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秋之韵
作者: 汪小虎   来源: 摄影世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蒙巴萨   手工雕刻   生殖繁衍   木工锉   齐林   康巴   曝光正确   蓝花楹   木雕艺术   集装箱货车  
描述: 《秋色》 秋菊吐芳,枫叶斗艳, 恰似那五彩缤纷的童话世界。 红的、黄的、绿的,交织在一起, 绘成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 《秋声》 山山寒色,树树秋声, 梧桐树下蟋蟀在窃窃私语。 一只落单的孤鸟倏然飞过, 惊得落叶沙沙作响。 《秋味》 榈庭深巷,木叶纷落, 躲在墙角的一枝却暗香浮动。 宁愿在枝头抱香到死, 也不随黄叶在秋风中舞动。 《秋韵》 微风徐徐,丹桂飘香, 秋姑娘一袭华裳翩翩起舞。
吴天章?他怪怪的!:访台湾摄影师吴天章
作者: 洛瑶   来源: 摄影世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蒙巴萨   手工雕刻   生殖繁衍   木工锉   齐林   康巴   曝光正确   蓝花楹   木雕艺术   集装箱货车  
描述: 在台湾,吴天章被誉为最知名的当代艺术家之一,作品的风格独树一帜,很多看过他作品的人都会感叹:这个人的作品太怪了!与吴天章的访谈约在他的工作室,采访那天,吴天章开着他的小车来士林地铁站接我,还从便利店买了热乎乎的咖啡带上。面积不算大的工作室,被吴天章收拾得干净利落,并没有如我想象中艺术家搞创作的地方那样凌乱;东西摆放得井井有条,除了一些简单的道具之外,两台苹果电脑占据了很大的空间,暗示了吴天章的工作性质——与数码科技有关。一阵寒暄过后,吴天章用简单的几句话概述了自己的艺术创作经历:“1980年代我在画油画,1990年代我在做视觉艺术,2000年之后我主要在摄影。” 干净、利落、有条不紊,这是我对吴天章的最初印象。 持续的创作热情 吴天章1980年毕业于中国文化大学美术系,初期以油画创作为主,其以政治、历史为主题的《史学图像》描绘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蒋经国的大型肖像,被誉为台湾艺坛“解严”第一人;1990年代后,他开始向视觉艺术和摄影方向发展,陆续创作出《再会吧!春秋阁》、《阳台梦》、《春宵梦》系列、《伤害告别式》系列、《台湾伤害》等精品。其中《春宵梦-2》、《春宵梦-4》发展成多媒体的创作,《恋恋红尘2》则结合自动化的灯光装置和台湾早期流行歌谣,在材质和影像虚实辩证中,将死亡、性、历史揉合在一起。
赫拉尔多·莫斯克拉:策展人要有极强的视觉感受力
作者: 邢江   来源: 摄影世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蒙巴萨   手工雕刻   生殖繁衍   木工锉   齐林   康巴   曝光正确   蓝花楹   木雕艺术   集装箱货车  
描述: 作为评论家和理论家,赫拉尔多·莫斯克拉(Gerardo Mosquera)曾是“新古巴艺术”的代表,在当代艺术与艺术史领域著作丰富;作为独立策展人,他曾是哈瓦那双年展创始人之一,曾任纽约新当代美术馆特邀策展人,现任西班牙摄影节总策展人。 为西班牙摄影节工作之前,赫拉尔多与摄影的关系并不大,受他邀请前往西班牙共同策展的侯瀚如和黄笃也都活跃于更大范围内的当代艺术领域。或许艺术创作是有载体区别的,但是策展人工作却没有明确的界限,于是许多艺术院校才会开设策展或艺术行政专业,而非具体的“摄影策展专业”或“油画策展专业”。在赫拉尔多看来,策展人必备的素质并非专业背景,而是“极强的视觉感受力(Visual Sensibility)”。凭借这种感受力,策展人才能表达自己的意图和观点,才能评判艺术家的作品,并与艺术家进行沟通,从而形成展览的主题。有了主题,有了艺术家,才会有展览。 在整个策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和最关键的工作分别是什么? 赫拉尔多:我认为确定展览的主题是最重要的。展览都是有意图的,策展人通过展览表达自己的观点。确定好主题后,策展人需要据此选择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不过,我希望今后不再是一个策展人做单一决定,而是有比较丰富多样的主题和策展理念。
王小慧:在列支敦士登的24小时
作者: 赵姝婷   来源: 摄影世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蒙巴萨   手工雕刻   生殖繁衍   木工锉   齐林   康巴   曝光正确   蓝花楹   木雕艺术   集装箱货车  
