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水流花谢若为情
作者: 常博闻   来源: 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流   书法作品   楷书   条屏   褚遂良   沈尹默   临习   二王   晚年   美术馆  
描述: 7月25日,这个日子在我脑子里已经回荡过很多次了。2006年的那一日,记得是我到美国后整整一年的日子,爸爸从中国打来电话,告诉我和妈妈:蒋(维崧)爷爷去世了!此后,每年那个日子来临的时候,总会在电话里听到爸爸谈起要去"看"蒋爷爷。2009年暑假,去美国四年后我才有机会回中国看看,因而也有了和爸爸一起去"看"蒋爷爷的机会。记得和蒋爷爷
太极拳的统一
作者: 高树山   来源: 搏击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概》   自然无为   书奴   传统文化艺术   熙载   遂良   论书   《兰亭序》   中国文化概论   永禅师  
描述: 太极拳能不能统一的问题,其实根本就不是个问题,如果说能统一,是太极拳的理论,不遵循太极拳的理论,就不是太极拳!如果说不能统一,不能统一的是拳架与套路,否则就是要消灭太极拳。非但太极拳,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任何一个门类都是如此。第一,从传统文化的角度看太极拳的统一。清刘熙载《艺概》说:"艺者,道之形也。"举凡建筑、雕塑、书法、绘画、音乐、戏曲、舞蹈、武术、中医等等,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都是:"道"的表现形式,而"道"是这些艺术的灵魂,没有灵魂的艺术就像僵尸一样没有生命力。"道"是
诗书散怀,遍地玲珑:宁兰智其人其书随想
作者: 吕其明   来源: 走向世界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褚遂良   烟台市   书法家   书法精神   二王   晁补之   艺术家   书法艺术   北宋   二十年  
描述: 北宋晁补之《鸡肋集》有云:“学书在法,而其妙在人,法可人人而传,而妙必其胸中所独得。”宁兰智先生书出二王,遍临唐宋诸家,于盛唐褚遂良用功最勤所得亦最多,真正领悟了褚书“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的真谛,成为当代书坛极为少见的学褚大家。然而,学不是最终目的,学的终极目标是化,能将所学化为己意者方为大家。宁先生学古而不泥古,他把自己对于书法的深刻理解凌驾于对古人书法精神的理解吸收之上,他个人的性情思想傲然统御着外来的书法品相,这就使他的书法能够不断地随着岁月的增长而“为道日新”。在宁先生的笔下,褚的影子很重,但细看时又觉与褚全然不同,字形之中、字行之间分明闪动着宁兰智自己的影子。这分明是受到颜真卿、米芾和王铎等人学二王的启发,所谓学习二王,其实并不注重对二王寸毫细微的学习,而是注重对二王书法精神的理解和发掘,让自己从心境上接近古人和历史现场。而对于宁先生,我们惊诧的是他能游刃有余地驾驭着这种理解而同时又能不全部抛开所学之褚意,在一种开合自如张弛有度的运动感中进行临摹和创作。这是其作为一个成熟有思想的艺术家的明显表征,这个过程的完成在宁先生的艺术生涯中是极为重要的事件。而宁先生又能把楷书、行书和草书等各种字体都用他的这种独到理解统一起来,达到一种圆通的境界,使各种字体的书写呈现出统一的境界和气象,他甚至于把这样的境界在篆刻、诗词和绘画等各个方面都如天女散花般全面铺开,让人一见便情不自禁地说这是“宁氏风格”。风格的形成对于搞艺术的人来说绝非易事,尤其难得的是风格形成以后还能不断发展变化,不断增添美的因素,让人能在对这种既成风格的解读中常有所得有所悟。
书画:诗书散怀,遍地玲珑——宁兰智其人其书随想
作者: 暂无 来源: 走向世界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褚遂良   烟台市   书法家   书法精神   二王   晁补之   艺术家   书法艺术   北宋   二十年  
描述: 书画:诗书散怀,遍地玲珑——宁兰智其人其书随想
名帖竞临
作者: 暂无 来源: 青少年书法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雁塔   魏碑   褚遂良   杜甫   无为   千字文   绝句   古诗   柳公权   青花  
描述: ~~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