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龙虎】搜索到相关结果 26 条
-
江西风景独好:江西省委书记强卫率团访台
-
作者:
赣台宣
来源:
两岸关系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精英
风景线
合作交流
龙虎山
社会各阶层
江西
交流活动
省委书记
-
描述:
7月的台北街头,上千辆印着"江西风景独好"大字和庐山、龙虎山、三清山、景德镇古窑等江西风光的公交车和出租车,穿梭往返,婉如一张张流动的风景名片。7月21日至26日,江西省委书记强卫率团从台北到高雄
-
行者无疆
-
作者:
王玲湘
来源:
小学教学(语文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饶地区
创造型人才
景德镇
三清山
绿色生态
资源丰富
义务教育
龙虎山
-
描述:
我出生在素有小庐山之称的大茅山。地处三清山、龙虎山、景德镇合围之中的大茅山,风景秀丽,资源丰富,给予我绿色生态的滋养。我在这里又享受了条件优越、正规良好的义务教育,它给我打下了比较全面的底子。
-
行者无疆
-
作者:
王玲湘
来源:
小学教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饶地区
创造型人才
景德镇
三清山
绿色生态
资源丰富
义务教育
龙虎山
-
描述:
我出生在素有小庐山之称的大茅山.地处三清山、龙虎山、景德镇合围之中的大茅山,风景秀丽,资源丰富,给予我绿色生态的滋养.我在这里又享受了条件优越、正规良好的义务教育,它给我打下了比较全面的底子.跨入
-
又唱一支《请茶歌》
-
作者:
黄小名
刘安华
来源:
歌曲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歌
景德镇
地方
茶歌
庐山
杜鹃
龙虎山
江西
瓷器
仙女湖
-
描述:
又唱一支《请茶歌》
-
能军陶瓷艺术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博物馆
江西省
会员
陶瓷艺术
龙虎山
江西师范大学
工艺美术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熊军艺名梦静,号龙虎山人,西苑轩主。1991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美术系,工作于景德镇陶瓷历史博物馆。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高嶺陶艺协会会员。
-
熊军色釉艺术欣赏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年
艺术欣赏
西苑
艺名
陶艺家
江西省
龙虎山
美术师
工艺美术
师范大学
-
描述:
熊军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青年陶艺家,艺名梦静,号龙虎山人,西苑轩主。1991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美
-
熊军陶瓷艺术作品选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选
陶艺作品
陶艺家
江西省
景德镇市
景德镇陶瓷艺术
龙虎山
美术师
陶艺创作
工艺美术
-
描述:
熊军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青年陶艺家,艺名梦静,号龙虎山人,西苑轩主。1991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美术系。景德镇市美协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景德镇陶瓷艺术研究院陶艺创作室主任。九加一瓷社常务社长。2009年陶艺作品《我
-
黄浦区邮协赴赣研讨《龙虎山》邮票
-
作者:
老牛
马联泓
来源:
上海集邮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协会
研究活动
研讨会
江西省
江西鹰潭
工作会议
黄浦区
集邮
龙虎山
邮票
-
描述:
本刊讯7月26—29日,黄浦区集邮协会在江西鹰潭举行《龙虎山》邮票研讨及《黄浦集邮》工作会议,这是区邮协换届后的首次集邮研究活动。黄浦区邮协一行近50人观摩了《龙虎山》邮票首发式现场和江西省专题邮展
-
磁·喜老佛爷的私器
-
作者:
子瞳
来源:
东方养生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协会
研究活动
研讨会
江西省
江西鹰潭
工作会议
黄浦区
集邮
龙虎山
邮票
-
描述:
关于慈禧,流传下来的故事可不少,她的奢靡无度、她的昏庸无能、她的巧心钻营、她的贪婪暴虐都是影视剧里最津津乐道的题材。作为统治者,慈禧朝纲独揽、擅权专政;作为女人,她嗜京戏、好摄影、钟意书法绘画。在慈禧统治期间,为迎合她一人之享受,景德镇御窑厂依照内府新颁官样烧造了一些她专用的品种,包括庆典仪式用瓷、文房雅玩用瓷以及大量日常瓷器,一切皆随着她的喜好与口位而设计制作,因此尤能体现出她个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如今,借首都博物馆展览《故宫珍藏:慈禧的瓷器》之机,让我们能够通过这些曾与慈禧朝夕相处、亲密接触的精美瓷器,去感受和领略世人印象之外的慈禧生活。
-
瓷杯,亦是慈悲
-
作者:
张小娴
来源:
情感读本(文明篇)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协会
研究活动
研讨会
江西省
江西鹰潭
工作会议
黄浦区
集邮
龙虎山
邮票
-
描述:
一日,友人在饭桌上,与我讲了一个故事。 他出差景德镇,想寻觅一个小礼物送给家中的妻子,以表在旅途中惦念之情,于是在镇上的店铺之间徘徊。 不料每个店铺卖的瓷器都大同小异,正当他犹豫不决,一个摊主指着一个不起眼处的瓷杯,说买这对瓷杯的客人很多。他顺势望去,瓷是很普通的那种,没有高昂的价格,却也色泽光润明亮,白如凝脂,粉如胭脂,煞是可人。老板又说,这是一种对杯,如果你是送给妻子,那是非常合适的。他问老板,怎么看出来它们是对杯,两个杯子除了颜色有些差异外,大小形状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