描述: “曾经来过列支敦士登的游人也许与我一样,只停留了24小时:那一天或许没有让人惊艳的一瞬,但他可能永远不会忘记这24小时……”这是旅德艺术家王小慧在她的摄影画册《王小慧:在列支敦士登24小时》中写下的句子。纵观画册中作品,你会发自内心感受到一种静谧幽深。峰峦,水纹,积雪,植物,古堡,画面中的元素在她的镜头下散发出一种油画般诗意的美感。王小慧此次是应列支敦士登邮政局之邀,为其设计创作邮票。这是王小慧的第二次跨国创作,也是她艺术生命中的第二次跨界创作。为此笔者特意采访了王小慧,去探寻这一次特别的摄影创作历程。 您如何与列支敦士登结缘?对这个国家的整体印象如何? 与列支敦士登结缘,是因为我的一位好友,她曾是我忠实的“粉丝”,追随我参加过不同的摄影展,从苏黎士到巴塞尔,再到上海,而且从“粉丝”发展成了好友。每次见到我,她都邀我去列支敦士登,特别是每每看到我因工作而太疲惫时,她一再说那里是你休息的好地方。她的家是一所半山腰的乡村别墅,打开窗子可以听到牛铃声,闻到草的气息,看到远处的山峦,自然而然会有一片宁静的好心情。 这个国家是非常小,在拍照片的时候一不小心可能就会拍到其他国家去。
尼康读者园地摄影月赛入选作品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摄影世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浅浮雕   洗印技术   正片过程   制作  
描述: 投稿。参赛细则请见本栏目末页。民间手艺人(湖北)王勇作者对光影的感觉比较敏锐,用光和烟将一个极平常的场景重新雕塑了一番,让画面更具感染力。手艺人的神情和动作也几乎处于最佳的临界状态上。如果能把画面裁切到手的下方,可能会更紧凑一些。
“白浪”:意大利FIOF推荐摄影师达米阿诺·拉莫拿卡的人体作品
作者: 达米阿诺·拉莫拿卡   FTOF   谢霜   翁笛   来源: 摄影世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浅浮雕   洗印技术   正片过程   制作  
描述: ,她美得像希腊神话里的缪斯一样。她愿意呈现自己光洁的胸部,但是她不希望拍出的照片只是庸俗的,直观的裸体肖像,因此,我必须找到一种拍摄方法,用一种欢快的形式从各个角度展现她的美,这也是我为什么想到雕塑
台湾当代摄影的影像表达与解读:一个年轻影像策展人的自述
作者: 王怡人   来源: 摄影世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浅浮雕   洗印技术   正片过程   制作  
描述: ——看不懂的影像 , 难以接轨的国际影像观 让摄影走向艺术是近几年的事情,尤其在后现代主义兴盛之后更加蓬勃。艺术,向来指的是绘画雕塑等东西,但如今的摄影已不再有妾身未明的窘境。
储楚:与子相对坐 微醺是梦眼
作者: 丛匀   来源: 摄影世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浅浮雕   洗印技术   正片过程   制作  
描述: 国画专业的,怎么会转到新媒体上来的? 我大约5岁开始画画,临摹小人书或是墙上的古人的画,当然是印刷品,不过记忆中那是很美的。我父亲是浙美雕塑专业的,后来画漫画,也画中国画,他的钢笔风景速写特别好。
北京的城市雕塑
作者: 朱天纯   来源: 摄影与摄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欣赏   胡同   城市雕塑   北京  
描述: 城市雕塑是一个听起来很熟悉的名字,但是究竞什么是城市雕塑,是否就和老百姓约定俗成的理解相吻合呢?我经常拍胡同,逛了胡同小巷,自然也就遛了马路大街,街头路边的这些雕塑,不时地使我停下脚步驻足欣赏,但这些雕塑究竟应该怎样理解,怎样欣赏,还真停留在认识的初级阶段。
恢复本性:从“不务正业”谈起
作者: 张英超   吴晶琦   耿阳   来源: 美苑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教育   不务正业   评介   本性   恢复   艺术家   雕塑家   专业   人物肖像   油画  
描述: W:张老师,您好。前不久您在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策划了一个名为"不务正业"的伍人"反串"艺术展,产生了很大的轰动。但我有一个疑惑,按照我们通常的理解不务正业是个贬义词,您为什么会给展览起这个名字?Z:确切地说是大家的不谋而合。我只是发起人之一,多干了些活儿而已。不
< 1 2 3 ... 41 42 43 ... 240 241 24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