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公共光雕塑与城南空间——米斯卡·库巴尔的作品一另类的艺术语汇
作者: Inge   Friebe   @VG   Bildkunst   Bonn   赵晓波   来源: 照明设计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间   城市生活   艺术创作   语汇   建筑   作品   雕塑   文化涵义  
描述: 在米斯卡·库巴尔(Mischa Kuball)的思维中。光这种媒介本身就包含着信息。他善于利用这种转瞬即逝的“材料”进行艺术创作.并将美学和社会文化涵义融入其中。在用光创作的作品中,他把建筑,空间和城市生活列为主题。
光影中的”网”
作者: 李涤非   来源: 照明设计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筑师   光影   雕塑  
描述: 关于网,总是能延伸出很多丰富多彩的喻意。不过,在日本建筑师SAKO新近的设计中,“网”去腰多地体现了本原的特质——编织和柔软,在光影的映衬下,“网”如同雕塑一般,充满了三维的动感。
垃圾·艺术
作者: 暂无 来源: 照明设计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想象力   垃圾   灯具   艺术   光雕塑  
描述: 这些乍看下有些乱糟糟的“灯具”(如果你认同它是灯具的话)其缔造者沃伦·马勒(Wanen Muller)称之为“光雕塑”。如果你此时已经皱起眉头,那么你已经落入了马勒先生的圈套,因为这些超乎常理的、奇特的“光雕塑”多少带有一丝对你的想象力有些嘲弄的意味。[第一段]
雕塑与人体
作者: 付欣   来源: 照相机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体   雕塑  
描述: ~~
“人生是可以雕塑的”——刘开渠
作者: 李新   来源: 浙江档案杂志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教育家   开拓者   刘开渠   美术事业   人生   中国现代   雕塑艺术   城市雕塑  
描述: 刘开渠是中国现代雕塑艺术的开拓者、传播者和杰出的美术教育家.是我国城市雕塑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也是新中国雕塑的奠基者.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为美术事业尤其是雕塑事业做出的奉献.
谈中国古代雕塑中的线的魅力
作者: 吴立君   来源: 浙江工艺美术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格独特   中国古代雕塑   视觉形式   舞台   “线”   雕塑艺术   线条   艺术个性  
描述: 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的艺术舞台上,中国古代传统雕塑艺术体现着鲜明的艺术个性。它是以"写意式的线条"(简练、概括和质朴)和"写实式的线条"(繁复、具体和细致)的"线"来塑造形态,其独特的视觉形式自成体系、造型饱满流畅、风格独特。
谈永嘉佛像木雕的艺术风格
作者: 汪庆升   来源: 浙江工艺美术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木雕   艺术风格   艺术博物馆   佛教传入   文化艺术   永嘉   佛像雕塑艺术   宗教雕塑  
描述: 自汉代中期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艺术随着文化和商业的交流而传入中国,从内容到形式都对中国文化艺术注入新的血液。全国各地开凿的石窟形成驰名中外的艺术博物馆,为了宗教崇拜的需要,各种宗教雕塑得以大量诞生。它改变了中国雕塑史的面貌,为历代佛像雕塑艺术各种风格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民生纪事
作者: 暂无 来源: 浙江画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香港回归   学生   民生   茶艺   夏令营   中国   浙江   钱江   茶道   雕塑  
描述: 回归十周年少儿茶艺夏令营在香港举行由中国茶叶学会、上海市茶叶学会、香港茶道总会共同主办的以迎接香港回归十周年为主题的"品品香杯"第三届全国少儿茶艺夏令营活动在香港举行,来自浙江、上海、山东、辽宁等地共43人参加了此活动。香港可风中学的全体师生也一起参加了夏令营并进行了茶道交流。
高迪的当代意义 高迪的世界:建筑、几何和设计展览
作者: 左琰   来源: 设计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筑物   当代意义   建筑艺术家   设计作品   巴塞罗那   新艺术运动   展览   西班牙   城市   雕塑  
描述: 着强烈的个性色彩,他好比一个魔术师,将艺术、设计、雕塑神奇地融合于一体,让所有见过的人都为之震,隙和着迷。今年是中国和西班牙文化交流年,在北京和上海展出了西班牙国宝级建筑大师高迪的建筑与设计作品,为国人呈现了一道高迪视觉盛宴,也使我们有机会近距离地欣赏和识读他的作品和思想。
上海的翅膀 想像力传递平台雕塑建筑展
作者: 暂无 来源: 设计新潮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想像   上海   翅膀   城市个性   平台   建筑   力传递   雕塑  
描述: 大门赋予城市个性,而且让所有市民感到安全和自豪,荷兰艺术家带来的“上海五大门”会成为“沪”的船锚?[第一段]
< 1 2 3 ... 74 75 76 ... 132 133 13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