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魏晋】搜索到相关结果 15 条
-
常州梳篦
-
作者:
暂无
来源:
地图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魏晋时期
传统技法
乾隆年间
木梳
光绪年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
常州
制作工艺
-
描述:
梳篦,又称“栉”,是我国古代八大发饰之一。常州梳篦因选材严格,工艺独特,制作精良,千百年来一直受到民众的喜爱。常州梳篦制作工艺形成于魏晋时期,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明末清忉,常州梳篦已驰名南北
-
墨和线:当代工笔人物画区别于日本画的重要特征
-
作者:
黄莎
蒋才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魏晋时期
战国时期
重要特征
影响深远
中国画
中国绘画
作品
陈老莲
百家争鸣
中国工笔人物画
-
描述:
中国画的历史源远流长,现可见最早的工笔人物画作品为战国时期的《人物龙凤帛画》。工笔人物画在经历了战国、秦、汉的萌芽,至魏晋时期已经成熟,至唐代迎来了中国工笔人物画的顶峰。其间涌现出了众多的工笔人物画
-
洛阳魏晋时期墓葬陶俑雕塑艺术综述
-
作者:
俞磊
来源:
艺术时尚(下旬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俑
洛阳
雕塑
魏晋
-
描述:
通过对洛阳魏晋时期墓葬陶俑的系统梳理。从雕塑艺术的角度,总结出洛阳魏晋时期墓葬陶俑的艺术特点。点明了这一时期的陶俑为便于生产逐步简化动态,不断追求细节写实刻画的发展轨迹。结合雕塑的技法和工艺
-
中意雕塑对话:灵出魏晋 形遇复兴 中国/徐彬VS 意大利/莫罗
-
作者:
秦竩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语言
意大利
中国
文化艺术
莫罗
艺术交流
对话
魏晋
-
描述:
中国与意大利同是文化艺术繁荣之地,广州玛纪董事长湛玉娟女士基于架起中意文化_艺术交流桥梁的理念,将意大利的艺术品引入国内,用中式的诗意风雅对话意式的人文气息。2013年12月12日在广东省博物馆开幕的“中意雕翅展”让当代的中国与意大利艺术作品形成对话,以精彩的雕塑语言诠释中意文化相似而又相别之处。
-
当前中国油画创作之我见
-
作者:
刘志云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魏晋壁画
心理性传达
图式资源
中国油画
-
描述:
其建设性的绘画观念往往来自于西方。故而,本文在此提出当代中国油画创作应把目光转向中国悠久的绘画传统——魏晋壁画的图式资源,在魏晋壁画图式资源的开发的基础上进行深层心理因素阐发的探究,以期创作出有生命力的中国当代油画作品。
-
从女史箴图追魏晋风度之美
-
作者:
周小楠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英博物馆
顾恺之
女史箴图
魏晋之风
春蚕吐丝
-
描述:
魏晋五彩缤纷的人格即静的玄想我们从《女史箴图》中慢慢体会,此画作亦有对哲学辩证的思考,出于东晋画家顾恺之之手。宋徽宗时期的《宣和画谱》亦认为是顾恺的原作。然而一直到清代中期,有学者提出这幅《女史箴图》是唐代画家的临摹本,今学界持此观点的人很多。深入研究一下《女史箴图》的创作技法以及美学艺术思想。
-
河西走廊魏晋墓室壁画砖饰艺术研究——以高台县骆驼城遗址为例
-
作者:
冯芳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像砖
艺术价值
魏晋墓室
画像石
建筑装饰
骆驼城
-
描述:
魏晋时期的画像砖墓集中发现于甘肃河西走廊的中西部地区,其中,高台、酒泉、敦煌地区的壁画墓和画像砖墓不仅最为集中,而且数量最多,时间延续最长,在我国古代壁画和画像砖艺术中独树一帜。高台骆驼城魏晋墓葬
-
《美的历程》
-
作者:
李泽厚
来源:
收藏与投资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插图本
儒道互补
《美的历程》
魏晋风度
殷周
汉画像石
汉赋
-
描述:
”,楚辞、汉赋、汉画像石之“浪漫主义”,“人的觉醒”的魏晋风度,六朝、唐、宋佛像雕塑,宋元山水绘画以及诗、词、曲各具审美三品类,明清时期小说、戏曲由浪漫而感伤而现实之变迁等等重要观念,多发前人之所未发
-
中国史前至魏晋时期雕塑形式的发展
-
作者:
沈志野
来源:
商情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史前
夏商周
秦汉
成因
魏晋
-
描述:
展开中国古典雕塑自夏商周、战国、秦汉至魏晋南北朝不断发展变化、自我完善的历程,为研究中国古典雕塑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帮助与参考。
-
浅析谢灵运山水诗的雕琢之风
-
作者:
贲鸿雁
来源:
长城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心雕龙
雕刻
诗歌结构
语言功能
谢灵运山水诗
文学史
诗品
历史价值
诗运转关
魏晋
-
描述:
谢灵运山水诗是魏晋诗坛一道独特的风景,许学夷在《诗源辨体》中说:"五言至灵运雕刻极矣……自然者十之一,而雕刻者十之九","其体尽俳偶,语尽雕刻,而古体遂亡矣。"雕刻或曰雕琢是大榭诗歌的典型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