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诞生的前后
作者: H·马什科甫泽夫   龙圣明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巡回画派   观众评价   俄罗斯   美术学院   青年画家   现实主义绘画   伊万诺夫   巡回展览画派   绘画技能   车尔尼雪夫斯基  
描述: 1858年,彼得堡美术学院举办了一个画展。其中阿历克山德拉·伊万诺夫展出了他的油画《救世主显灵》,克拉姆斯柯依聆听了伊万诺夫在自己的画前向人们进行的解说,而观众评价歧见纷纭。学院的一些教授及其同观点的人漫骂这种现实主义绘画,而青年们则热情地欣赏他。报刊媒体在一段时间里掀起了激烈的论战。此时伊万诺夫先生突然意外染病并且仅仅三天便死去,从而使争论更为轰动一时。他的画长久地吸引着青年画家们的重视。克拉姆斯柯依代表了整个青年的倾向评价道:“您的绘画将成为学派,为此这些活跃分子将壮大起来,而且他们同样又以指导更多的少年一代为使命……是的,你的绘画是为了画家而存在的!”同时,克拉姆斯柯依还表达了令他自己都感吃惊的新观点:“尽管跟典雅的形象告别很令人遗憾和忧伤,但画家应该遵从人民的爱好而放弃自己的偏好。”伊万诺夫的绘画植根于世界艺术的传统以及同样重要的对于真实的大自然进行孜孜不倦的探讨。克拉姆斯柯依恰恰是在这两方面与伟大画家的创作极其相似而显得难能可贵的。这种最有力的影响来自
谈谈科技书刊的插图
作者: 何宏   来源: 编辑学刊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黄金分割律   美术编辑   科技插图   说明文   科技书刊   科学内容   绘画造型   造型艺术   艺术魅力   车尔尼雪夫斯基  
描述: 无美的观念。是否确实如此?我以为:否!俄国著名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提出“美是生活”的著名论断(《生活与美学》),法国雕塑家罗丹也说:“美是到处都有的”(《罗丹
论喜剧与喜剧美的形态
作者: 周安华   来源: 江苏社会科学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喜剧情境   幽默喜剧   喜剧美   黑格尔   审美主体   喜剧性格   滑稽可笑   讽刺喜剧   车尔尼雪夫斯基   喜剧语言  
描述: 认识和把握喜剧美的形态对我们创造更富有意味的人类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宜剧性的涵又喜剧的外部特征是引人发笑,内部机理是滑稽,然而,可笑性、滑稽性并不等于喜剧性。那些偶然性的、无甚意义的、庸俗低级
试谈《我的空中楼阁》的对照手法
作者: 吴丽卿   来源: 丽水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的享受   艺术构思   中学语文教师   台湾作家   修辞方式   对照手法   读者感受   车尔尼雪夫斯基   写景散文   《我的空中楼阁》  
描述: 台湾作家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写景散文。作家把本为司空见惯的山间小屋描写成玲珑剔透的艺术品,给人一种舒心惬意的美的享受,这其中原因,除作者深厚的艺术涵养,颇具匠心的艺术构思,用词极其丰富、准确、生动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出色地运用了“对照”手法。
试谈《我的空中楼阁》的对照手法
作者: 吴丽卿   来源: 丽水学院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的享受   艺术构思   中学语文教师   台湾作家   修辞方式   对照手法   读者感受   车尔尼雪夫斯基   写景散文   《我的空中楼阁》  
描述: 台湾作家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写景散文。作家把本为司空见惯的山间小屋描写成玲珑剔透的艺术品,给人一种舒心惬意的美的享受,这其中原因,除作者深厚的艺术涵养,颇具匠心的艺术构思,用词极其丰富、准确、生动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出色地运用了“对照”手法。
理念的先行者:库尔贝
