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雕】搜索到相关结果 2114 条
-
中国画
-
作者:
陈伟
来源: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浮雕传拓技艺
传承
问题
现状
-
描述:
线描,是一种简洁直观的视觉艺术语言,它没有时间空间之分,随着历史的变迁,世界各地形成了不同的民族,各种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然而线描,作为一种古老传统的艺术样式,源远流长。比如古罗马建筑上的绘画与浮雕,两河流域古老的线刻,古印度的宗教壁画,古埃及以及古希腊的雕塑等等,线描艺术无处不在,很早就开始传承。
-
论雕塑及其特征
-
作者:
赵芷卿
来源: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性
距离美
材料美
幻觉性
雕塑
-
描述:
自进入20世纪伴随着现代雕塑的发展,狭义的定义已经很难满足雕塑的需求,文章在试图分析以人体为主要表现题材的雕塑的特征幻觉性、政治性、材料美、距离美的基础上给雕塑一个相对完善的定义即雕塑是利用空间中的感性物质,以团块、线、面为构成元素,按照理念构造三维可触形象的造型艺术。
-
探析文艺复兴时期的素描
-
作者:
陈星睿
来源: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素描
文艺复兴
人文主义
建筑
美术
雕塑
-
描述:
14-16世纪,欧洲发生了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即“文艺复兴”。此时期的绘画也受到了人文主义的影响,关于素描,在材料、手法、描绘等各方面都出现了新的特点。
-
潮州木雕的漆艺特征研究
-
作者:
陈文彦
来源:
美与时代(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漆艺特征
潮州木雕
区域文化
-
描述:
潮州漆艺多与木雕艺术相结合。潮州木雕的制作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始于唐宋时期,至清代发展最为鼎盛。潮州木雕多以建筑为载体,装饰手法可分为金漆木雕、彩漆木雕、素漆木雕、本色素雕四大类,部分木雕还绘上精美
-
雕塑艺术的“三层发展说”
-
作者:
李士强
来源:
美与时代(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
形式
意味
三层发展说
雕塑艺术
-
描述:
,更多地体现了雕刻者的心理意识;在形象层则把这种心理意识具体化、物态化了,其作品呈现出某种情欲性与社会性的结合;在意味层上,雕塑凝练了前两个层次的内含及意味,并有所超越。这三者的区分是相对而含混的。
-
魏晋南北朝佛像雕塑线条的审美特征探析
-
作者:
肖长生
来源:
美与时代(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装饰
佛像
线条
雕塑
-
描述: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雕塑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主要以佛教雕塑为主。这一时期,佛教雕塑由外来印度样式逐步演变成本民族样式。雕塑线条受到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影响,线条主要以直线造型为主,由秦汉雕塑的拙朴渐渐走向精致,线条形态十分丰富,装饰性很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论写意雕塑的情感性指向
-
作者:
李士强
来源:
美与时代(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写意雕塑
情感性
意象
-
描述:
当下中国的雕塑创作呈现出与传统写意的审美因素相结合的特征,这一特征是雕塑创作在艺术理论与实践上的自觉,同时也是当代艺术家审美情怀的新表达。这种艺术创作形式所构建的情感关系,所传达出的情感指向,唤起了人们对写意雕塑新内涵的把握意趣。
-
古印度女性人体雕塑之审美研究
-
作者:
解新捷
来源:
美与时代(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人体雕塑
曲线美
肉感美
古印度
配饰美
-
描述:
从古印度雕塑中看出,追求女性人体美是印度人自古以来就具有的审美意趣。在印度各处的雕塑中,目之所及皆是丰满妖娆的女性人体雕像,她们有被刻意夸大的乳房、纤细柔软的腰肢、浑圆肥硕的臀部,充分体现了其追求
-
针织服装浮雕效果的创新型设计与制作
-
作者:
张乾惠
宋晓霞
来源:
丝绸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线圈长度
创新设计
针织服装
浮雕效果
立体造型
-
描述: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创新型方法。利用电脑横机进行成型类针织服装衣片的编织,在进行M1 PLUS编程时,通过改变衣片花型部分工艺行的线圈长度来形成浮雕效果,并依此法进行实践创作。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新型方法操作简便,节能环保,舒适性高,市场前景广阔。
-
青釉浮雕人物魂瓶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丝绸之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浮雕艺术
天水丝毯
手工丝织
-
描述:
青釉浮雕人物魂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