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龟兹乐】搜索到相关结果 2 条
-
丝路风情——大型壁画
-
作者:
彭蠡
张立柱
石景昭
刘永杰
来源:
西北美术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壁画创作
传统工笔
艺术顾问
形式表现
龟兹乐
丝路
河西走廊
敦煌
史境
重彩
-
描述:
艺术顾问:刘文西 工程监制:王世俊简介 “丝路风情”一画是应西安大雁塔地下宫之约而创作的一幅巨型壁画,它以唐代中外交流为背景,以传统工笔重彩的形式表现了“歌午迎宾”、“关中耕织”、“敦煌古市”“龟兹乐午”等从长安经关中、河西走廊、敦煌到新疆的七十余个情节,近千个人物。全长120米、高1.5米。
-
千年唐音鼓乐 民族文化和融——王建墓石刻伎乐群鼓源释
-
作者:
秦方瑜
来源: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胡乐
王建
乐器
羯鼓
乐伎
龟兹乐
唐音
墓石
伎乐
鼓面
-
描述:
四川成都老西门外有一座高约十五米,直径约八十米的高大土垄,这就是五代前蜀皇帝王建(公元八四七——九一八年)的陵墓——永陵。陵墓中室红砂石棺床东、南、西三面束腰处,刻着一支深浮雕宫廷大乐队。这支乐队共有伎乐24人,其中舞伎2人,乐伎22人。乐伎中有21人手中各持一件乐器,另有一人手持两件乐器。乐器共为23件,按类别划分为20种,基本上包括了我国古代乐器的“八音”(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仅无土类))。其中引人注目的是鼓特别多。从类别划分为八种九件,排列极为集中,差不多占了全部乐器的40%。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王建墓内石刻伎乐使用的乐器会出现那么多的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