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雕】搜索到相关结果 1527 条
-
囊括万殊 裁成一相 石壶艺术美学论
-
作者:
祝嘉菠
来源:
上海工艺美术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八十年代中期
几何造型
材质
艺术作品
表现形态
紫砂壶
艺术审美
艺术魅力
展示
雕塑
-
描述:
石壶,集材质之美、造型之美、雕塑之美为一体,以我国源远流长的茶文化为人文底蕴,以精湛悠久的传统石雕为技艺参照,因而展示了典雅生动、朴茂峻逸的美学风貌、艺术韵致和鉴赏功能,成为壶具天地中令人瞩目的一枝奇葩。
-
构思奇巧 技法精湛 黄宝庆寿山石雕艺术
-
作者:
闽艺
来源:
上海工艺美术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构思手法
老子
福建省
道家
作者
艺术世界
技法
作品
工艺美术史
寿山石雕
-
描述:
毕业于福建工艺美术学校(现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雕塑专业的黄宝庆.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工艺美术学会常务副会长、福建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福建省漆艺研究会顾问、福建省宝玉石协会顾问
-
海派黄杨木雕的艺术地位
-
作者:
毛关福
来源:
上海工艺美术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木雕
上海
黄杨木
美术学校
不断创新
海派
作品
雕刻艺术
工艺美术
艺术地位
-
描述:
海派黄杨木雕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不断创新,它为当代雕刻艺术起到了启示和促进作用。一、题材具有时代性上一世纪50年代,当浙江、福建地区、雕塑行业纷纷在做《福禄寿三星》、《观音》、《罗汉》、《佛像》时,海派
-
陶瓷捏雕和透雕
-
作者:
冯赐杭
来源:
上海集邮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雕塑
陈设
透雕
花瓶
艺术
邮资图
花篮
装饰手法
-
描述:
捏雕和透雕作品是陶瓷雕塑中的特艺品种,作为装饰手法.捏雕、透雕可与浮雕、圆雕等综合使用。捏雕,俗称捏花(多以花卉为选题),手工将瓷泥捏成花瓣、松针、羽毛等物体细部,再逐一粘贴在花篮、花瓶等瓷坯上进
-
动势与重心:读古希腊雕塑札记
-
作者:
李维琨
来源:
上海文博论丛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复制品
奥林匹克运动会
重心
运动员
上海博物馆
艺术史
雕塑家
古希腊人
动势
艺术魅力
-
描述:
《古希腊人与奥林匹克运动会:大英博物馆珍藏展》送来了一批西方古典艺术精品,使我们有幸在上海博物馆与这些艺术史上的巨迹近距离亲近,亲身领略其中流芳千载的永恒艺术魅力。希腊古典时期雕塑大师米隆的作品素以追求不凡的姿态闻名。这次我们亲眼目睹的云石圆雕
-
美术考生考试应对对策杂谈
-
作者:
李言成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技能
考试
考生
国画
技巧
美术
雕塑
油画
-
描述:
本文作者主要阐述了近几年美术高考发展的趋向以及与此相适应美术高考生在国画、油画、雕塑等专业考试方面应该具备的应试技能、技巧。
-
当代著名工笔画家陈军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联合商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印度音乐
中国文化
金光闪闪
古铜色
餐厅
服务员
佛教雕塑
餐桌
发展
北京
-
描述:
当代著名工笔画家陈军
-
清代康熙青花瓷器赏析
-
作者:
廖飞
来源:
中国联合商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印度音乐
中国文化
金光闪闪
古铜色
餐厅
服务员
佛教雕塑
餐桌
发展
北京
-
描述:
清代康熙青花瓷器赏析
-
卡迪夫大学格兰摩根大楼
-
作者:
彭建东
于立
来源:
国际城市规划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学城
建筑设计
起源
地区发展
象征着
风格
共同设计
摩根
雕塑
采煤
-
描述:
两组由Albert H Hodge(1875-1918)创造的雕塑群,表述了这个地区发展和富裕的起源:一组象征着海洋,另外一组体现了采煤。格兰摩根大楼于1912年开始使用。1889年至1971年期间,
-
女装面料设计指导
-
作者:
暂无
来源:
国际纺织品流行趋势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泼墨
刺绣
女装面料
材料
设计指导
色彩
先锋派
时尚
中性色
雕塑
-
描述:
所有的艺术门类,不管是绘画、素描,还是雕塑、装置,都成为这一季快乐实验的材料。从刺绣的改良工艺到最疯狂的色彩泼墨,从漂亮的旧面料到具有强烈个性表达的先锋派的高科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