,尤其是通过镶嵌工艺将大量小面积的琥珀材料拼合,创作出体型颇大、外观华美、工艺精湛的作品。这些作品的工艺和造型特色可为当今中国的玉雕创作和制作提供有益的启示。
-
澳门的木棉
-
作者:
沈胜衣
来源:
社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文化
春节期间
16世纪
中西文化
澳门
木棉
欧洲各国
葡萄牙人
-
描述:
原来还有那么丰富的内涵。论历史,澳门是中西文化在海道上的最早交汇地,明代就开放为对外商埠,16世纪中期葡萄牙人进占后,即成为天主教在远东的统领基地,以利玛窦为代表的欧洲各国传教士,在此学习中国文化后北上,传教的同时也传播了天文等科技和油画等艺术。所谓“文物达上国,此邦为萌芽”。
-
佛罗伦萨:古韵悠悠的意大利艺术名城
-
作者:
王高岩
来源:
社区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艺复兴
米开朗基罗
佛罗伦萨
意大利
艺术中心
16世纪
文化名城
古韵
-
描述:
佛罗伦萨是意大利一座古老的文化名城,位于亚平宁半岛北部三面环山的一个盆地中,作为15、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及艺术中心,这里曾云集了达·芬奇、米开朗基罗、但丁、拉菲尔等著名画家、雕塑家
-
瓦萨里与切利尼disegno概念比较
-
作者:
李研
来源:
美苑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大利
16世纪
艺术理论
概念比较
《名人传》
绘画
建筑
瓦萨里
-
描述:
Disegno是16世纪意大利艺术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中最著名的阐发者是瓦萨里,他在《名人传》技法导言的论绘画部分对这一概念做了详细论述:因为我们三种艺术(建筑、雕塑、绘画)之父disegno
-
伏尔泰
-
作者:
法 波莫著
孙桂荣 逸风译
来源: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F
M.A(1694
评传
伏尔泰
1778)
-
描述:
伏尔泰,法国18世纪启蒙时代的领袖与旗手,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伏尔泰的作品以尖刻的语言和讽刺的笔调而闻名,也因此两次被投入巴士底狱,多次被逐出国门。他那非凡的智慧的和犀利的思想,向旧制度中一切落后丑恶的现象投出一颗颗炸弹,为新时代的到来播下一粒粒种子。他的笑声中有一种革命性,这笑声“远比卢梭的哭声破坏性更大”。法国人把18世纪视为伏尔泰的世纪。本书以玲珑篇幅,道出伏尔泰其人其作的鲜活生动之处。随伏尔泰的人生和作品铺展开的,正是那个造就思想者的风云时代。
-
莎士比亚的鸟
-
作者:
英 阿奇博尔德·盖基著
来源:
北京:商务印书馆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戏剧文学
1616)
1564
莎士比亚(Shakespeare
William
文学研究
-
描述:
本书内容上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以乔叟为例,简要追溯了“对鸟的钟爱”这一主题在英诗中的最早体现;描述了莎士比亚对这一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对莎士比亚作品中出现的鸟类进行了考据和讨论;选取19世纪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济慈和雪莱的诗作,对莎士比亚之后两个世纪中“鸟”的主题在英诗中的发展做了提纲挈领的描述。通过大量的例证,盖基展示了莎士比亚作品中五彩斑斓的羽族生命的独特魅力,并为研究莎士比亚及其时代开启了新的视角。
-
本期设计师及撰稿人
-
作者:
暂无
来源:
室内设计与装修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硕士学位
设计学院
留学
芬兰
第16届
亚利桑那州
设计师
中国人
奖学金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龙媛生于1972年12月,1995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1998年赴芬兰留学,2002年留学美国北亚利桑那州立大学。2003年获芬兰艺术设计学院陶瓷硕士学位,同年获芬兰第16届Kesko文化体育奖学金,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位中国人。多件作品被美国和芬兰画廊收藏。[第一段]
-
机载L16连接器防松问题分析与改进
-
作者:
王亮
来源:
黑龙江科技信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L16连接器
防松
机载
-
描述:
机载L16连接器常用于无线电通信导航系统中,主要起高频电缆连接作用,本文针对L16连接器在实际使用时的松脱问题,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措施,并制作样件进行了试验,通过试验达到了满意的效果。
-
试论16世纪景德镇的瓷业文化环境
-
作者:
彭恩仁
来源:
美与时代(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16世纪
瓷业文化环境
-
描述:
16世纪的景德镇瓷业受到来自国内外的文化激荡,原本以官营瓷业文化圈为特色的景德镇瓷业环境受到搅动,民营瓷业迅速成长和发展。从而促使景德镇瓷业文化的交流圈、瓷业从业人员的自我意识、陶瓷产品的审美特征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只是,由于受整个封建社会的影响,当时景德镇的瓷业文化发展仍受到重重制约。
-
论16世纪景德镇瓷业社会变迁
-
作者:
彭恩仁
来源:
美与时代(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瓷业社会
景德镇
开放
16世纪
-
描述:
16世纪,景德镇主动或被动地尝试与世界发生更多的联系。在来自国内外因素的影响下,景德镇处于保守状态的瓷业社会受到冲击并逐步改变,瓷业日渐开放,为景德镇发展成以单一手工业为特色的经济重镇提供了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