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基于铰刀厚度的陶瓷干法造粒混料过程数值分析
作者: 吴南星   赵增怡   朱祚祥   廖达海   余冬玲   陈涛   来源: 中国粉体技术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数值分析   计算流体动力学   混料过程   干法造粒   铰刀厚度  
描述: 基于铰刀厚度对陶瓷干法造粒混料过程的影响,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建立干法造粒混料过程欧拉-欧拉双流体模型,数值模拟分析混料过程粉体颗粒的体积分布、合成速度大小和运动轨迹,同时实验分析验证数值模拟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当铰刀厚度分别为16、14、12、10、8 mm时,有效颗粒占比依次为82%、84%、90%、83%、81%;铰刀厚度对陶瓷干法造粒混料过程具有一定的影响,厚度为12 mm时,混料过程粉体堆积现象不明显,速度相对较均匀,分散性及流动性较好,有效颗粒占比最大,造粒效果最佳。
陶瓷墙地砖干法制粉坯料颗粒与主轴转速分析
作者: 廖达海   宁翔   吴南星   江竹亭   陈涛   来源: 陶瓷学报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轴转速   堆积密度   有效颗粒百分比   干法造粒   颗粒流动性  
描述: 为分析陶瓷墙地砖干法造粒过程坯料颗粒与主轴转速的关系,以黏土、长石、石英等为造粒原料,采用陶瓷墙地砖干法造粒设备制备坯料颗粒,基于主轴转速的改变,分析坯料颗粒流动性及有效颗粒百分比与主轴转速的关系,同时数值仿真验证实验结果正确性。实验结果表明:当主轴转速分别为2500 RPM、2700 RPM、2900 RPM、3100 RPM、3300 RPM时,坯料颗粒的流动性指数依次为58.0、68.0、80.5、74.0、67.0,有效颗粒百分比依次为81.5%、83.1%、88.0%、86.4%、83.9%。数值仿真表明:当主轴转速分别为2500 RPM、2700 RPM、2900 RPM、3100 RPM、3300 RPM时,造粒室底部坯料颗粒最大堆积密度依次为0.40、0.36、0.32、0.36、0.36。综合分析说明:当主轴转速为2900 RPM时,坯料颗粒流动性最好,有效颗粒百分比最优,此时造粒效果最佳。
旋转流场式陶瓷干法制粉造粒立柱直径对粉体级配的影响
作者: 吴南星   赵增怡   花拥斌   程章云   刘玉涛   廖达海   来源: 中国粉体技术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粉体级配   干法制粉   欧拉双流体模型   造粒立柱   欧拉  
描述: 基于CFD方法构建旋转流场式陶瓷干法制粉混料过程欧拉-欧拉双流体模型,模拟分析粉体体积分布情况,确定旋转流场式陶瓷干法制粉造粒立柱直径对粉体级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造粒立柱直径φ为70 mm时,粉体体积分布约为51%,轴向云图粉体堆积度最大为0.50,径向云图粉体最大堆积度为0.45,堆积范围最小,制粉室内无明显堆积现象,粉体级配最均匀;有效粉体占坯料粉体的比例最大为87%,且有效粉体粒径呈正态分布,此时粉体级配最为均匀。
< 1
Rss订阅