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关键词
元代瓷器研究中几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元文宗——图贴睦尔时代之官窑瓷器考》一文内容与刘新园先生商榷
作者: 马文宽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青花   鉴定家   瓷窑   元代瓷器   官窑瓷器   唐三彩   唐青花瓷   高温一次烧成   文物鉴定   考古工作  
描述:     济南《首届中国民间元青花藏品研讨会》已经落幕数月,中国社科院的马文宽研究员在会上坦陈的瓷窑考古与瓷器鉴定之间关系的言论犹然在耳。他表示,瓷窑考古与瓷器鉴定是两个不同的研究领域,研究方向不同。瓷窑考古工作者主要是根据发掘出土的瓷器进行研究,文物鉴定者则是凭目测眼学对瓷器进行鉴定。有些瓷器鉴定家积累了多年甚至一生的经验,是鉴定界的宝贵财富,是值得人们重视的。瓷窑考古虽与瓷器鉴定有些联系,但瓷窑考古学者不一定是鉴定家。他一直强调自己是考古工作者,不懂鉴定,也不搞鉴定。    马先生还强调了瓷窑考古和研究与科学技术密不可分,瓷器鉴定也是如此。如唐青花瓷是否存在曾是学界所争论的问题。有学者认为唐青花只不过是唐三彩中的蓝斑彩。但经常规的理化测试唐青花属于高温钙釉(石灰釉,或称钙镁碱釉)而无铅,高温一次烧成,温度在1200℃左右。唐三彩则属于低温富铅釉,釉中含铅量高达36.7-61.8%,两次烧成,釉烧温度为850-950℃。在有些情况下,钙釉与铅釉难于用肉眼识别,而测试后的数据则把两者区别得十分清楚。唐代确实生产了青花瓷。由是观之,古瓷鉴定家亦应掌握一些科技知识,两者相结合是今后文物鉴定发展的必由之路。
挂货铺学徒当了美国教授
作者: 陈重远   来源: 收藏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挂货铺   古地毯鉴定家   美籍华人   考古学者   人物传记   李汝宽  
描述: 挂货铺这路买卖只有北京有,光绪二十六年(1900)至1948年间,开设在前门大街大约有14家,经营的古玩旧货品类庞杂。其中奇珍祥挂货铺开设于民国之初。原先奇珍祥经营文物的品类同其他家挂货铺一样庞杂,业务不专,漏货难免,后来逐渐发展以鉴定经营古旧地毯、青花古瓷、雕漆和古旧乐器为主。李汝宽,1908年出生于山东招远县,15岁到前门大街挂货铺当学徒,爱好钻研古旧地毯、青花瓷器和漆器等文物。以后当经理数十年如一日边鉴定经营,边积累资料,经营业务也随之得到发展。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