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变化与重组--观广州美院版画系教师作品展
作者: 殷双喜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州   美院   评论   艺术创作   教师作品展   雕塑   油画  
描述: 在油画、雕塑创作展览活跃的今天,版画界似乎显得十分寂静。然而看过广州美院版画系的教师作品展,我感到在版画的沉潜中涌动着变化之流。版画系为这个展览所定的宗旨是“学术性、独立性、纯艺术,画种形式不限”,这标示着展览的非功利性和学院所独具的研究性,由此我们也就?..
都市空间与隐私 从塔架结构到(井盖)
作者: 钱志坚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节   现场   空间   现代都市   典型   浮雕   风格   荒诞   写实   特定  
描述: 朱尚熹为他用生铁铸造的一组浮雕设置了一个特定的环境现场,这些特殊的井盖铺设于现代都市地面上普通井盖的位置,井盖的表面浮雕出人体在私人空间中的不同活动,如洗浴、睡眠和如厕等等。趋于写实的风格使具体空间中的行为明了在目,但某些荒诞的情节,比如典型的三口之家一起如厕和沐浴。
献给20世纪的雕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群
作者: [俄]库巴索夫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抗日战争   中国   雕塑   艺术评论  
描述: 献给20世纪的雕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群
平稳的推进--第二届北京青年雕塑邀请展
作者: 易英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评论   雕塑展   青年雕塑家   艺术创作   北京  
描述: 和去年举办的第一届青年雕塑展一样,本次展览的目的旨在交流,它既反映了一批青年雕塑家的追求与探索,也体现了各种不同的风格与兴趣。这次展览虽以架上雕塑为主,但在整体上仍全方位地展现了中国当代雕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尤其是在坚持雕塑本体性的基础上,继续朝着强化与当...
献给20世纪的雕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群雕
作者: C.A.库巴索夫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手法   抗日战争   评论   中国   纪念性主题雕塑  
描述: 献给20世纪的雕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群雕
意识形态,文化和公共纪念性雕塑:当代中国公共纪念性塑塑的回顾与前瞻
作者: 张坚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识形态   城市文化   公共纪念性雕塑  
描述: 中国当代公共纪念性雕塑形态的变革与建国以来的意识形态,文化形态的变化密切相关。50、60年代公共2性雕塑形式、题材以及与环境的关系遵循着一定之规,社会功能明确。80年代纪念性雕塑的创作获得了较大的选择空间,创作面貌更加丰富。
在现实主义道路上延伸--于焕新雕塑创作谈
作者: 杨庚新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手法   表现方法   创作方法   现实主义   艺术家   中国抗日战争   写实主义   雕塑家   现代雕塑   研究生班  
描述: 于焕新是90年代后期崭露头角的青年雕塑家。他原本是学工艺美术的 ,80年代先后毕业于河北工艺美术学校和河北师范学院。1990年参加全国城市雕塑研究班 ,曾两次到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进修。1997年
北京青年雕塑家作品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风格   艺术作品   表现形式   艺术形态   雕塑创作   雕塑艺术  
描述: 北京青年雕塑家作品
转型期的雕塑教学--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学改革座谈会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教育   雕塑教学   鲁迅美术学院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雕塑系  
描述: 转型期的雕塑教学--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学改革座谈会
一点点的感悟
作者: 殷晓锋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流派   时代   传达   艺术   创作观念   流变   形体   感悟   依附   雕塑  
描述: 时代的发展与变迁,令生活的许多方面改变,对艺术也是如此。面对纷繁的流派与手段,既让人兴奋又让人困惑。大学毕业十几年的艺途,起起伏伏,生活态度与创作观念也在不断地改变着,这是个流变的过程。对于雕塑形体
< 1 2 3 ... 21 22 23 ... 68 69 7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