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鸽】搜索到相关结果 62 条
-
美丽与哀愁——澳洲凤头鹦鹉
-
作者:
井文宝
来源:
世界博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鸽子
圣马可广场
澳洲
袋鼠
达尔文
种群
墨尔本
澳大利亚
景观
凤头鹦鹉
-
描述:
这些鹦鹉是澳大利亚一个五彩斑斓的标志,同时也是它最可怕的祸患。在澳大利亚的一首歌曲中,鹦鹉被颂扬为澳大利亚的象征,甚至比袋鼠和考拉更为突出!的确,目前从墨尔本到达尔文,从珀斯到悉尼,都生活着数以万计的各色鹦鹉。它们像巴黎或威尼斯圣马可广场上的鸽子一样,成为当地景观的一部分。
-
新玩意
-
作者:
暂无
来源:
记者观察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鸽子
书签
三轴加速度计
形态
立体
牙齿
脱离现实
造型
制作
雕塑
-
描述:
01/立体鸽子书签请你稍作停留这组鸽子造型的立体书签"Pero"来自荷兰Studio Macura。他们使用3D打印的方武,模仿了鸽子飞翔、站立、啄食的三种形态,制作这些像小小雕塑一样的书签;下面
-
刘欣珏:像猛虎细嗅蔷薇,借着一束月光取暖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记者观察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鸽子
书签
三轴加速度计
形态
立体
牙齿
脱离现实
造型
制作
雕塑
-
描述:
刘欣珏毕业于中央圣马丁学院,许多世界上最顶尖的设计师都毕业于此。她认为服装设计师就像结构中的建筑师,廓形的雕塑家,色彩和面料的画家,服装韵律中的音乐家。她希望打破一切艺术表现形式的界限,用服装去与这个世界对话。 每个设计师都有属于自己的创作语言,刘欣珏钟爱的是花朵元素,她说自己“只是花丛里的采花者,以时装为媒介设计出想要的梦”。
-
孩子与鸽子(外二首)——毕加索油画印象
-
作者:
徐泽
来源:
绿风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衰老
鸽子
灵魂
阳光
河水流
舞蹈家
毕加索
印象
玻璃窗
油画
-
描述:
~~
-
一幅洋溢着俄罗斯气息的“油画”:屠格涅夫散文诗《乡村》赏析
-
作者:
智量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屠格涅夫
鸽子
俄罗斯民族
俄罗斯人
作家
祖国
乡村
散文诗
语言艺术家
大麻
-
描述:
声鸣啭;鼓着嗉子的鸽子在咕噜咕噜;燕子悄无声息地在天空翱翔;马儿喷着响鼻,嘴里嚼个不停;狗不叫,都站在那里,乖乖地摇着尾巴。迎风飘来的象是烟味儿和青草味儿——还有少许松油味儿——少许皮革味儿。大麻
-
中国艺术家企望中东和平——冯少协“中东的鸽子”画展
-
作者:
王仲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鸽子
广东青年
画展
绘画艺术形式
中国艺术
艺术家
文化市场
中国美术
中东和平
油画
-
描述:
展览名称:中东的鸽子——冯少协油画展展览时间:2006年6月24日至7月9日记得2003年11月,广东青年油画家冯少协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关注中国文化市场”系列油画展览,他那种用绘画艺术形式
-
七彩神仙鱼品系之鸽子红
-
作者:
赵立平
金桓
览山
来源:
水族世界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品系
鸽子
成活率
黑纱
颜色
条纹
红眼睛
杂交
黄金
七彩神仙鱼
-
描述:
饲养七彩神仙历来是养鱼爱好者们向往的养鱼高境界。最初人们叫它五彩神仙,后来叫它七彩神仙。并不是因为它身上的颜色多了,而是因为它身上那绚丽的色彩和千变万化的条纹如同天上的彩虹,才被冠以这美好的名字。当今,它的品系非常丰富。鸽子红七彩神仙就是这个大家族中耀眼的一个分支。
-
旅鸽因为人类的贪婪和自私而灭绝
-
作者:
暂无
来源:
科学画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005年
标本
人类
候鸟
国家博物馆
华盛顿
栖息
北美大陆
展览厅
北美洲
19世纪
鸽
灭绝
-
描述:
2005年,在美国华盛顿国家博物馆的展览厅里,一只旅鸽站在一根树枝上,它长着尖尖的嘴,长长的尾巴,五彩的羽毛。这是一只名为“玛莎”的旅鸽的标本,标本旁边的牌子上写着“世界上最后一只旅鸽,死于1914
-
第19届全国信鸽品评赛:暨竞翔颁奖大会纪实
-
作者:
何建民
来源:
科学养鸽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组织领导
中国
信鸽协会
信鸽品评赛
竞翔颁奖大会
筹备工作
-
描述:
第19届全国信鸽品评赛暨竞翔颁奖大会于2003年12月6日~9日在河南省郑州市河南宾馆隆重举行。大会期间,地处中原大地的河南宾馆充满着一派文化气息,五彩缤纷的气球下悬挂着长长的彩带标语,宾馆门前广场充气拱门上的十八个反白字会标很是夺目。这样的场面代表了灿烂
-
《百鸽图》:一幅见证中美友好的名画
-
作者:
朱渝生
来源:
文史杂志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卢沟桥事变
日本帝国主义
美国
工笔花鸟
中央大学
《百鸽图》
中国
徐悲鸿
-
描述:
1937年7月7日傍晚,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不久,南京沦陷,国立中央大学被迫奉命内迁重庆沙磁区。徐悲鸿时任中央大学艺术系主任(当时他在印度访问)。陈之佛先生教工笔花鸟,张书则教授写意翎毛花卉。张书博学深识,对人和蔼可亲,教学严肃认真,对学生循循善诱,其精湛的技艺,高洁的品德,使学生受益匪浅。张书是饮誉海内外的著名花鸟画家。他作画,不用生宣,用熟宣,尤以用粉著称。其画,用笔劲爽,章法巧变,题材多样,雅俗共赏。他在课堂上示范表演,思如涌泉,挥洒迅疾,顷刻而就。看他作画,不仅可学到写意花鸟技法,而且振奋精神,启发画兴,鼓舞学习花鸟画的志向。这就是张书教学的特色和高明之处。在教学上,张书十分重视写生。他在中大艺术系入学考试中,布置的试题是一枝葫豆花的写生,这在当时的艺术院校的入学考试中是很少有的。可见他重视国画写生的艺术主张和教学方法。抗战期间,张书在重庆国立中央大学教书时,受曾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部长的王庞惠教授和中大校长罗家伦委托,站在中国国家的立场上,创作了一幅以鸟为题材的巨幅中国画——《世界和平的信使》,赠送给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以争取美国尽快加入国际反法西斯斗争,建立世界和平新秩序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