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中国石窟造像的转折点——须弥山石窟
作者: 高岭   来源: 中国国家地理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须弥山石窟   佛教   雕塑工艺   中国   石窟造像  
描述: 除了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丝绸之路上还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石窟,它们也都记载了历代王朝对佛教的诠释和雕塑工艺的造诣。以佛家谶语“须弥”为名的须弥山石窟,就是其中的一个主要代表。
天枢——我国古代一种纪念碑样式
作者: 李松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寺塔   《大唐新语》   天枢   宋真宗   铜柱   舍利塔   武则天   宝幢   须弥山   真珠  
描述: 由真珠舍利宝幢引出的联想 在全国出土文物珍品展览中,展出了1978年在苏州瑞光寺塔第三层塔心窖穴内发现的真珠舍利宝幢(图1)。 这座宝幢制成于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1013)之前,距今已近千载了。它是一件制作至为繁复、精巧的纪念性雕塑模型。
走进“宁夏敦煌”
作者: 探讨   来源: 华人时刊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须弥山石窟   石窟艺术   卢舍那佛   云岗石窟   宁夏   龙门石窟   西北黄土高原   敦煌   武则天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描述: 须弥山石窟,这座1400多年前开凿的艺术宝库,曾得到明朝皇帝英宗的赐名;这里的一个弥勒大坐佛,比云岗石窟中最大的十九窟坐佛和龙门石窟的奉先寺卢舍那佛还高;这里的“一佛二菩萨造像”,堪称北周造像雕塑精品,中国罕见——
高棉王国的遗珠
作者: 郭小溪   来源: 世界博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棉   所在地   百合   佛教   吴哥窟   引人注目的   遗珠   砂岩   王国   须弥山  
描述: 吴哥是独一无二的,宏伟壮观的雕像和优美生动的飞天女神阿帕莎喇浮雕装点着吴哥的神庙。这一地区最引人注目的吴哥窟,被种满百合与莲花的沟渠包围着。五座菠萝状的砂岩尖塔,代表着位于海洋中的佛教众神所在地——须弥山
宁城大明塔的佛像
作者: 陈术石   佟强   来源: 中国文化遗产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观世音   灵塔   辽代   如来   金刚   广济寺   佛像   左手   须弥山   菩萨  
描述: 宁城大明塔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大明镇辽中京遗址内城的正南门阳德门外东侧。辽中京遗址俗称大明城,因此人们习惯上称此塔为大明塔。该塔筑于高约5米的夯土台基上,为八角十三层密檐式实心砖塔,通高80.22米。塔座为须弥座,塔身八面,外角雕砌八根塔形倚柱,上方阴刻八大灵塔名号,下方刻密宗八大菩萨名号。每面中辟券龛,内雕坐佛,正面龛外侧高浮雕
来自高棉的神秘微笑
作者: 暂无 来源: 重庆与世界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话故事   柬埔寨   天堂   神秘   吴哥窟   浮雕   高棉人   建筑   须弥山   微笑  
描述: 吴哥窟柬埔寨,丛林,一个隐藏了四百年的秘密……吴哥窟,微笑,一张持续了一千年的笑脸……所有的这一切,都源自一个非凡的王朝,一个非凡的人物,史事巨变、沧海桑田,岁月的洗礼让吴哥的奇迹延续至今,那种感动和震撼,不亲临其境不足以感受。
十字杵纹:青花上的平安符
作者: 瑜韵   来源: 中华遗产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器   元明清   仙人   金刚   平安   法器   须弥山  
描述: 。这杵可不是家里捣蒜用的石杵,也不是药铺里常见的铜杵,而是源自异国的神兵法器。卉印度传说,有一位饮酪仙人,一生隐居在须弥山,潜心修行。临终坐化之际,饮酪仙人发下誓愿,愿身躯化做不坏之金刚。天神们见他虔诚,于是助他达成夙愿。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