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浅谈墨西哥古代陶器和中国原始陶器
作者: 高扬   李伟   来源: 佛山陶瓷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墨西哥古代陶器   纹饰   造型   中国原始陶器  
描述: 本文从介绍陶器的起源及发展入手,通过对古代墨西哥陶器与中国原始陶器的造型、纹饰装饰色彩的比较与论述,从中发现:两种文明虽地处不同的大洲,时间上亦有早晚,但它们共同体现了质朴的美感,给人类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浅谈图腾崇拜在陶瓷装饰中的应用
作者: 袁洁   来源: 佛山陶瓷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象征   图腾崇拜   淳朴  
描述: 在彩陶装饰中的应用,以至后来发展为在陶瓷装饰中广为应用的以龙、凤图腾为主的吉祥纹饰,同时介绍了图腾崇拜在现代的延伸,以及图腾崇拜所体现的象征性和淳朴的装饰风格。
古今陶瓷婴戏纹饰浅议
作者: 何中锋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   磁州窑   纹饰   景德镇窑   长沙窑   宋元时期   装饰方法   耀州窑  
描述: 婴戏纹饰指描写儿童嬉戏、玩耍的画面,又称婴戏图或耍娃娃,是瓷器装饰中人物类的传统题材。始见于晚唐长沙窑所绘青釉褐彩婴戏纹执壶,经宋元时期磁州窑、耀州窑、定窑、介休窑、景德镇窑等窑口的发展。明清两代婴戏纹饰在瓷器装饰中达到
是谁描绘了元青花?:文人画家的参与和伊斯兰的影响
作者: 方李莉   来源: 新华月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元青花   文人画家   艺术发展   描绘   景德镇窑   装饰艺术   伊斯兰  
描述: 若论陶瓷的装饰艺术,在元代以景德镇最为有特点,尤其是景德镇青花瓷的出现,基本奠定了明清时期中国陶瓷装饰艺术发展的方向与基础。因此,尽管元代的景德镇窑瓷器种类较多,但对后世影响最大并最具艺术特色的,还应当是元代的青花瓷。
小资过时了
作者: 暂无 来源: 好同学·启迪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元青花   文人画家   艺术发展   描绘   景德镇窑   装饰艺术   伊斯兰  
描述: ,打破小资固定路线,在小资高潮到来以前将自己包装成特立独行的并孤立于满世界乱窜的小资以外的另类被遗忘的群体——遗老。 小资的固定服饰已经被阿玛尼和圣罗兰垄断了,一眼望去,凡是口里叼着古巴雪茄
千万别给我带特产
作者: 暂无 来源: 生活文摘·智慧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元青花   文人画家   艺术发展   描绘   景德镇窑   装饰艺术   伊斯兰  
描述: 文/郑涛 大学毕业后,我应聘到一家港资企业。出乎我的意料,老板非常器重我,让我担任市场部经理。 上班第一天,我坐在宽敞明亮的独立办公室里,有点恍然如梦,还有点不知所措。后来我一想,不如叫个下属进来了解一下公司吧,于是我一个电话,把设计小李叫进了我的力公室。 我刚刚上任,又没有什么资历,还是随和点,先随便聊聊吧。我问小李: “你是哪儿人啊?”小李毕恭毕敬地回答道:“我是山东德州人。”德州的扒鸡最有名,这我是知道的,所以我就没话找话地说: “你们德州的扒鸡那是相当有名啊,色鲜味美、五香脱骨,在清朝乾隆年间,德州扒鸡还被列为贡品呢。”小李一愣,然后便点着头说:“是啊,是啊,这不快五一了吗,我回老家的时候一定带两只来,让您尝尝。”瞧这事闹的,我这不成了旁敲侧击索要贿赂了吗?我得解释一下,我赶紧摆手说: “我只是随口一说罢了,你千万不要误会。”小李笑了笑说:“我懂的。” 小李其实没懂,五一归来,还是给我带了两只德州扒鸡。小李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回来的时候.拿的东西多,所以我只给您带了两只扒鸡,您别见怪啊。”我坚决不收,但是小李更坚决,把扒鸡往我手里一推,一溜烟跑了。 