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雕塑在空间形式上的历史发展
作者: 乔迁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间运用   雕塑实体   艺术家   负空间   创作   绘画   空间形式   作品   雕塑艺术   传统雕塑  
描述: 雕塑是需要占有一定的三维空间的,一般来说,雕塑的实体和空间会形成图—底关系,当然,这种图—底关系和绘画中的图—底关系有着巨大区别。绘画的图—底共同组成作品,是作品不可分割的部分,雕塑的图—底关系存在模
浅析中国佛教雕塑艺术的演变与特征
作者: 陈国仁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佛教雕塑艺术   演变   艺术特征  
描述: 雕塑是一种空间造型艺术,以立体的形式在空间上表现着人类的思想和生活,是、刻、塑三种制作方法的总称。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后,便与中国雕塑艺术相结合。经过历史岁月的演变以及不断地民族化、世俗化,具有异域风格的印度佛教艺术逐渐与中华民族艺术特征相融合,最终形成了光耀千古的中国佛教艺术风格。
中美文化雕塑公园第二期作品在美剪彩揭幕
作者: 本刊记者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园   中美文化交流   广州   剪彩   雕塑家   雕塑公园   作品   堪萨斯州   院长   基金会  
描述: 2012年11月17日,中美文化雕塑公园在美国堪萨斯州Overlank Park植物园为第二期入园作品举行了隆重的雕塑剪彩揭幕仪式,近150多位热心干中美文化交流的人们参加了典礼。Drum
雕塑论坛对惠安雕刻艺术产业发展的作用
作者: 黄宝庆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论坛   惠安   产业发展   文学题材   表演技艺   雕刻艺术   雕塑   石雕工艺  
描述: 惠安石雕工艺的传承没有教科书,没有专业的文字图片记载,主要是石雕工匠以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光辉灿烂的文化历史为口头文学题材,依靠父子相继、家族相携、师徒相传、口传身授的格局世代相传至今,随着时间的流逝
国际雕塑展“芜湖模式”备受专家褒奖
作者: 本刊记者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活动   模式   国际性   美术学院   刘开渠   中国   专家   芜湖   雕塑公园   市人民政府  
描述: 2011中国芜湖首届"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大展11月27日上午在芜湖雕塑公园隆重举行,这一场中国雕塑学会、中国美术学院与芜湖市人民政府三方联合主办的国际性大型雕塑艺术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正所谓"趁热打铁"
理解抽象雕塑
作者: 科尔.亨利   曹庆慧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层面   雕塑语言   理解   观众   艺术家   抽象艺术   自然本能   复杂性   作品   不可预测性  
描述: 雕塑,在展现其多层面和可被感知的现实的同时也提升其潜在的不可预测性。它期待与观赏者有一次直接和简洁的对话,叫做"雕塑语言",也可以像是讲故事,当然这些大部分是观赏者自己领悟的。这种语言是一种自然本能,能理解和认知诸多的形式和形
雕塑空间的衍变与发展
作者: 黄丹麾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维空间   艺术作品   摩尔   动态空间   贾科梅蒂   雕塑家   雕塑空间   三维形体   传统雕塑   现代雕塑  
描述: 雕塑本来就是一种空间艺术,它以空间来体现、实现造型的目的并赋予造型所涵盖的审美意义,雕塑的成功与否完全取决于塑造者对空间的认识,在被解读的过程中亦取决于观者对空间的理解。雕塑的空间与其他艺术的空间有所区别,比如绘画是以
城市雕塑的再定位
作者: 刘毅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方向   定位   城市雕塑  
描述: 中国城市雕塑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创作出很多优秀的作品。它不仅反映了时代的主旋律、价值取向,也记载着中国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发展。在艺术的表现上,有它的独特性和时代性。城市雕塑多以大体量而存在于城市
湖北美术学院雕塑系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轨迹   迁徒   陶瓷   综合材料   石英砂   记忆   美术学院   玻璃钢   湖北   雕塑  
描述: 湖北美术学院雕塑
“五行和声”当代雕塑展座谈会纪要
作者: 宋伟光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行   观念   方法论   材料   艺术家   展览   现当代艺术   作品   和声   雕塑  
描述: 宋伟光:大家好,"五行和声"当代雕塑展的主题,是借用中国传统的古老物质观,来表达中国当代雕塑的艺术观。这个展览的意义在于,审视在当代多元化的文化语境中,雕塑在材料的运用和观念之间所呈现的面貌。所以,今天座谈会主要是围绕对雕塑材料的进一步
< 1 2 3 ... 215 216 217 ... 240 241 24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