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陶瓷雕塑辅助结构探析
作者: 谢成龙   姚永康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雕塑   辅助结构   支撑  
描述:瓷雕塑经常会出现诸如倾斜,或是起伏巨大,或是部分结构悬在空中等情况,由于在成型方面的局限性,需要依赖部分起支撑作用的结构来防止作品变形和塌陷,此部分结构即陶瓷雕塑的辅助结构。笔者将通过对此部分结构的探讨进而为陶瓷雕塑创作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浅谈我国陶瓷雕塑的“刀”法
作者: 洪勤浪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感物化   陶瓷雕塑   创作与研究   制作手段   艺术   物质媒介   工具   雕塑家   三度空间   作品  
描述:瓷雕塑雕塑家借助特定的物质媒介和制作手段将内在观念情感物化为三度空间形态的艺术,而"刀"则是陶瓷雕塑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媒介之一。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从事陶瓷雕塑创作与研究的经验,对"刀"法在陶瓷雕塑
陶瓷雕塑艺术审美发展趋势探索
作者: 谢璇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雕塑   趋势   艺术  
描述:瓷雕塑是以陶或瓷为物质材料来塑造可视和可触的实体性的立体艺术形象,是反映社会生活、人文精神,具有独市的审美特性和审美理想的一种艺术形式,并以物质性的陶土和瓷泥通过窑火进行变幻和肯定来凝聚成具有艺术
欧阳劲松原创孤品瓷雕艺术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瓷雕   收藏家   欧阳   福建   美术学院   雕塑家   美术师   学会会员   清华大学   工艺美术  
描述: 欧阳劲松号力公,藏艺轩轩主,1971年出生于工艺之乡福建莆田,毕业于工艺美术学院雕塑系。曾赴清华大学工艺美术学院等学府深造、职业雕塑家,现系省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收藏家
孙燕明雕塑艺术鉴赏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鉴赏   雕塑  
描述: 孙燕明雕塑艺术鉴赏
欧阳劲松原创孤品陶雕艺术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   原创   美术学院   中国   雕塑家     清华大学   工艺美术  
描述: 欧阳劲松 号力公,藏艺轩轩主,1971年出生于工艺之乡福建莆田,毕业于工艺美术学院雕塑系。曾赴清华大学工艺美术学院等学府深造、职业雕塑家,现系省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古陶瓷研究协会理事。
国仁陶瓷:雕刻五彩玲珑系列 艺术臻品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玲珑   邮箱   陶瓷   系列   雕刻   艺术   电话  
描述: 国仁陶瓷:雕刻五彩玲珑系列 艺术臻品
浅析宋代湖田窑青白瓷捏塑的艺术风格
作者: 刘梦佳   赵俊璞   来源: 美与时代(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意象美   白釉   陶瓷雕塑   青釉   艺术风格   魂瓶   青白瓷   以文   泥性  
描述: 宋代是一个"郁郁乎文哉"的时代。宋代以文为尚,从高层到基层,产生了一个整体素养超过前代又后乏来者的文化社会群体。其青瓷工艺也进入了颠峰时期。从秦汉早期青瓷始,其作品里即出现了大量捏塑或以捏塑为辅助表现形式的器皿,特别是很多魂瓶上涵盖象征意义的捏塑装饰更是契合了传统陶器捏塑意象传神的精神。宋代的青白瓷捏塑作品自然淳朴、"应物象形"的艺术表现和追求释放"泥性"的鲜明造型特征,完美地表达了宋人的世俗人文思想,对后来的陶瓷装饰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论陶瓷书法雕刻的历史、形式比较及创作把握
作者: 赵集富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书法雕刻   形式比较   创作体会  
描述: 陶瓷书法雕刻是借用一些工艺手段将书法运用到陶瓷载体上的一种装饰技艺。它有陶瓷雕刻和书法独特的艺术美,从内容到形式有绘画不及的价值效果,本文通过对陶瓷书法雕刻的历史发展、形式比较的阐述及亲身雕刻实践交流了自己的体会,具有较好的学习借鉴价值、作用。
玄色之美
作者: 刘新园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书法雕刻   形式比较   创作体会  
描述: 根据汉许慎《说文解字》的诠释,上古文献中的“玄色”一词,特指一种微微透红的黑色。屈原《楚辞》有“临湘沅之玄渊”,看来玄色会给人以幽深、玄远之感。 中国在商代就已生产出有青色釉层的硬质窑器,今人称“原始瓷”。约在东汉时代,陶工们利用黄黑色的黏土(合铁量较高的原料)与草木灰等混合便成功地烧出了微微泛黄或微微泛青的黑釉瓷器。汉魏六朝时期,浙江德清窑已是以生产黑釉瓷著名的窑场了。至此以后,中国南北诸窑几乎没有停烧过黑釉瓷,这可能有如下原因:黑釉瓷给人以幽深浑厚的美感;黑釉瓷烧造过程中不受焰形限制,又能遮盖坯体上因杂质而常常出现的瑕疵,因此成为南北各大窑场共同生产的瓷器品种。 尽管黑釉瓷在东汉以后的各朝代都有生产,但其黄金时段却在唐宋。
< 1 2 3 ... 213 214 215 ... 240 241 24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