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薛梅诗三首
作者: 薛梅   来源: 诗潮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悬空   耶律阿保机   地方   契丹   玄鸟   老哈河   流浪汉   缓慢地   青花   鹅卵石  
描述: 中元节的暮晚 暮晚是土质的土 暮晚是归家的归 暮晚是天与地在奔波之后 悄然拥抱 暮晚是青草和云朵在铜镜里 细数眉毛 暮晚是一条河的剪影 暮晚是一扇窗的远眺 暮晚是点亮在门前的那盏灯火 暮晚是什么也不想做的那阵心慌 中元节的暮晚 大雨倾盆,我必须收拾心情 陪女儿走在返校的路上 这不停歇的暮雨啊 “一切逝者都是我们的亲人” 而我们,还完好地活着 开始如空气透明 别停下来 看着你飞是件快乐的事。
做一回辽人(外一首)
作者: 李雅平   来源: 诗潮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光头   耶律阿保机   契丹   玄鸟   部落   长靴   老哈河   缓慢地   沙漏   青花  
描述: 做一回辽人(外一首)
契丹辽帝的造像与祭祖
作者: 张国庆   来源: 黑龙江民族丛刊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辽史》   阿保机   地理志   辽代   契丹民族   《续资治通鉴长编》  
描述: 对辽代契丹皇帝死后的造像与祭祖进行勾沉,是研究辽代契丹民族文化史的一个重要环节。笔者不揣浅陋,拟就此略作论述。 一、契丹皇帝死后的“造像”与各地祖庙的兴建 已故契丹皇帝的“造像”及其种类。 辽时契丹皇帝为了祭祀祖宗,大量雕塑、绘制已故君主的“御容”像。辽代对已故皇帝“造像”始于何年何月,史书并无明确记载。但经推断,概始于太祖阿保机时代。《辽史·太宗纪》载:天显五年(930年)六月丁己,“拜太祖御容于明殿”。说明此前于太祖祖陵陵庙内已经供奉阿保机的“御容”像。从此以后,每一契丹皇帝“驾崩”之后,均要制作“御容”像。李涛《续资治通鉴长编》即云:契丹皇帝既死,“则设大穹庐,铸金为像,朔望节辰忌日并致祭”。可见这在辽代已成为一种惯制。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