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参透“空白期” 瓷艺流清晖:试论明代正统、景泰、天顺青花瓷画艺术(下)
作者: 曹淦源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画   装饰特点   正统   人物故事   装饰特征   明代   瓷画艺术   瓷艺  
描述: (三)空白期青花瓷画独特的装饰特征空白期新颖的瓷画有三大装饰特点。1.题材新颖——人物故事图、孔雀牡丹图、云山楼阁图,令人耳目一新。明代初期青花常见植物、动物(龙凤、鱼藻)吉祥纹样,偶见有庭园仕女图,但人物在图画中不占突出地位。
童嬉轶趣瓷画来:明代民窑青花瓷器婴戏纹饰浅识
作者: 邱玉春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器   嘉靖   纹饰   明代   瓷画   民窑  
描述: 明代民窑青花瓷器中的婴戏纹饰,最早出现于永乐、宣德朝。成化至嘉靖期间,此种纹饰逐渐增多,到天启、崇祯时已成为一种主要纹饰,较多地表现在青花瓷器上。
扬州出土河南巩县唐代下青花质疑
作者: 张福平   张晓峰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雍正时期   清代   龙纹   纹饰   造型   装饰   釉面   毛发   青花   瓷器  
描述: 扬州出土河南巩县唐代下青花质疑
明代青花瓷上的暗刻花和印花装饰
作者: 伍秋鹏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装饰效果   约定俗成   明代   印花   装饰手法   明清时期   花纹图案  
描述: 暗刻花,是明清时期瓷器上的一种常见装饰手法。一般是用较细的锥尖状工具,在器物的坯胎表面浅刻出花纹图案,施釉后入窑烧制,烧成后花纹位于釉下,呈现若隐若现的效果,因而习惯上被称为暗刻花。但从实物观察而言,这种装饰应称为暗划花才准确(因已约定俗
甘园瓷话.历代青花题记,款识与毛笔的关系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装饰效果   约定俗成   明代   印花   装饰手法   明清时期   花纹图案  
描述: 甘园瓷话.历代青花题记,款识与毛笔的关系
永、宣盖罐比较与断代
作者: 兰亭   赵聪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永乐   纹饰   断代   青花   宣德  
描述: 永乐和宣德时青花盖罐很多,本文所说的盖罐,特指宝珠钮、拱盖、直口、溜肩、鼓腹、浅圈足的一种青花盖罐。这种青花盖罐应都有盖,从图录看,有的没有,当是遗失了。这种盖罐最小的高8.7厘米,最大的高35.3厘米,还有高16、18、19、21、22、24、25余厘米等多种,青花纹饰也多种多样。
藏鉴有约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装饰   青花   笔法  
描述: 栏目主持:王蔚华鉴定:《收藏界》文物古玩鉴定专家向专家借双慧眼给藏品讨个说法专家依据藏品照片得出鉴定结论,仅供参考。照片鉴定每件收费50元。如需刊登交流,另加刊登费100元。青花筒式炉筒式炉又称三足尊式炉,流行于宋代至明代,因炉身作筒状而得名。筒式炉源于汉代的奁,因此也称为奁式炉。此炉身上部绘佛八宝纹,分别是法轮、法螺、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盘长结。下部绘
青花加彩瓷的装饰方法
作者: 暂无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彩瓷   釉上彩   纹饰   青花   装饰方法  
描述: 青花加彩的装饰分为釉下青花和釉上彩如何拼逗组合成画面纹饰和如何配合画成纹饰两个问题,前者是两者的拼逗形式,后者是两者的拼逗笔法。
近五十年以来广彩人物纹饰绘画风格的演变
作者: 梁正君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物纹饰   广彩   演变  
描述: 又有哪些特色?本文即在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广彩藏品的基础上,分析了近五十年以来广彩人物纹饰绘画风格的演变。
长沙窑
作者: 暂无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望城县   长沙市   釉下彩绘   西亚地区   长沙窑   装饰手法   国内外  
描述: 长沙窑窑址位于长沙市望城县书堂乡石渚湖附近。中唐后迅速崛起,衰落于五代。湘籍诗人李群玉《石》对其盛况有生动描述:“古爆晌闻。地形穿势,恐到祝融坟。”产品行销国内外,远及西亚地区。造型新颖。装饰手法以模印贴花、釉下彩绘或题以诗句为常见。长沙窑对宋、元彩瓷及青花瓷的影响很深。
< 1 2 3 ... 7 8 9 ... 43 44 4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