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饰】搜索到相关结果 221 条
-
日用陶瓷的装饰
-
作者:
张万胜
来源:
山东陶瓷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丝网印花技术
日用陶瓷
釉下彩
青花
彩绘工序
装饰方法
-
描述:
日用陶瓷的装饰方法很多。除了造型起一定装饰作用之外,许多装饰方法主要是在彩绘工序进行的。传统的装饰方法不胜枚举,新的装饰更是日新月异。在传统的装饰方法中,主要是青花和釉下彩、古彩、粉彩。新的装饰方法有新彩、喷彩、腐蚀金、贴花、丝网印花、釉中彩和釉彩等。
-
日用精陶釉下彩缺陷分析
-
作者:
叶军志
来源:
山东陶瓷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日用精陶
缺陷分析
日用陶瓷
釉下彩
装饰
-
描述:
在日用陶瓷行业,日用精陶以其装饰方法丰富多彩而立于不败之地,釉下彩是其主要装饰方法。本文就日用精陶釉下彩的主要缺陷的产生原因及其解决措施作如下分析,供同行参考。
-
日用精陶釉下彩烧成工艺技术的改进
-
作者:
张继国
来源:
山东陶瓷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手绘添加剂
日用精陶
二次烧成
釉下彩
装饰
-
描述:
日用精陶釉下彩产品因其装饰手法多样、色彩艳丽、铅镉溶出低、易于工艺控制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国际市场和陶瓷出口企业的欢迎。但是,由于能源价格的不断攀升造成精陶釉下彩产品的成本不断提高,大大降低了陶瓷产品
-
感受金属雕塑的魅力
-
作者:
暂无
来源:
资源与人居环境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室内装饰
居住环境
色泽
金属雕塑
-
描述:
谁说只有色泽温暖的布艺、陶器,才能成就简约舒适的居家环境,日渐增多的金属饰品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受到越来越多人的瞩目。
-
清康熙黄地珐琅彩碗与民国仿品
-
作者:
王健华
来源:
紫禁城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造办处
彩瓷
画珐琅
官窑瓷器
装饰瓷
瓷胎
胎质
绘画
清代宫廷
真品
-
描述:
我国最早用彩斑装饰瓷器始于西晋的褐斑青瓷,此后历经隋、唐、宋、元,发展至明清时期达到历史的高峰,出现了色彩纷呈,百花争妍的新局面。在这群芳吐艳的百花园中,有一枝最美丽芬芳、典雅高贵的奇葩——清宫珐琅
-
奥地利邮票精品《朱棣斯Ⅰ》的背景故事
-
作者:
吴凡
来源:
集邮博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装饰风格
镶嵌画
艺术品
邮票
精品
古典艺术
东方艺术
朱棣
美术馆
油画
-
描述:
奥地利邮政于2003年10月10日,发行了奥地利美术馆馆藏艺术品(第1组)小型张一枚。内容为油画《朱棣斯Ⅰ》(因画家同年还画了另一幅《朱棣斯》故分Ⅰ、Ⅱ)。此画以其富于东方艺术神韵的装饰风格与西方古典艺术的完美结合,加以邮票制作的影写加雕刻的手段,在今年5月波兰克拉科夫举行的第4届国
-
编者的话——破译西亚元青花
-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清代
德化
开放
生机
典雅
明代
装饰艺术
艺术魅力
艺术特色
-
描述:
编者的话——破译西亚元青花
-
内蒙古出土之元代青花瓷
-
作者:
赵爱军
来源:
收藏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清代
德化
开放
生机
典雅
明代
装饰艺术
艺术魅力
艺术特色
-
描述:
内蒙古出土之元代青花瓷
-
情境养生说画疗
-
作者:
雁如
来源:
绿色中国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画
情境养生
门神
装饰画
-
描述:
画、图案、标记和色彩等,都能被目光扫描成特定的想象信息。想象信息传递给大脑后,能引起某种意识和情感,甚至影响大脑与身体各部分的联系。可以说,人类除饮食居住外,这种奇妙的视觉、心理和情感的“联觉想象”效应,是人类发现和运用得最早的一种健康手段,也是建立“视觉美学“的一块基石。 史学家认为,古今绘画,特别是远古的神像、图腾等,无不被统治者蒙上特定的政治或宗教色彩,但它最初作为祛病驱邪、吉祥欢乐的用途却永久保留着。赫.斯宾塞曾说过:没有油画、雕塑、音乐、诗歌以及各种自然美所引起的情感,人生乐趣就会失掉一半,就会给各种疾病的入侵洞开门户。
-
制作皮贴画,小手工赚大钱
-
作者:
毕灵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制作技术
艺术欣赏
国内首创
质感
休闲娱乐场所
会议室
环境装饰
设计造型
文化品位
皮革
蒙娜丽莎
手工
贴画
市场前景
浮雕效果
收藏价值
工艺品
-
描述:
一.市场前景 艺术皮贴画系国内首创工艺品,以各种色彩斑斓的皮革为原料,巧用皮革的纹理与质感,采用浮雕般的设计造型,经手工精细制作而成,集装饰、艺术欣赏、收藏价值于一体,兼有油画的高雅文化品位。它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