这件事让我郁闷了好一阵子,后来我请小李吃了一次饭,才总算是找到了平衡点。 通过这件事,我感觉我的职场经验太少,有必要找职场老人好好学习一下。市场部的赵姐是一名老员工,她一定深谙职场之道。 一天下午,手头没什么要紧的工作,我把赵姐叫到了我的办公室。我把小李多心给我送扒鸡的事给赵姐说了,我说:“瞧这事闹的,真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啊!”赵姐分析道:“这也不能怪小李,好多领导都是喜欢旁敲侧击的。”接下来,赵姐给我讲了一些职场规则,我感觉受益匪浅。 没过多久,端午节放假。假期结束后,赵姐把一套高档白瓷茶具送到了我的宿舍,我摊开双手说: “你这是什么意思嘛赵姐?”赵姐笑了笑说: “端午节我回了趟老家,我老家是景德镇,我们那儿产白瓷。这一套茶具也值不了几个钱,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嘛。”我想推辞,但是赵姐也不给我机会,一转身,逃也似的出了我的宿舍。 这事也让我很郁闷,后来我送了赵姐一套纪念邮票,才算是心理平衡了。 我觉得这事挺严重,要是长此以往,我的形象就毁了,还是澄清一下吧。我把市场部的全体员工叫到我的办公室,开了一个小会,我说:“你们不用有意揣摩我的意思,我一跟小李聊他家乡的扒鸡,小李就给我送扒鸡;我把小李的事跟赵姐一说,赵姐又送我她老家的白瓷。我这个人很耿直,没城府的,你们千万不要胡乱猜度。” 接下来的三个多月,再也没人偷偷摸摸来敲我的宿舍门,我觉得会议很成功,我的心情很顺畅。 月饼广告渐渐多了起来,我一想,中秋节快到了,我又一想,且慢,这几个月没入登门不会是因为没有假期,大家都没回老家的缘故吧!不行,我得敲敲。 中秋放假前,我给他们打预防针,我说:“中秋节马上就要到了,大家都要回老家跟家人团聚了,我提醒大家一下,千万别给我带地方特产,谁带我跟谁急啊!”大家笑呵呵地看着我,一边点头,一边异口同声地说:“我们懂!” 中秋假期结束后的第一个晚上.我的宿舍门平均每半小时被敲开一次,绍兴的小马给我送来了一箱陈年黄酒;通化的大张给我送来了两颗野生人参;杭州的老刘给我送来两袋上等龙井…… (吴军摘自《喜剧世界》2010.09)
经典背后 《闪闪的红星》拍摄前后
作者: 崔斌箴   来源: 老同志之友·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元青花   文人画家   艺术发展   描绘   景德镇窑   装饰艺术   伊斯兰  
描述: ,果然一狠心张口猛咬了刘江一下,疼得“胡汉三”大叫,表演非常逼真…… 1974年初秋,《闪闪的红星》被确定为向国庆25周年献礼的重点片。10月1日,在全国正式上映。影片产生了巨大的轰动效应,红遍
信息荟萃 信息18则
作者: 暂无 来源: 金秋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元青花   文人画家   艺术发展   描绘   景德镇窑   装饰艺术   伊斯兰  
描述: ,体内长期缺硒的乙肝患者转化为肝癌病人的危险是其他人群的202倍。 ◆4月1日起,新版《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计分分值》将在全国统一正式施行。 ◆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近日成功筑底
“同国桢陶艺馆”在安仁开馆
作者: 洪秀明   来源: 上海工艺美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元青花   文人画家   艺术发展   描绘   景德镇窑   装饰艺术   伊斯兰  