作者: 王子明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库尔贝   现实主义   艺术作品   艺术家   美术学院   印象派   自画像   浪漫主义   艺术史   车尔尼雪夫斯基  
描述: 库尔贝1819年出生于法国东部奥尔南一个葡萄园主的家庭。1841年,他的父亲送他到巴黎念大学学习法律,但他却立志做一名画家,在皇家美术学院和贝桑松美术学院学习。1842年,创作了自画像为主题的《抽烟斗的人》。1848年,库尔贝由于受革命思想家普鲁东和诗人波特莱尔的影响,积极投身法国社会的革命运动。1849年,由于革命激起了库尔贝描绘贫困场面的兴趣,库尔贝创作了《采石工人》。1854年,他的画在法兰克福展出,在德国大众的心目中获得很大的成功。1855年,库尔贝创作了在他的油画作品中处理上最复杂
雕塑家基巴利尼科夫
作者: 高莽   来源: 俄罗斯文艺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布列斯特   科夫   萨拉托夫   列宁奖金   我的祖国   立像   我歌唱   马雅可夫斯基   卫国战争   车尔尼雪夫斯基  
描述: 雕塑家基巴利尼科夫
《死水》的绘画美及其美学意义
作者: 丁亚平   来源: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美   虚实相生   诗歌   死水   色彩   出国留学   博学多才   美学意义   诗人闻一多   车尔尼雪夫斯基  
描述: 爱国诗人闻一多,博学多才,自小爱好文学和美术。早年清华毕业即出国留学,在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和科罗拉多大学艺术系学习绘画。他说学美术是为帮助文学起见的,结果反而被那五彩缤纷的色和光的世界迷住了,“诗被画征服了。诗神屡次振作思图中兴,然而毫无效力。”在珂泉学油画有长足进步,成绩很好,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许。虽然后来他的兴趣还是转到诗歌上来,但严格的绘画训练孕育了他别具一格的
书似明灯 引导一生
作者: 梁慧星   来源: 科学中国人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雨欲来风满楼   《三国演义》   民法典草案   保护弱者   古代文化   《水浒传》   《怎么办》   车尔尼雪夫斯基   对我影响   翻译小说  
描述: 如果一个人有了“知识”的概念,并且认识了自己知识贫乏的现状,他就可能去寻求、靠近知识。相反,如果他认为自己什么都懂,他就会远离知识,很多人在读书非常少的时候,就产生了求学的强烈愿望。不管承认与否,读书一“入定”,你就宛若站在高处看风景。大凡读书,是读一种知识,读一种经验,读一部人生。只要你认真投入,就会读出种种神奇,读出无数坎坷,读明世间哲理,读懂万般谜语,读懂让人为之高兴为之忧愁为之生为之死的内涵和真谛。站在书前,你仿佛觉得一座山一条江一棵树一种阅历一种想象和形态各异的人,蓦地站立在你的对面。此时此刻,风景是一种灵性的感悟。因为,读书人总爱以书为镜,照出现实,照出是非,照出古今。“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 来风满楼”。许浑的佳句可不是为写景而写景,读来读去,一幅人生的景致岂不跃然纸上?读书有距离说。近视则错,远观则清。聪明之人常站在书外而读书,有角度而读。读一本好书,就是站在思想的至高点去观社会舞台上的大风景,读风景中来来往往的人生。书,作为人类精神产品的结晶,本身就源于大千世界五彩缤纷的风景。它还包含着人世间众多情感——这一十分独特又无处不在的风景。读这种风景,会唤起读书人全新视觉,让心与心贯通。读书要有一...
大地和时代
作者: O·尼古拉高尔斯卡亚   顾莲塘   来源: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活的真实   哈萨克民族   雪夫   三联画   共青团   液化气   青年画家   沙漠   作品   油画  
描述: 加米列·穆拉雪夫是哈萨克的青年油画家,他成功地创作了一系列描写我们当代生活的真实而富有诗意的作品。他的题为《大地和时代·啥萨克》的三联油画作品,曾在1981年获得过列宁共青团奖金。三联画《在空旷的沙漠上》、《青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