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雕】搜索到相关结果 2413 条
-
传统书法艺术与城市雕塑的完美融合
-
作者:
陈晓春
来源:
大舞台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书法艺术
融合
城市雕塑
-
描述:
在我国的传统历史文化中,书法和雕塑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书法在我国人民的眼中更是艺术情操和审美情趣的象征,相比之下雕塑并没有民族精神的体现,它始终游走在模仿和创新之间,在借鉴和吸收之间寻找一个契合点
-
寻找具有地域文化语言的雕塑材料
-
作者:
吴琳
来源:
大舞台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材料
地域性
雕塑
-
描述:
随着现代雕塑家中有越来越多的人把表现材料语言作为现代雕塑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材料更深层次的挖掘逐渐成为现代雕塑工作者思考的重点。因此,寻找具有地域文化语言的雕塑材料,是增强雕塑作品的地域特色和文化氛围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对于传承历史、弘扬文化、也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
雕塑材质语言的艺术价值
-
作者:
陈捷寅
来源:
大舞台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材质语言
语言特征
艺术家
十九世纪
材料语言
雕塑家
艺术形式
作品
雕塑艺术
传统雕塑
-
描述:
一、传统雕塑艺术中的材料语言特征(一)传统雕塑的概念传统雕塑主要是指十九世纪以前的雕塑艺术,艺术家力求通过各种精确的造型手段,通过三维空间的艺术形式将所要表达的主题表现出来。其实物载体主要通过石头、木头、青铜、泥土等材料。造型上主要是讲究作品的形体、空间
-
黑龙江城市雕塑产业发展趋势
-
作者:
赵丽艳
来源:
大舞台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域性
黑龙江城市雕塑
发展趋势
-
描述:
本文通过对黑龙江城市环境雕塑发展与现状的分析,阐述城市环境雕塑对黑龙江城市形象建设、延续城市历史文化脉络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升黑龙江城市文化品位,把握黑龙江城市的文化特质与发展定位。
-
中西方传统雕塑艺术形式的差异性
-
作者:
刘小飞
来源:
大舞台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样化
历史
传统雕塑
差异
思维模式
-
描述:
雕塑分成两大源流,即中国雕塑源流与西方雕塑源流。中西方传统雕塑都遵循着不尽一致的发展规律,在发展的历程中形成了各自极具特点的世界观和审美观。我们对于中西方传统雕塑艺术形式进行对比,探索其差异性,不仅能够从一个新的层面认识雕塑,还能够更好地对中西方文化思维模式加以把握。
-
海外大学寻韵
-
作者:
蔡劲松
来源:
大学生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学校园
海外
空间环境
文化内涵
艺术作品
公共空间
雕塑
公共艺术
-
描述:
蔡劲松,作家、诗人,艺术创作涉及雕塑、水墨、油画、摄影等领域。其艺术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展览活动,作品被多个国内外大学、学术机构和个人收藏。他的另一个身份则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宣传部部长、北航艺术馆
-
大学校园的韵味
-
作者:
刁雅琴
来源:
大学生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科院校
大学校园
雕塑作品
航空航天
韵味
艺术品位
艺术氛围
-
描述:
走在北航校园里,随处可见极具艺术品位的雕塑作品,虽是一所航空航天特色鲜明的工科院校,但北航校园里却洋溢着浓郁的艺术氛围。
-
“社会雕塑与行为艺术”理论茶会(大连)
-
作者:
暂无
来源:
大艺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
行为艺术
理论
大连
雕塑
-
描述:
“社会雕塑与行为艺术”理论茶会(大连)
-
90年代中国雕塑创作状态
-
作者:
王林
来源:
大艺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年代
当代文化
公共雕塑
创作状态
艺术家
现代主义
中国
雕塑家
作品
城市雕塑
-
描述:
20世纪80年代可以说是中国美术的现代主义时期,基本文化特点是二元对立,反对即进步。雕塑创作由于材料坚固、制作缓慢和建造的公共性,在个体意识急剧批判集体主义的新潮美术中,难以崭露头角。当时的创作精力大多投入城市雕塑,而城雕从创作体制到工程投标,都囿于学院主义标准和惯性审美要求,很
-
从佛教造像看雕塑的传播
-
作者:
孙振华
来源:
大艺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印度人
传播
文化传统
生命哲学
佛教雕塑
阿育王
佛像
佛教造像
希腊文化
佛教思想
-
描述:
雕塑文化的传播,各民族雕塑的相互影响是一个涉及范围十分广泛的问题,这里仅想通过佛教雕塑的兴起和流播来说明雕塑文化在交流、传播中的一些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佛教雕塑的产生和流传,涉及到前现提到的世界三大雕塑传统,构成了复杂的世界文化交流的现象,具有十分典型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