描述: 前不久应邀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松坚和笔者从广东佛山市赴革命老区——湖南郴州市安仁县参加了“周国桢陶艺馆开馆仪式暨2009中国安仁国际陶艺交流节”活动。该县是个以农业为主的县,财政实力还不算很强,却在近期投资2000万于永乐江畔建设了包括周国桢陶艺馆、国桢艺术广场以及其它公共配套设施重点项目。而举行开馆仪式时尽管下了阵雨,但馆内、馆外仍然人山人海,这给出席开馆仪式的国内外嘉宾们留下特殊印象。集文化交流室、作坊、作品展览区为一体的陶艺馆共分3层,总建筑面积达2700平方米,收藏了周国桢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以及中外艺术家作品200余件;当地媒体评议“是安仁文化艺术殿堂的里程碑”。 众所周知,1931年8月出生于安仁县的周国桢坚持探索陶艺多年,其创作的《弹弓手》、 《独立》、 《雪豹》等众多作品得到国内外美术界的高度评价,被誉为“中国当代陶艺发展的一面旗帜”。他曾先后担任中国美协理事,江西美协副主席,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委,荣获国务院特殊津贴。英、美等三家国际名人中心将其列为“世界名人”;英国剑桥世界名人中心授予其“世纪勋章”;个人传略被收入《世界华人文学艺术名人录》等各类书刊。此次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陶艺馆在家乡落成,使得年逾七旬的艺术家完成了叶落归根的心愿,更为安仁带来了一场高水准的艺术盛宴。现今,客居景德镇多年的游子回到久别故乡,带来他的毕生作品、带回了荣誉同时成为安仁的骄傲! 那么,安仁县委、县政府为何会想到建周国桢陶艺馆呢?笔者在两天活动安排中走访过周国桢旧居、查阅了《安仁县志》,素有“神农故郡、仁者之乡”美誉的该县独创的民间手艺——“米塑”,造型栩栩如生,被称为陶艺的前身。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使安仁成为一块诞生艺术巨匠的沃土,孕育了一代代艺术家。当地人民也以周教授为荣,建设周国桢陶艺馆恰是挖掘和打造当地文化旅游产业、实施建设文化强县的战略之一;标志着作为“陶艺之源,大师故里”的安仁县在彰显它的优势吸引力和影响力、抢抓机遇顺应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趋势,大兴文化建设之风,要把安仁打造成湖南省乃至全国的特色文化品牌。周国桢本人接受采访时感动地说: “我是从安仁走出来的,现在发挥余热为家乡的文化发展做一点有益的事情。” 确实,文艺晚会上周教授亲自给“县米塑大赛”的7名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奖金和为“国桢艺术学校”授牌,正是他以实际行动支持该县,推动优秀民俗文化走向市场、走向世界的重要举措。 “米塑”, 《安仁县志》有记载:每年元宵节,该县无论城乡,家家户户都会将上等晚稻米经过特殊加工制成粉胚,然后捏塑成各种动、植物模样,再用中草药制成的颜料点缀,蒸熟制成,俗称“琢鸡婆糕”。它是千百年来安仁人自发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民间风俗文化习惯,也是一种集美学价值、人文价值、社会价值于一体的民间工艺美术,该县已把“米塑”这一传统习俗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周国桢曾经师从的名家之一、著名动物雕塑艺术家周轻鼎正是安仁人,同属受米塑文化熏陶的典型代表,艺术爱好均起源于儿时学傲“米塑”打下基础。近年来,当地一些手艺高超的民间艺人抓住市场信息,把“米塑”上升为“民间工艺品”的高度,精心包装“米塑”成为走向市场的“艺术精品”,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据悉有一农户靠“米塑”手艺,供养了两名大学生。 版画家、安仁县委书记邓党雄则强调:周国桢是该县本土文化所培养出的一位世界级艺术大师,以他命名的艺术广场具有国际性价值,也是走向艺术强县的一个起点。安仁计划在县城建设时代艺术广场、计划把美丽的永乐江畔建设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艺术走廊,热情欢迎周教授的学生和全世界陶艺家们参与。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相信随着安仁周国桢陶艺馆的开馆以及国际陶艺交流节召开,必将促进传统陶艺与现代艺术有机融合,实现陶艺文化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周国桢陶艺馆能成为国际陶艺界一个非常重要的交流平台。”笔者认为安仁建造“周国桢陶艺馆”的意义也就在这里,或许还能给正在挖掘和打造各地文化与旅游产业的人们一些启迪吧。
