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江西德兴流口北宋墓
作者: 孙以刚   来源: 南方文物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墓志铭   《宋史》   出土器物   景德镇   北宋墓葬   丧葬礼俗   釉色   江西德兴   流口   影青瓷  
描述: 江西德兴流口北宋墓孙以刚1987年5月14日,江西省德兴市海口乡流口村农民洪卫良在平整屋墓时,发现一座塌陷多年的古墓。该墓券顶和墓室壁墙均已遭破坏。墓底离地面87厘米。坐南朝北。墓室平面为长方形,由长24、宽12、厚4厘米的青砖平砌,墓底地砖人字形平...
镇江市南郊北宋章岷墓
作者: 肖梦龙   刘兴   来源: 文物 年份: 197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图版   墓志铭   景德镇   青瓷器   色釉   镇江市   釉色   定窑   北宋   影青瓷  
描述: 一 1974年7月,我市南郊电信局水泥制杆厂在施工建设中发现一座北宋古墓。墓距市中心西南约二公里,在黄鹤山西麓、林隐路东侧,是一座石顶砖壁结构的长方形豎穴墓。墓顶距地面2米,墓室长3.50、前宽1.04、后宽1.00、高1.25米,方向250度,四壁均以29.5×14×3.8厘米的青砖错缝顺砌。墓顶用六块长1.55、厚0.16、宽0.61—0.77米的长条石板横
说说青花瓷的铭文与款识
作者: 李绍斌   来源: 东方收藏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器   陶瓷   纪年   款识   铭文   汉文字   书写   少数民族文字   明清时期   民窑  
描述: 一、铭文款识出现在陶瓷上的功用铭文款识出现在陶瓷上,最初仅是一种简单符号,后来渐渐发展为记载制作该器物的时代、地域,或是器物的编号、工匠的姓氏等,再后来铭文内容更为丰富,作为纪年、宫室、官府、堂斋、作坊等的标记,以致文字越来越多,吉祥用语、名人的诗词歌赋乃至整篇文章都有刻写在陶瓷上者。
诗中交情 砚上唱和
作者: 瑞霖   来源: 东方收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落款   楷书   说诗   吴昌硕   书法   铭文   五言绝句   光绪帝   边侧   形制  
描述: 我有一方抄手砚(图1、2),清代,长19.3厘米,宽11.5厘米,厚5.8厘米。砚面平素无纹,只是边框稍宽,受墨处因长期磨损下凹。堂池相连。砚岗饱满,砚池颇深。然而两边侧铭文却引人注目。右边侧阴刻
五彩缤纷的汉代铜镜
作者: 王玲   来源: 东方收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汉时期   中国历史   艺术风格   圆形   铭文   纹饰   时代特征   发展演变   生活用具   汉代铜镜  
描述: 铜镜是古代梳妆照面的生活用具,同时也是精美的艺术品。它的正面光可鉴人,用以照容,背面有丰富多彩的纹饰和铭文。铜镜纹饰显示的艺术风格,是所处时代艺术风格的缩影,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的发展演变在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几次较兴盛时期,最突出的是战国、汉代及唐代。自宋代开始,铜镜艺术开始走向衰弱。
关于盐池隋代铭文金版的讨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方收藏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图案   收藏家   正面   专家学者   隋末农民起义   铭文   镂空   宁夏盐池   山峁   出土  
描述: 2006年9月18日,在宁夏盐池县青山乡古峰村一个小山峁上,工人采土时发现了3块金版。其中1号金版,正面为浮雕、镂空骑射图,背面有铭文82个字,记载有"白乌二年"隋末农民起义军首领向海明称帝的年号
一方砚台,一种文化
作者: 瑞霖   来源: 东方收藏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收藏家   文化   文学   历史   艺术价值   铭文   纹饰   艺术品位  
描述: 。一方砚台,就是一种文化、一段历史、一门艺术。例如我收藏的一方清代端砚,纹饰秀雅,铭文豪放,意蕴丰富,留下了那个时代的印记。这方端砚(图1、2、3、4)长15.4厘米,宽9.5厘米,厚2厘米,长方形,四圆角。门字边的前边框上浮雕夔龙纹。砚堂稍凹,砚岗中间
竹刻中的特殊工艺
作者: 文亮   来源: 东方收藏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收藏家   文化   文学   历史   艺术价值   铭文   纹饰   艺术品位  
描述: 始于清初,盛行于清中期的文竹器,又称竹黄、翻黄、贴黄、反黄等。它为华夏传统竹刻工艺的特殊品种,是把竹筒里层薄薄的竹黄,进行反转后再通过煮压,最后贴于木胎上而成的工艺。 文竹器一般分为四类。一类是以竹黄之淡雅本色取胜的光素器,其清秀细致。第二类是多以阴文浅刻为主的纹饰雕刻器,其别具美感。第三类是尽管不用圆雕、高浮雕、透雕等刻法,但却将竹黄与竹雕相结合的竹雕器,其匠心独运。
贵霜帝国钱币欣赏
作者: 周燕伟   唐养文   来源: 东方收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贵霜帝国   打压法   铭文   最大直径   希腊文   图案设计   钱币正面   铸造   铜质   徽记  
描述: 贵霜帝国始建于公元一世纪上半叶,消亡于公元三世纪,是当时中亚地区的古代盛国,与古时的罗马帝国、帕提亚(安息)帝国和中华帝国(东汉王朝)并称为世界四大帝国。贵霜钱币采用希腊打压法制造,质地有金、银、铜等材质。钱币正面往往以文字、人物与图案设计并重,形制千姿百态,形状近似圆形或椭圆形等;钱币背面常常是"贵霜化"了的希腊、伊朗和印度诸神。由于采用打压法制造,造型多欠规整。从已经发现的贵霜钱币来看,许多金、银材质铸币往往非常精美,图案清晰,高浮雕图案者更显精致;而铜质币可能因年代久远,流通磨损,氧化锈蚀等原因大多品相相对稍差。新疆楼兰遗址及和田地区曾出土发现数十枚贵霜钱币,这表明早在古代,贵霜王国与我国西域就有经济贸易往来。同时表明,贵霜钱币在汉唐时期通过丝绸之路就已经传入了中国。
泰州地区出土的历代铜镜鉴赏
作者: 解立新   来源: 东方收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泰州市   鎏金   图案   文博单位   铜镜   铭文   高浮雕   直径   出土   神兽镜  
描述: ,在历史的长河中慢慢品味。汉鎏金神兽镜(图1),1958年泰州江都出土,直径14.3、厚0.5厘米。圆形,背面图案采用高浮雕手法,立体感很强,望之古朴厚重,图案鎏金,虽有剥落,但金黄色仍然熠熠生辉。扁圆形钮,上有线刻花纹,连珠形钮座,钮
< 1 2 3 ... 7 8 9 ... 26 27 2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