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饰】搜索到相关结果 839 条
-
试论现代粉彩山水画创作
-
作者:
陶强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艺术创作
景德镇
自然界
山水画创作
生活情趣
瓷画
自然景观
作品
粉彩
装饰形式
-
描述:
粉彩山水瓷画,是景德镇陶瓷艺术创作中具有独特装饰形式的画种,以色彩丰富、粉润柔和、秀丽雅致为特色。在粉彩山水作品中,既有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也有乡村田园渔、樵、耕、读的生活情趣。艺
-
景德镇民窑青花装饰题材刍议
-
作者:
邹继艺
邹蓓茹
来源:
南昌高专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装饰
题材
青花
民窑
-
描述:
景德镇民窑青花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卓越的艺术价值,在工艺材料、装饰载体、装饰题材、表现手法等多个方面都值得深入研究。本文着重探析景德镇民窑青花装饰的题材,力求从题材内容的表现形式分析景德镇青花装饰的内在意蕴。
-
解析元代釉坐红瓷装饰技法与意义
-
作者:
汪冲云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代釉里红瓷装饰技法意义
-
描述:
釉里红瓷始见于唐代,元代时复兴,是重要的传统釉下彩绘品种之一。其装饰技法丰富,有涂绘、线绘及综合装饰等,各具艺术特色。元代釉里红瓷具有釉里红瓷工艺成熟、促进景德镇进入彩瓷时代、浓郁的民族文化含义等意义。
-
浅谈民问青化的笔墨与韵味
-
作者:
邵艳红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民间艺人
用笔
景德镇
民间青花
陶瓷艺术
装饰
人民大众
艺术魅力
美术作品
-
描述:
在中国工艺美术作品中,景德镇民间青花瓷,以其素雅清秀,妙趣天成的艺术魅力,受到人们的推崇和喜爱.民间青花艺术从起源到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明代民间青花瓷,器型质朴,用笔简练,构图疏朗,装饰巧妙
-
粉彩陶瓷人物绘画之我见
-
作者:
徐圆圆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手法
景德镇
传统陶瓷
历史人物
人物画
主要表现
陶瓷粉
装饰题材
粉彩
装饰方法
-
描述:
粉彩是我国陶瓷的一种传统装饰方法,也是景德镇的"四大名瓷"之一。粉彩在传统陶瓷中的装饰题材和表现手法非常丰富,可分为人物、山水、花鸟、鱼藻、走兽、草虫五大类型。其中粉彩人物画只是这个庞大的体系中
-
徐国琴陶瓷艺术
-
作者:
吴德杨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景德镇
陶艺家
艺术风格
江西省
陶瓷艺术
国家级
工艺美术
-
描述:
徐国琴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景德镇美术家协会会员,景德镇女陶艺家协会理事,毕业于景德镇美术学校,后随著名大师王恩怀学习陶瓷装饰。经过多年不断的学习与探索,博众家之长,逐渐形成
-
浅谈陶瓷装饰在现代陶瓷中的运用
-
作者:
杨冰
盖亚新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装饰纹样
现代陶瓷
陶瓷艺术
唐宋时期
装饰艺术
彩陶文化
重要组成部分
工艺美术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中国的传统装饰艺术就像一部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在这样一个漫长的时空中我们也只能是艺海撷贝。陶瓷装饰艺术是中国工艺美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彩陶文化到汉代瓷器装饰,采用绘画、刻划等技法,以弦纹、水波纹
-
浅谈釉里红
-
作者:
胡英姿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思维
呈色
烧制
官窑
景德镇
牡丹
装饰瓷
元代
釉里红
青花
-
描述:
釉里红,历来被人们称为瓷中瑰宝,它以特有的那一抹艳红征服了所有的人。"釉里红"是元代江西景德镇创烧的一种釉下彩绘,它以铜的氧化物为着色剂,高温还原后呈现红色。釉里红与其他瓷器比起来,"釉里红"瓷器的烧制难度极高,对工匠而言更是极大的挑战。由于铜红料甚为敏感,制作过程中无论是底釉成分、铜红料比例或焙烧温度,都必须达到最精确的水平,稍有偏差,便往往导致其不能达到预期的一抹艳红。因此,"釉里
-
浅谈青花装饰的传承与创新
-
作者:
史丽婷
吴梅华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陶瓷装饰
景德镇
艺术发展
演义小说
色彩
烧成
陶瓷艺术
装饰艺术
传承与创新
-
描述:
青花装饰是景德镇陶瓷装饰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在万紫千红的彩瓷艺术中独树一帜。它是一种釉下经高温(1300℃左右)烧成,色彩能保持经久不变,且晶莹明静
-
当72遇到1 景德镇的救赎
-
作者:
顾力
Francois Gonse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生产
陶艺家
艺术大师
中国
装饰
价格
作品
拍卖行
景德镇陶瓷
瓷器
-
描述:
每年,全球瞩目的拍卖行的高价珍品,必有出自景德镇的官窑瓷器,这些没有个人名款、甚至很多连底款都没有的器物,以现代人最为在意的方式——价格,来使这个一千年来,始终是中国制瓷中心的城市蒙羞。
<
1
2
3
...
74
75
76
...
82
83
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