浙南廊桥上的凤凰部落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国家人文地理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元青花   文人画家   艺术发展   描绘   景德镇窑   装饰艺术   伊斯兰  
描述: 浙南,辖丽水、温州两大区域偏缀于浙江省南端的绵绵山区之中。自古以来,浙南都迥然异于浙江其他地方,它脱去了平原水乡所特有的繁华温婉,却以一种更为隐逸、高贵而神秘的人文气质款款呈现于世人眼前。若要走进浙南,首先就要了解这里三个最美丽的标志——廊桥、畲族与古村落,可以说,它们是从血脉到肌理,深刻展现了浙南大地的美与沧桑。山陵的廊脉 浙南廊桥之谜 不同于浙北的平原地势,浙南的地貌用“八山一水一分田”来描述最恰当不过,这种群山连绵、沟壑纵横的地势,让浙南人脚下的路途永远崎岖难行。同时,这里又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湿润多雨,地面水流纵横。于是在多山多水的浙南,便出现了一种美丽又实用的符号——廊桥。建有廊屋的桥,它既能跨越山涧溪河,又为途经、歇脚的旅人遮挡了山中的风雨。今天,整个浙南地区还保留着数百座廊桥,其中横亘在泰顺、景宁、庆元3县境内的廊桥,分布集中、造型古朴,集浙南廊桥之大成,它们就像一根根血脉,让浙南的山陵不再孤绝,让这里的山山水水相融连绵成一体。 事实上,廊桥的原创地并不是在浙南,它的身影最早是出现在《清明上河图》之上,被称作“汴水虹桥”。但是,随后宋王朝的覆灭,让这种独特的桥梁形式从中国历史上神秘地蒸发了。直到上世纪70年代,桥梁专家偶然间发现,浙南廊桥竟然完整复原了那座消失近千年的“汴水虹桥”,于是,围绕着浙南廊桥的来历与制造者的谜团,引来了各种各样的猜测…,. 凤凰部族降落的地方景宁畲族的“密语” 据考证,生活在浙南的主要姓氏均来自于外省人的迁入,这也是浙南有别于浙江其他地方的原因之一。在这些外来客中,最著名的就是由广东经福建等地迁来丽水景宁的畲族。这个族群在公元766年首次踏入浙南,他们的到来将一股新鲜气息注入到这片山水间,给予了浙南一种更加高贵、神秘又奇异的风姿。 畲族认为,自己的祖源是在那遥远的广东潮州凤凰山上,而整个族群也和神乌凤凰有着不解之缘。为了让后代族民永不忘祖,族中女子从出嫁到入葬都身穿华丽的“凤凰装”,被尊为浙南最高贵的一群女人;而族中代代流传的一种“密语”,不仅让子孙与祖先紧密相连,更让浙南的山水深处,悄然流动着—份不可言说的神秘…… 抚触到浙南的肌理寻找“隐士”碗窑村 整个浙南的版图,其实是由一个个独立于山间水畔的小村镇组成的。今天,这些村镇仍是浙南的主体,它们如细胞般为整个浙南提供了生生不息的活力。同时,也只有走进这些浙南的古村落,才算深深地抚触到了这片大地最细腻的肌理。 地处温州苍南县西部的碗窑村,堪称浙南古村落的代表之一,它的独特在于这座古村历经300年沧桑起落,仍“活”在最原始的状态中——村民们依旧保留着过去的生活方式,传承着古法制瓷工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恍然间不知山中甲子…… 碗窑村曾有过辉煌如梦的前世,第一代村民是从福建迁来的巫姓家族,他们凭借自己带来的制瓷技艺,以制、贩瓷器为生,很快引吏碗窑村在浙南地区声名鹊起。到清乾隆年间,碗窑村的陶瓷生产达到极盛时期,从这座山村出产的瓷器,甚至可以与江西景德镇、浙江龙泉两大官窑媲美,引得天下商贾纷沓寻来。这样的辉煌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才凋零。窑火熄灭,古村仿佛重回“桃花源”,又变得一片平寂怡然,与浙北那些喧嚣的古村镇形成了鲜明对比,于是,人们将“世外隐者”的称号送给了碗窑村,也送给了珍藏起无数古村落的浙南大地!
< 1 2 3 ... 356 357 358 ... 359 360 36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