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鼎立的三城
作者: 李初初   来源: 世界博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场   古城   印度教   尼泊尔语   历史记忆   艺术成就   马拉王朝   城市建设   建筑群   雕塑  
描述: 加德满都、帕坦和巴德冈瓦为邻居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13世纪。当时马拉王朝的亚克西雅·马拉王将土地分给三个儿子,二个儿子分别在加德满都、帕坦和巴德冈开始了一种特殊的竞赛——看谁能将自己的宫殿和城市建设得最漂亮!
同学篇:希望陈逸飞泉下喜欢
作者: 严友人   周雅婷   来源: 世界电影之窗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素描   头像   上海大学   上海美专   陈逸飞   作品   二年级   人物形象   油画创作   泉下  
描述: 严友人和陈逸飞曾经是上海美专(现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的同学,日后,他们还成为油画雕塑院的同事。1961年,严老师为陈逸飞做了第一件头像作品;2006年,再次为陈逸飞塑像。其间相隔了45年,世事沧桑……
浅析城市雕塑中的材料应用
作者: 陈丹   孟凡玉   来源: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材料   风景园林   综述   城市雕塑  
描述: 雕塑作为一个艺术门类,在城市美化过程中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本文从城市雕塑的材料入手,系统分析其不同种类的特质、应用特点及对主题表达和环境烘托的引导性作用,从而反映城市雕塑艺术的发展现状,并对其进行了展望。
“马赛克”艺术亮相浦东 2006上海国际立体花坛大赛掠影
作者: 雯清   来源: 浦东开发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场   上海浦东新区   建筑物   泰星   记者招待会   时代特色   经济效益   民间传说   艺术投资   雕塑  
描述:2006年9月15日至11月30日,在浦东世纪公园内,以"地球·家园"为主题的2006上海国际立体花坛大赛正热闹开演,来自加拿大、法国、美国、希腊等15个国家的55个城市,带来了82件"植物雕塑"作品,在世纪公园内一展雄姿。
五彩秋
作者: 沈学印   来源: 中国文艺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素描   青铜器   文物考古   技法   基本功   修复方法   造型艺术   实际应用   雕塑   文物修复  
描述: 五彩秋
西藏西部的佛像雕塑艺术
作者: 李逸之   来源: 中国西藏(中文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尼泊尔   7世纪   西藏   古格王朝   发祥地   吐蕃   古文献   阿里地区   佛像雕塑艺术   西部山区  
描述: 西藏西部范围大致相当今阿里地区,古文献称“羊同”或“娑播慈”。其地南与尼泊尔、印度接壤,西与克什米尔毗邻,北部连接新疆及中亚各地。公元2世纪到 7世纪为古代象雄部落重要发展地及原始苯教发祥地,7世纪后为吐蕃所属赞普朗达玛,佛教大致也在这个时期陆续传入,至9世纪中叶随着吐蕃赞普朗达玛灭佛而致使整个王朝分裂,战争迫使皇室余脉向西部山区逃避,随之也拉开古格王朝700年的历史帷幕。自10世纪中叶古格王朝建立起,佛教开始在此地前所未有地高度发展。古格早期佛教发展史在整个藏传佛教史中具有重大意义,史称“后弘期上路弘法”。700年间古格发展跌宕起伏,西藏佛教发展也相应随之波动, 其重要发展期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段,一为10世纪至12世纪,一为15世纪至17世纪30年代古格灭亡,这两个时期相对国力较强,战争略少, 直至1632年古格因宗教引起战乱而致灭亡,致使佛教几无空间在此发展,从此退出历史舞台。物转星移,古格灭亡后的370余年的藏西大地今天遗迹零落,从上世纪30年代至今中外多位学者对古格进行多次考古,古格佛教发展及艺术逐渐清晰起来。因其远离其他藏区,周边自古与诸多佛教大国相邻近,其佛教艺术自然起始就深受毗邻外域影响,迥异于其他藏区艺术,形成独特的藏西风格。
论城市雕塑的民族性和现代性
作者: 白·巴干   来源: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市   雕塑  
描述: 当今中国的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也带来了公共艺术的空间和城市雕塑的发展。参照欧洲的城市雕塑艺术,分析发现我们的城市不缺美丽,缺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具有标志性和包容性的文化承载力。那么,创作富有民族文化
从青州佛教造像看中国传统雕塑的意韵之美
作者: 张宝君   来源: 娘子关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艺术   三个时期   北魏   表达方式   宗教信仰   艺术创作   佛像   传统雕塑   青州龙兴寺   佛教石雕  
描述: 2002年,北京世纪坛展出了青州佛教石雕,我曾与几位同学结伴前往观看。走进展厅后不禁为那尊尊雕像所震撼,造像之美,工艺之精,真可谓巧夺天工。这些佛像是1996年在山东青州龙兴寺遗址出土的一批石雕佛像
西夏文化(三) 西夏艺术雕塑与建筑装饰
作者: 汤晓芳   来源: 宁夏画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每个人   双头   艺术   俄罗斯   西夏王陵   黑水城   佛像   建筑装饰   雕塑  
描述: ,于是雕塑者见他们如此虔诚,即塑了一个双头佛像,使每个人的心愿得到满足。这尊双头佛的形象是根据此传说而塑的。说明艺术的题材取自于民。双头佛面相方颐饱满、金身、发螺髻蓝色,这是按照佛教仪轨而塑的,而双头单身的形象,这在佛像造型中是唯一的,显得既庄严又夸张,是西夏泥塑精品之一。
走近西夏,西夏文化,三 西夏艺术——雕塑与建筑装饰
作者: 暂无 来源: 宁夏画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每个人   双头   艺术   俄罗斯   西夏王陵   黑水城   佛像   建筑装饰   雕塑  
描述: 走近西夏,西夏文化,三 西夏艺术——雕塑与建筑装饰
< 1 2 3 ... 101 102 103 ... 127 128 12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