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中国传统版画的现代意义——写在中央美术学院传统版画工作室开放展之后
作者: 郑勤砚   来源: 美术向导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素描   壁画   水粉画   雕刻   水彩画   开放   中央美术学院   绘画   版画   油画  
描述: 版画(Graphic或printmaking)是用刀子或化学药品等在木版、石版、铜版、锌版等版面上雕刻或蚀刻后印刷出来的图画。在西方,版画一词有广义(Graphic)和狭义(printmaking
林风眠与徐累的“中西融合”
作者: 王晶洁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徐累   嘉德拍卖公司   中国画   林风眠   雕塑   油画  
描述: 林风眠与徐累的“中西融合”
乔纳森·博罗夫斯基的大型雕塑
作者: 迈克尔·克莱因   李本正   来源: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1991年   雕塑   二十年  
描述: 自1991年以来,博罗夫斯基没有在博物馆或者画廊举办过个展,谙熟其作品的人会感到十分诧异。在近约二十年来,他几乎完全致力于大型室外公共雕塑的委托,他们在获悉这一点时,会同样感到诧异。导致这种根本性变化的动力是多方面的:艺术家们成长、变化、调整
情感雕塑 执著故我——雕塑随意“做”
作者: 陈钢   来源: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挑战性   随意   情感世界   执著   “做”   雕塑  
描述: 作品的诞生是一个让人倾倒、享受和情牵的过程,是毫不隐瞒地讲述内心情感世界,是赤裸裸的真情道白,在随后的时光中会产生无限的舒适感,而这些都是“做”所带来的兴奋飘逸和美丽,通过“做”去感悟“做”的过程的迷人和挑战性,实现构思,完成“做”的工作,梦中仙境般的时刻就将随之浮现……
关于雕塑空间的对话
作者: 史钟颖   来源: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学教师   署名   工作者   雕塑作品   空间   括号   “语言”   说话   对话性   本体   文字  
描述: 大家初看本文标题时,一定认为这是一篇至少两人之间的对话性文章,但当您注意到作者的位置上现在却是一个署名和一个括号时一定有些费解。其实笔者名旁的括号是为您预留的。本人为一雕塑工作者,平日向大家说话的“语言”用的是自己的雕塑作品,动笔文字则多是写一些帮助自己思考的观感笔记,现如今作为一
雕塑大师的艺术概论——《罗丹艺术论》美学思想研究
作者: 王茜   来源: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论   艺术理想   艺术家   雕塑史   艺术表现   大师   作品   罗丹   艺术概论   模仿自然  
描述: 刘海粟先生在《傅雷译〈罗丹艺术论〉序》中讲,菲狄亚斯、米开朗琪罗之后,罗丹的作品代表西方雕塑史上第三个高峰,在他之后虽然也出现了布尔德、马约尔、康宁柯夫、摩尔等雕塑大家,但就总体的博大精深和历史影响而论,还没有全面超越罗丹而形成第四个高峰。菲狄亚斯无文字留传,米开朗琪罗留有十四行诗
从平面到立体,从线出发——浅谈我对雕塑的观察和理解
作者: 刘金凯   来源: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平面   苹果   物体   轮廓   体积   立体   形体   雕塑   形状   线  
描述: 苹果和梨的质感大致相同,但它们的形状感觉显然不一样,即轮廓决定物体的形状。可以引申为两个物体的体积存在的形式不同,导致物体形态发生变化。苹果的体积容易让人联想成球或类似球形的东西,而梨的形体体积是在苹果的基础上多出一部分即为锥体。观察物体的形体可以从轮廓线出发,要注意观察线的延伸方向
超越自我 融合世界——多元文化语境下中国雕塑艺术的再思考
作者: 项金国   来源: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全球化   网络   经济发展   融合   组成部分   不同文化   多元发展   多样性   超越自我   多元化   文化语境   中国   民族化   保存文化   雕塑艺术   世界  
描述: 在经济发展全球化和网络普及的环境下,世界各个角落都成了连成整体的地球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关于文化多元发展的问题被纷纷提了出来,中国雕塑艺术也同样面临着一方面是全球化,一方面是多元化,亦即趋同和离异两者同时并存的局面。这就存在一个悖论:要保存文化的多样性,那当然是雕塑艺术的民
教育是一种创造——雕塑材料教学中的思考与实践
作者: 谭勋   来源: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   艺术发展   社会需求   发展创新   教育方针   教育目的   雕塑材料   综合素质   基础教育   艺术教育   创造力   美术学院   继承传统   实践   技术训练  
描述: 创造是艺术发展的生命,而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在教育中,观念被创造,理论被创造,人才被创造,在创造中艺术得以常新。美术学院的艺术教育一直在继承中发展,同时创新的理论也在不断完善,创造力的培养成为当前学院教育的重要方向。学院教育在继承传统与发展创新的语境中并行,但是学院基础教育的范围相
泥塑习作教学随笔
作者: 房中明   来源: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基础课   泥塑   习作课   教学目的   艺术人才   艺术表现能力   雕塑专业   教学随笔   写生训练   艺术语言  
描述: 泥塑习作课是雕塑专业的基础课,它的教学目的就是要通过具象的、写实的泥塑写生训练,使学生能较全面地掌握雕塑艺术语言和具备雕塑艺术表现能力,并使之为创作服务,以保证培养出高质量的艺术人才。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搞好泥塑习作课的教与学,首先有必要让学生弄清什么是雕塑,雕塑的艺术语言是什
< 1 2 3 ... 36 37 38 ... 115 116 11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