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浅谈俄罗斯女性雕塑家:安娜·卡卢布金娜之女性形象
作者: 吴强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育体制   妇女形象   俄罗斯女性   雕塑史   美术学院   安娜   学院派   雕塑家   作品   女性形象  
描述: 苏联的美术教育体制和模式对我国的美术学院的教育体制和模式具有巨大的影响。提起俄罗斯雕塑家我们并不陌生,如尼·安得烈耶夫、谢·科年科夫、谢·梅尔库罗夫、伊·沙德尔
沈阳大学美术学院2010级雕塑系研究生作品选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育体制   妇女形象   俄罗斯女性   雕塑史   美术学院   安娜   学院派   雕塑家   作品   女性形象  
描述: 沈阳大学美术学院2010级雕塑系研究生作品选
“后学院”的意义:当代性在主流领域的展开
作者: 杨小彦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写实风格   油画艺术   布面油画   纳达尔   艺术运动   莎乐美   艺术语言   保守的   研究性质   “学院派”  
描述: 自从1874年法国巴黎纳达尔工作室举办“无名画家与雕塑家展览”成为艺术史的著名事件以来,曾经引领西方艺术主流的学院,在这一框架中却日益边缘化,结果是,“学院派”成为一个多少代表保守的名词,让那些传统
地缘文化与流派隔阂——李金发主政下的广州市立美术学校
作者: 谢砚文   来源: 美术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教育   现代派   学院派   李金发   广州市立美术学校  
描述: ,两年时间里以雷厉风行的姿态对学校进行了备受争议的改革——对待洋画,他是推行学院派写实的保守主义者,对待中国画,又呈现出积极的改良主义姿态,这种现代主义美术认知上的分歧,折射出充满矛盾性的复杂面向。分析
郭仁杰 回归自我
作者: 郭仁杰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智者   后现代   绘画艺术   学院派   创作   回归   仁者  
描述: 创作感悟剖析心灵深处最本质的东西,来感动自己,感动别人。在绘画艺术领域里,一谈创作便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品行气、商业味太浓、不够学院派、太学院派了,没意思。还有,前卫、现代、后现代、传统
仁·宽 回归自我 向日葵系列
作者: 仁·宽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后现代”   智者   绘画艺术   向日葵   “现代”   学院派   回归   仁者  
描述: 在绘画艺术领域里,一谈创作便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品行气、商业味太浓、不够学院派、太学院派了,没意思。还有,前卫、现代、后现代、传统等等各种理念之争。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也被挟持在这种种理念
对话雕塑家乔迁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尊严   人性   记者   教育   艺术家   学院派   创作   雕塑家   作品   青铜文化  
描述: 乔迁简介乔迁,1968年生于江苏省徐州市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北方工业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建设部全国城雕艺委会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艺委会副秘书长青铜文化专家作品先后入选《国际科学与艺术展》《第二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中国—比利时雕塑作品展》《中韩雕塑家作品展》《第三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法国梅斯艺术博览会》《中国艺术环球行动·纽约艺博沙龙展》等几十次国内外艺术展。BORN FOR ART,LIVE FOR FLOWNOR为艺术而生,为尊严而活对话雕塑家乔迁乔迁的工作室就在方舟苑,他创作和居住都在这个空间,客厅的茶几上摆满了他的小型雕塑作品,艺术早已融入了他的生活。我
谈段小刚的画
作者: 张德建   来源: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校   不相干   传统   抽象绘画   研究方向   美术学院   情感表达   创造精神   学院派   学习阶段  
描述: 段小刚同学的研究方向是“抽象绘画”。他在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应该是六个年头了,之前也是从学校到学校,可以说“学院派”色彩浓重,或说很传统,这在学院的学习阶段是不可避免的,也很自然。传统的样式该是过时了,但前人的创造精神、情感表达的实质与我们不会两样,所以传统和当代并非像表面看起来那样不相干,关键
新中国工笔画中女性形象的演变(1949—2010)
作者: 王鹏   来源: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校   不相干   传统   抽象绘画   研究方向   美术学院   情感表达   创造精神   学院派   学习阶段  
描述: 女性一直是工笔画主要表现的对象,工笔画细密严谨的语言风格长于表现人物内在特征和心理变化,适合于女性形象的塑造.1949-2010这60多年间,工笔画家在作品中创造了大量女性形象,这些形象是在特定文化环境的期望和规范下形成的.她们的出现,体现了画家对于女性生存状态的现实关怀,体现了女性观念和地位的变化,反映了社会审美价值的变化和工笔画艺术的发展过程,折射出了画家对于现实社会变迁的绘画思考.这期间每一个阶段女性形象塑造都伴随着工笔画技法和观念的革新.呈现出“从国家叙事到生活日常,从规范到自由,从关注现实意义到关注审美意义,从历史事件叙述到个人自我解读”的转化.
< 1 2 3 ... 7 8 9 ... 19 20 2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