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饰】搜索到相关结果 781 条
-
浅谈古今陶瓷装饰
-
作者:
胡敏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艺技术
综合运用
陶瓷装饰材料
单色釉
艺术处理
艺术形式
重要组成部分
陶瓷器皿
装饰形式
装饰方法
-
描述:
陶瓷装饰是指从设计角度,根据大众的艺术需求,利用不同的陶瓷装饰材料和各种工艺技术对陶瓷制品进行艺术处理的总称。它是中国工艺美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装饰既可在施釉前对坯体进行,也能在釉上、釉下和对釉本身
-
浅谈陶瓷综合装饰艺术发展
-
作者:
何超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综合装饰
艺术发展
陶艺家
文化因素
装饰工艺
陶瓷文化
陶瓷艺术
完美结合
装饰艺术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陶瓷综合装饰艺术是陶瓷艺术与陶瓷的完美结合,它是由造型和装饰还有材料三个要素构成,包含着物质与精神的两重文化因素。陶瓷综合装饰艺术大致归纳起来可以分为颜色釉装饰、釉上彩装饰、釉下彩装饰等等。陶瓷综合
-
浅析青花写意牡丹随感
-
作者:
余学凡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和谐音
象征
构图
陶瓷绘画
造型
唐宋时期
装饰艺术
青花
牡丹花
-
描述:
在中国悠久的制瓷历史中,历代陶瓷绘画装饰,不论官窑或是民窑,都广泛使用寓意和谐音来象征吉祥的图案。青花写意牡丹始终是人们喜闻乐见的重要题材,以丰富的造型、富贵的象征、新颖的构图形式给人们以美的感受
-
论以陶瓷装饰为媒介的佛教题材的表现技巧
-
作者:
朱彬
来源:
科教文汇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媒介
佛教题材
表现技巧
-
描述:
佛教世俗化引起的中华民族审美表达和审美意识的巨大变化,涉及到许多文化领域,而以陶瓷为媒介的造型形象对佛教文化审美的承载,不仅仅是适合佛教文化传播需要的简单表现,而是许多文化因素综合发生作用的结果,尤其技术及技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浅谈宋代吉州窑黑釉瓷的装饰艺术
-
作者:
张钰淇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宋代
黑釉瓷
装饰
吉州窑
-
描述:
宋代是中国古代陶瓷发展的一个鼎盛时期,宋代名窑遍布全国。吉州窑是宋代南方的一座举世闻名的综合性瓷窑,以生产生活日用瓷为主,产品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俗风情,尤以剪纸贴花、木叶纹、窑变釉等装饰最具代表性,它将实用与艺术完美结合,充分展现出黑釉瓷深沉古奥的艺术魅力,让人回味无穷。
-
明末清初国画山水对陶瓷青花装饰的影响
-
作者:
任东方
郑健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末清初
山水画
陶瓷
理论著作
国画
南北宗论
明朝末年
青花装饰
-
描述:
一、明末清初的山水画发展——追求笔墨意趣的山水画 明末清初的山水画发展受到了明朝末年理论家董其昌的引导作用,董其昌在其理论著作中提到了“南北宗论”:《画禅室随笔》卷二,“祥家有南北二宗,唐时始分。画之南北二宗,亦唐时分也。
-
一花一世界
-
作者:
孙早
来源:
世界家苑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材料
色彩
装饰语汇
造型
民间传统
-
描述:
视觉上的绚烂很多来自幻想,就像现在流行的3D电影,为我们虚构出天马行空般的世界。在冰冷的冬天,想要在家铺满鲜花也并非难事,墙贴就是最直接的方式。用寻常的墙贴打造最意想不到的效果是需要想象力的,首先要认知其展现力不光是在墙上。在任何光滑平坦的表面上都可以呈现出不干胶乙烯基贴的魅力,如窗户、镜子、面盆、家具、天花板,甚至地面。 在局促的卫生间里,把贴花从地面攀援到立柜、面盆、墙面、镜子,一直延伸到天花板,这样就从平面变化为立体的效果,花枝曼妙的姿态也可以尽收眼底。
-
潮流印花
-
作者:
赵媛
来源:
世界家苑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色彩
室内装饰
应用
-
描述:
冷意入侵,我们的神经已经稍感麻木,为抵御即将冷冻的状态,我们期待不同形态的花朵图案产生热烈的碰撞,在大大小小印花的喧闹组合中庆祝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精美的印花与家具结合,给冷静的空间注入热情的血液,喧闹、灿烂着整个冬季! 简约轻奢华 斑斓的色彩以饱满的情绪重组,产生美轮美奂的视觉冲击。馥郁的孔雀蓝带着优雅的贵族气质,轻松的色彩吹起一阵优雅的奢华风。
-
家,因爱而生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世界家苑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色彩
室内装饰
应用
-
描述: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拥有爱的人都想用家来盛放它。每个人对爱都有不同的注解,2013年的情人节,“爱”的内涵被放大。有人为爱建造一座色彩博物馆,有人为爱寻觅一块温情的栖息地,有人为爱开辟一处原创工作室
-
中国佛教石窟雕塑艺术漫谈
-
作者:
张红萍
来源:
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
装饰性
雕塑艺术
雕塑空间
线条
佛教造像
传统雕塑
造型方法
菩萨
供养人
-
描述:
龛壁上。本尊佛两旁的弟子、菩萨等形象多类似的圆雕形式表现出来,而供养人的形象则多被绘在墙壁之上,龛楣绘有装饰性的花朵或飞天,窟内整个墙壁描绘着佛教故事的情节、场面。形成有主有从、有衬托、有照应、有节奏
<
1
2
3
...
32
33
34
...
77
78
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